浅谈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10-23王彩萍
王彩萍
摘 要 文章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19-0090-01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有效的课堂”成为教育实践者的不懈追求。为此,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一、结合教材,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色彩鲜艳的小学数学教材是一套从教育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全方位改革了的教材。它充分体现了国家课程改革的理念,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命的活力。作为新教材的实践者,笔者在认真研读教材、体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生动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理解数学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图文并茂的主题图是新教材编写的一大特色,以儿童的视角为切人点,以富有童趣的童话情景、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等形式来呈现学习素材。以其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数学内涵,为一线教师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文本资源,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不仅能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体验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师是教学情境的直接创设者。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创设新的教学情境,如现实生活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不仅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且能激发学生认知的需要、学习的兴趣和探索的动机。例如,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教材呈现的是一幅小朋友赛跑的主题图。笔者在教学中,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了世界冠军刘翔参加比赛的录像,从刘翔的比赛成绩引出时间单位“秒”。激动人心的比赛给学生带来了震撼,也使学生体会到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二、精心设计教学,让学生在认知冲突的体验中努力探究,开发心智,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源于生活。因此,在教学中,笔者建议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数学:猜测一幢大楼的高度是多少?电视上、各种商品包装上有哪些数学知识?哪些知识你会了?哪些知识还不会?不知道的该怎么办?通过这样的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自觉探索的意识。例如,四年级(上册)“角的认识”,在学生认识了平面图形的角和画角的方法后,接着要研究的就是“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问题。课堂上,笔者创设了师生比赛画角的活动场景,“比一比谁画的角大”,把学生引入了经验与新问题的矛盾之间,学生在其内在需求的驱使下积极开展探索研究活动,在几次延长所画角的过程中充分感知角的边是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的,因而判断角的大小不能看边的长短。那么到底与什么有关?教师又一次提供了探究的空间,学生有的拿出活动角不断变大变小,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着同一个问题。在这期间,学生自由支配着自己的“空白时间带”,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自悟自得。教师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学生成为主动探究知识的“建构者”,而非“解题者和“模仿者”。笔者想学生只有通过这样数学化的途径进行数学学习,才能真正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
三、运用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是新课程提倡激励性评价的宗旨。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创造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教师还必须科学合理地运用评价。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目标应多元化,把评价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评价中交流,在评价中发展。比如,在加减法竖式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竖式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即使教师多次提醒仍然如此。于是,在教学中,笔者有意识地让学生开展作业自评和互评活动。学生在“谁是合格小老师”的情感激励下,认真检查、大胆评价,一会儿就总结了数位没有对齐、忘记写运算符号、横式后面少得数等容易出现的错误。在互评及反思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并且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广大教师所共同追求的。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教学始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在反思时,应当站在学生的角度,审视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困惑与问题,或在某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奇思妙想、创新见解,记录下这样的教學资源,有利于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张钰梅.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