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疗效研究
2019-10-23肖卫
肖 卫
西安市中医医院内科(西安 710021)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也被称作耳石症眩晕,头部活动至到某特定位置时有短暂性眩晕症状[1]。显著特点是眩晕出现时跟头部位置改变存在一定关系,会无征兆发病,仅会因为体位变化造成突然强烈眩晕,发病时间短,一般会有数秒的持续时间[2]。该病治疗多采用体位训练、手法复位、药物治疗等方法,手法复位法较为常用[3]。本研究应用升阳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进行如下报告。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6月到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纳入本次研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中患者40例,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31~77 岁,平均年龄(54.1±1.6)岁,病程2 d~7年,平均病程(3.6±1.2)年;对照组中患者40例,男性21例,女性19 例,年龄29~75 岁,平均年龄(53.5±1.2)岁,病程3 d~8年,平均病程(3.5±1.3)年。
排除标准: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梅尼埃病及中耳炎者;颈椎病重者;心、肝、肺、肾功能障碍者;药物成分过敏者;精神疾病者。
纳入标准:符合《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诊断依据和疗效评估》诊断标准[4]。符合周仲瑛《中医内科学》有关眩晕诊断标准[5]。患者均同意参与本研究,且签署书面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应用升阳活血汤治疗。药剂成分:当归、牛膝、地龙、姜黄、川芎、白芍、菊花各12 g,红花、天麻各10 g,葛根30 g,威灵仙20 g,为一剂药量。加水煎至300 ml,1剂/d,分2次进行口服用药,早晚各1次,用药3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6]。
2.2 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水平半规管良位具体方法:①在医护人员辅助下让患者平躺于治疗床[7]。②头、躯干往健侧进行90°旋转,之后继续向健侧进行90°旋转,面朝下。③头、躯干再次向健侧90°旋转,此时呈侧卧体位。④头、躯干、90°旋转至仰卧位,之后坐起。头及躯干4个90°旋转是一次循环操作,每次需要眼震消失1 min后进行旋转。每个循环后休息5~10min,然后重复操作[8]。2~3次手法复位后,症状基本好转,3 d进行1次,症状消失后停止治疗[9]。后半规良位具体方法:第一步,让患者保持坐立,并且头部向一侧进行45°的旋转,之后让患者进行躺卧,头部向下30°,并且迅速让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大致90°;第二步是让患者的进行侧卧,头部向下45°;第三步是等待患者的眩晕消失之后,让患者慢慢的坐立,头部向前30°,每次转换一个位置时要保证患者的眩晕以及其他症状消失后再继续进行,并且每个动作维持大概2 min,如果患者没有恢复以及好转的迹象,则重复进行以上步骤。
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
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TCD 检测正常,目眩头晕及体征症状消失不见;有效:经TCD 检测显示改善,目眩头晕及体征症状出现一定程度缓解;无效:目眩头晕及体征症状没有且临床症状加重。显效 + 有效=总有效。中医证候积分依据症状轻重计作 0、1、2、3 分。
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卡方±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量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进行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对比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4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 治疗前生活质量指标未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对比(分)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例(%)]
讨 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因为体位改变诱发形成的[10]。多数医学工作者认为,其发病机理是因为耳石在遇到头部体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内淋巴遭受震动,造成双侧的前庭功能失去平衡[12]。所以,对耳石进行复位,在治疗成果上是有效无创的。治疗原理是依据半规管结构的不同,对头位进行定向摆动活动,借助自身重力促使管石回复至耳石器内,不会影响到半规管内流体力学[13]。手法复位操作方便简单且安全,经济费用低,容易被广大患者接受[14]。
中医认为该病发病机制是因为阳气虚弱,发展至瘀血,阻碍经络,致使脑部营养血液不足造成眩晕[15]。针对病机,制定升阳活血汤,药方中葛根中的总黄酮成分可以对脑血管进行选择性扩张,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同时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功效,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修复,降低儿茶酚胺含量,降低血液黏稠度,促进血流加速流动,使脑缺血缺氧状况得到缓解[16]。当归可以抵抗血小板凝集、加速血浆中纤维蛋白的溶解,使微循环得到改善;川芎在抑制血小板凝聚的基础上还可以调节血管平滑肌的收缩性能,使肢体及脑部血流量增多;红花可以增加血液组织灌注量,改善微循环[17]。天麻能改变血液流变性、加速细胞代谢、提升抗损伤能力保护神经细胞膜。多味中药并用,可协调发挥改善脑缺血症状,使脑流量增加,微循环得到改善,从而使眩晕症状得到缓解[18]。本次研究当中,研究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手法复位与中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在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应用研究日趋增多,临床疗效的差异性是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强调治疗的规范性,需要从该病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该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内耳中耳石脱落对内淋巴造成刺激导致了眩晕症状出现[19]。相关学者认为:手法复位属于对因性治疗,原发性该病应用单纯手法进行复位基础之上是否需要药物辅助备受争议。在辅助用药方面的争议,针对病因还有相关学说:内耳循环出现障碍造成耳石脱落,使内耳血液供给不足。造成内耳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原因,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后循环缺血等[20]。由此看来,单方面的强调应用手法复位,排斥用药辅助治疗的方法及态度是不具科学性的,由于造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发病原因有所不同,对造成耳石脱落病因在继发性还是原发性问题上仍然存有争议,应用手法复位与中药联合的治疗方法对缓解患者症状、促进内耳微循状态改善及前庭代谢有重要意义。此次研究,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应用升阳活血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可以使证候积分得到改善,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且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