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寒食帖》到《渡海帖》
——探蹟苏轼暮年书风的转变
2019-10-23宋子杨
宋子杨
引言:
在苏轼书学的研究方面,北宋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做了许多极为有益的研究,重点多放在苏轼谪居黄州时期,对于元符年间及北归时期的书法风格却较少谈及。这一时期苏轼在书法创作方面有颇丰的成绩,书法风格发生了微妙的转变。本文欲以苏轼元祐年间《黄州寒食帖》(图1)与元符年间《渡海帖》(图2)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两幅作品的对比与分析从而梳理出苏轼暮年(元符年间及以后)书法风格的转变。
图1、《黄州寒食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月雅书画中国)
图2、《渡海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
一、《黄州寒食帖》与《渡海帖》风格分析与对比
(一)《黄州寒食帖》
《黄州寒食帖》,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三月(1082)。从该帖的内容上来看,当时正值寒食节到来之际,当苏轼面对眼前的清苦之景,以及自己的凄凉处境时,不禁悲从中来。这是苏轼到黄州的第三个寒食节,因寒食之雨绵绵不绝而惆怅,看到凋落的花瓣而联想到患病的少年与老者不经意间白头的无奈。想报效朝廷,君门却深有九重;思念家乡,祖坟却远隔万里;在这些“心画”中,透露出了他的惆怅与无奈,如同涓涓细流,绵延不休。
从书法风格上看,其书风已经由早年《奉宣帖》《治平帖》的清丽瘦劲转变为遒劲茂密;用笔以中锋为主,中侧锋兼用,提按动作对比强烈;结构相较早期风格变化较为明显,苏轼典型的峻拔一角、左秀右枯,点画厚重简短的特点在此帖中已经完全成熟;章法上,从“自我来黄州到两月秋”三行,字形静谧、疏朗;之后“萧瑟到病起头已白”感情愈发浓重,节奏渐次加快,字组中连带逐渐增多;最后从“春江欲入户到死灰吹不起”感情的抒发达到了高潮,行笔速度也随着感情的宣泄而加快,字形大小参差错落,墨色浓淡干湿自然生动,顺着笔尖运动的痕迹可以看出书家的情绪越来越激愤和高亢,将其胸中所想淋漓尽致的一一倾泻于笔端。
(二)《渡海帖》
这一阶段苏轼创作的书法作品并不多,包括《渡海帖》《乳泉赋》《与欧阳推官书帖》《答谢民师论文贴》《跋少游草书帖》《真一酒诗帖》《万卷堂诗帖》《江上帖》等。其中《渡海帖》最能代表这段时期苏轼书法风格的典型风貌。该帖作于元符三年(1100)六月十三日,是他谪居儋州期间唯一现存墨迹,极为珍贵。从此作的内容上看,苏轼当时即将北归,而故交赵梦得并不在海南。由于未能面辞,只好留下一纸手书以示告别。通篇书写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反映了作者即将北归时畅快的心情。书法上一反其中期代表作品《黄州寒食帖》遒劲跳宕的整体风格。线条古拙生涩,如万岁枯藤,变化万千,不可捉摸;章法整饬平实;结字严谨,但并不板滞;用笔自然、灵动活脱;字势依然取斜势,字形不是惯常的扁平,而取纵势;用墨浓重却丝毫不显滞涩,毫发毕现,生动可喜,毫无老人衰惫之气。作品整体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雄奇怪异之美。
(三)《黄州寒食帖》与《渡海帖》对比分析
