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思考

2019-10-23郭东红

读写算 2019年18期
关键词:幼儿园

郭东红

摘 要 虽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都提出了在幼儿社会性发展中培养幼儿感恩亲人、感恩周围的人、感恩集体、感恩祖国的目标和要求,但是孩子仍然存在感恩缺失的状况。本研究较为全面地调查和分析了当前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对于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建议。

关键词 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价值挖掘;实施工作;评价工作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7661(2019)18-0028-02

幼儿的品德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从古至今中华民族就以乐于助人,知恩图报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备受溺爱,只知道索取,却不懂得感恩,只要求回报,却不懂得付出的事情比比皆是。中国俗语中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不仅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趋势,更多的指向人格、品行方面的发展。可见,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情感教育,也能让幼儿学习换位思考,珍惜同伴、理解父母、感恩身边的人和事。而节日作为日常生活中最具仪式感的内容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平台和教育契机,运用节日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是帮助幼儿培育感恩之心,拥有良好道德品行的独特教育契机。以下笔者结合自身对所在幼儿园的管理经验,对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具体阐释。

一、当前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存在的不足

(一)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价值挖掘不够充分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价值挖掘不够充分。感恩教育的价值并不仅仅局限于德育,还有很多其他的教育价值,如培养幼儿良好的礼貌习惯、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等。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地位较为低下。目前没有受到重视,不是幼儿园教科研开展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失败主要在于片面理解了幼儿园感恩教育的内涵,把幼儿园感恩教育等同于知恩、识恩教育。有效的感恩教育还应包括施恩的部分。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频率较低,内容不够全面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频率较低,时长较短。教育是有连续性的,尤其对于幼儿教育来说,各种习惯的培养应该具有连续性。对于幼儿园感恩教育来说,不应该仅仅是一月开展一次或一学期开展一次更应该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培养幼儿的知恩、识恩、施恩的能力。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场地较为局限。基本局限于幼儿园,除了幼儿园外,家庭及社区等场所能够有效扩展儿童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同时也能够丰富感恩教育的形式并有效提升幼儿感恩教育的教育价值。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不够全面。虽然感恩教育涉及到对亲人、社会、国家、大自然的感恩,但是大部分幼儿园的感恩教育活动更多的依旧是以亲人为主题,随着近几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感恩国家的活动也逐渐丰富,但是感恩社会及大自然的相关内容仍然较少。

(三)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评价不够多元

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不够多元,最主要的评价人是教师及家长,除此外社会人士、其他幼教工作者及幼儿都应成为感恩教育活动的评价主体。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评价指标不够全面,评价指标较少涉及到对教学效果及幼儿行为的评价。幼儿园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的评价,问题较多,主要存在感恩不能持久,感恩教育形式化等问题。

二、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建议

(一)加强了解感恩教育内涵

1.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应以专题的形式深入学习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及《3-6岁儿童发展与指南》中社会领域的内容进行再剖析、再学习。进一步了解感恩教育的内涵,学习感恩教育的开展途径及策略。

2.增加专业人员指导

邀请专业人士来园进行指导,对教师进行感恩教育的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另外一方面以家长学校的形式对家长进行宣讲,解答家长在践行感恩教育时所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

1.创新活动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除了较为传统的活动形式,如进行歌唱、折纸等传统的教学活动外还可采取以下形式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第一、角色体验的形式。如在母亲节将小沙袋绑在肚子上,感受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或进行角色互换,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一些妈妈经常做的事情,体验妈妈劳累的一天。第二、社会实践的形式。可请家长带幼儿体验清洁工的一天,从清晨开始,请幼儿跟随清洁工进行街道的清洁工作,让幼儿在实践中体会正是因为有清洁工的辛勤付出才能够有我们整齐洁净的街道。第三、游戏体验的形式。在教师节开展我是小老师的游戏活动,请几名幼儿来当老师,感受老师的不易和辛苦。

2.丰富活动内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丰富活动内容开展感恩教育活动。第一,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内容应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三十一条提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充分挖掘一日生活中的各种契机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如在进餐前可对厨房的叔叔阿姨进行感恩,在午休前对收拾桌椅的保育员阿姨进行感恩,在晚饭后一起聊聊今天帮助过自己的人,并且进行感恩。第二,感恩教育内容除感恩亲人外,应适当地提升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相关内容的比例。如在中国医师节开展感恩医生的活动,了解医生对整个社会的奉献,谈一谈自己去医院看医生的经历,让幼儿从多方位了解医生这个职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而表达感谢。在国庆节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我和我的祖国”系列活动,加强幼儿的爱国主义教育。

3.挖掘节日价值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除了与亲人、老师有关的节日外,还应充分地挖掘其他节日的感恩教育价值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如运用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对幼儿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幼儿的爱国情感;运用植树节、地球日、环境日、二十四节气等节日让幼儿了解自然变化,从而引发爱护环境、感恩大自然的情感;运用学雷锋纪念日、国家公祭日、九一八纪念日等开展爱党爱国的主题教育。

4.改进感恩教育活动评价方式

(1)重视持续性评价

建立幼儿感恩教育的评价体系,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感恩教育目标的不同设置阶段性持续的评价内容,如小班的感恩亲人、中班的感恩社会、大班的感恩国家及自然。从幼兒小班入园开始进行持续性的记录和观察,并对其作出评价。注重评价的持续性和连续性,并将这些评价及时反馈给家长和幼儿。

(2)重视多角度评价

首先评价不仅需要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价,也应该注重家长评价及同伴评价。其次应该多角度地设计评价工具。除了供教师使用的评价指标外,还应设计出合理的符合实际的面向家长及其他幼教工作者的评价工具。最后,还需审视多角度的评价内容。

论文以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开展顺序为主线,研究了活动的实施过程、评价过程及价值取向,研究了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的实施。研究结果表明幼儿园感恩教育活动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论文分别对幼儿教育管理机构、幼儿园及家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1]王明月.将感恩教育融入幼儿生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3):162.

[2]孙红霞,李晓君,刘鲁伟.农村幼儿家庭感恩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以垦利区农村幼儿园为例[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67-168.

猜你喜欢

幼儿园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