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49例临床观察

2019-10-23闫冬党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7期
关键词:中药熏蒸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反应

闫冬 党炜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8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柳氮磺吡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针刀闭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及炎症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枕墙距、指地距、腰椎活动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枕墙距、指地距较对照组低,腰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2、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小针刀闭合松解术;中药熏蒸;康复;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14-0119-02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性,患者常伴有疼痛、功能障碍等症状,对其生活及工作均造成严重的影响[1]。目前,临床常采取药物治疗、功能锻炼等方式控制炎症发展,缓解患者疼痛,对于严重畸形且影响正常功能的患者则应利用手术进行畸形矫正。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常用方法,且取得良好的成效[2]。基于此,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9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4~48岁,平均(35.79±5.82)岁;病程10个月至19年,平均(8.63±2.46)年。观察组男27例,女22例;年龄25~46岁,平均(35.52±5.74)岁;病程9个月至18年,平均(8.51±2.34)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诊断标准①患者符合强直性脊柱炎相关诊断标准[3];②伴有炎性腰背痛、肌腱炎、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特征;③腰背痛持续超过3个月;④影像学检查可见骶髂关节炎证据。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②均伴有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指(趾)炎、炎性背痛等症状;③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脊柱强直晚期者;②关节严重畸形者;③合并心、肝、肾等功能不全者;④精神异常者;⑤凝血功能异常者。

1.4 方法 对照组采用塞来昔布(江苏正大清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228),口服,200mg/次,1次/d;柳氮磺吡啶(北京市燕京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475),口服,1.0g/次,2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小针刀闭合松解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方法如下:①小针刀闭合松解术:均取俯卧位,露出背部,于腰背棘突间隙、椎旁或骶髂关节压痛处做标记,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不同部位选择针刀规格(北京华夏针刀医疗器械厂,批号20170423),垂直进针,穿透皮肤及皮下组织,抵达条索状物处,深度约1~2cm,横行切割松解约4~5次,纵行疏通剥离约3~5次,随后拔出小针刀,刀口覆盖无菌纱布,按压约2min,并观察患者刀口情况,避免感染发生。小针刀闭合松解术每周1次。②中药熏蒸:小针刀闭合松解术48h后进行中药熏蒸治疗1次,随后隔日1次,每周3次。中药熏蒸药方如下:鸡血藤40g,延胡索、莪术、秦艽各30g,汉防己25g,透骨草、川乌、草乌、威灵仙、羌活、独活、骨碎补、天南星各20g,红花15g,制马钱子6g。将所有药物置入布袋,放入蒸锅,煮沸,患者仰卧在熏蒸床上,对疼痛部位进行熏蒸,根据患者耐受程度调节温度,通常设置为45℃左右,每次30min。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①症状改善情况:包括枕墙距、指地距及腰椎活动度,其中腰椎活动度根据Schober试验判定;②炎症指标: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2(IL-2)、白介素-6(IL-6),均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3mL,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后,两组枕墙距、指地距、腰椎活动度均改善,且观察组枕墙距、指地距较对照组低,腰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TNF-α、IL-2、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多认为其发生与炎症因子侵袭有关,TNF-α、IL-2及IL-6均是常见的炎症因子,且均具有促炎作用,易加重患者病情[4]。中医将强直性脊柱炎归属于“骨痹”“肾痹”“竹节风”等范畴,其发生多与肝肾亏虚有关[5]。临床上常采用塞来昔布、柳氮磺吡啶等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其中塞来昔布具有消炎、镇痛等作用,柳氮磺吡啶具有消炎、抗菌、免疫抑制等作用,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轻关节损伤,短期内控制疼痛,但副作用较大,且需长期用药,可能引发诸多不良反应,影响患者依从性[6,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枕墙距、指地距更低,腰椎活动度较对照组高,TNF-α、IL-2、IL-6水平较低,表明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结合中药熏蒸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影响。分析其原因在于小针刀闭合松解术属于闭合性手术疗法,是一种建立在现代医学病理学、生理学、生物力学及解剖学等基础上的手术方法,主要包括剥离、切开、松解、刮除等操作,可有效松解粘连组织,使筋膜得以减张,缓解肌肉痉挛,减轻患者疼痛;此外,还可有效改善局部血供,减少局部致痛物质,提升局部氧分压,消除炎症,改善腰椎活动度,逐步恢复脊柱周围软组织功能,保护脊柱功能[8]。中药熏蒸主要利用中医高温蒸汽对皮肤的渗透及吸收作用,直接在人体督脉发挥作用,进而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促进气血循环,起到治疗作用[9]。中药熏洗药方中鸡血藤、红花可活血通络、散瘀止痛;延胡索、透骨草活血止痛、理气活络;莪术破气行血、消积止痛;秦艽、汉防己、天南星祛风止痛、舒筋活血;川乌、草乌祛风除湿;威灵仙、羌活、独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骨碎补续伤止痛、补肾强骨;马钱子通络止痛。现代药理研究[10]指出,红花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凝血、抗细胞凋亡等作用。

综上所述,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行小针刀闭合松解术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改善各项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施桂英.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草案)[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10):641-644.

[2]王爱华.小针刀配合五劳七损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30例[J].西部中医药,2015,28(4):120-122.

[3]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4]姜坤.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15(5):15-16.

[5]杨喜云,郭健,陈志茹,等.针刀治疗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P物质、IL-6、IL-2、TNF-a表达的影响[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6):723-724.

[6]姚世宁,徐畅,张青青,等.塞来昔布的合成、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51-55.

[7]史丽璞,赵小顺.柳氮磺胺吡啶的药理与临床应用[J].青岛医药卫生,2004,36(2):110-111.

[8]王智明,李偉青,田雪梅,等.针刀联合依那西普改善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功能障碍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6,29(1):119-122.

[9]侯燕,张娴娴,刘颖琬,等.中药熏蒸对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疗效及中医临床症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29(10):1215-1217.

[10]杨晓媛,任玉芳.红花黄色素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热带医学杂志,2015,15(3):421-424.

(收稿日期:2019-05-14 编辑:杨希)

猜你喜欢

中药熏蒸强直性脊柱炎炎症反应
益气扶正法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及对血清核因子—κB活性变化的影响研究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沙利度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分析
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外固定支架与中药熏蒸治疗效果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X线特点与发病年龄和HLA—B27的关系
右美托咪定对脓毒症患者围术期血浆中细胞因子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烧伤脓毒症的效果研究
研究谷氨酰胺对严重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关于益赛普联合来氟米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