从元丰五年(1082)的《黄州寒食帖》到元符三年(1100)的《渡海帖》,期间共度过了18 年,作为一个刚入仕时便被宋仁宗皇帝奉为具有宰相之才的苏轼,我们无法想象他此时的内心。从万人敬仰的翰林院学士知制诰,到“乌台诗案”的阶下囚;从凄风苦雨的寒食节,到满是瘴疠的蛮荒地。一贬再贬,一谪再谪,命运丝毫不给他任何喘息的机会,上一个低谷还未走出,下一个深渊又接踵而至。此时的他像极了吴承恩笔下的玄奘,坎坷非但不能将他击垮,反却一步步将他的灵魂锤炼升华到了极致。反映到书法风格中,一方面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波涛汹涌的大海,使变化无端的艺术特色进一步融入了苏轼的书法创作,另一方面也增添了老熟与平淡之美。
我们不妨通过字帖来分析苏轼两个时期书法风格的具体变化,章法《黄州寒食帖》中自左到右,由疏到密,由静到动,体现了强烈的跳宕之美。《渡海帖》则通篇较为平实自然,节奏起伏不大;结构上,《寒食帖》中字形大小错落,大如“纸”“灶”(图3 ①②),小如“已”“白”(图4 ①②),极尽字形变化之能。而《渡海帖》字形大小变化则较为微妙,小字则小,大字则大,浑然一体,与其平实的章法相呼应;用笔上《寒食帖》中点画精到,笔画几无瑕疵,笔法运用丰富,似乎是悉心经营之作,堪称完美。《渡海帖》则信手自然,部分点画虽略显粗糙,却笔路清晰,字字入法。展现出东坡愈老愈熟、心无挂碍,随意所适的创作状态与高超的书法技法。
图3、《黄州寒食帖》局部(图片来源:月雅书画中国)
图4、《黄州寒食帖》局部(图片来源:月雅书画中国)
图5、《渡海帖》局部(图片来源:中华珍宝馆)
此外,通过仔细对比分析苏轼现存的诸多墨迹,笔者发现《渡海帖》中大量出现了如“宿”字的“宀”(图5 ①),“几”字的“斜钩”(图5 ②)此般行笔过程中经过多次波折的笔画,此处暂且称为“多过折法笔画”。此类笔画突然集中出现,断然不是平白无故的,笔者查阅了刘正成先生主编的《中国书法全集·苏试卷》、以及西泠印社主编的《西楼苏帖》等诸多资料,无奈距离《渡海帖》创作时间最近的墨迹也只是绍圣三年(1096)年的《致南圭使君帖》。如图所见,其笔路清晰,笔法到位,并未出现上述“多过折法笔画”。《致南圭使君帖》之前的《归去来兮辞》,亦是如此。由于两帖之间相隔四年,且四年间并无其它墨迹传世,故很难通过墨迹作品来直观的对比其在这一期间风格的渐进变化。而刻帖作品在展现这些特点时,虽然不如墨迹直观,但前人关于此拓本在他们时代的描述却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书宋玉九辩帖》便是一个理想的对象。该帖为行书拓本,见于《晚香堂苏帖》。帖中未具书写的具体时间,根据苏学专家李景新先生考证可确定是《渡海帖》之后所作。[1]帖后元代书家郭畀题跋云:“东坡先生中年爱用宣城诸葛丰鸡毛笔,故字画稍加肥壮。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笔,作字如古槎怪石,怒龙喷浪,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也。”[2]“挟大海风涛之笔,作字如古槎怪石”正是对此帖线条与用笔的直观描写。再对比《渡海帖》之后的《江上帖》,依然可以看到类于“古槎怪石”的“多过折法笔画”,如“轼”“启”(见图6 ①②)等字。且运用更加炉火纯青,随意所适。《答谢民师论文帖》中亦有不少“多过折法笔画”,如“悔”“可”(见图7 ①②)。由此我们可推测,此类笔画的集中出现是东坡被贬海南之后在书法上所形成的新风貌。也是其人生最后一次书法风格转变。
图6、《江上帖》局部(图片来源:月雅书画中国)
图7、《答谢民师论文帖》局部(图片来源:作者本人拍摄)
关于暮年的苏轼,刘正成先生的一段描述颇为恰当,他说:“炼狱之火并没有把东坡焚毁在海南岛那蛮荒之地,五年之后,即元符三年六月,东坡奇迹般地生还了。他在琼州澄迈驿留下的《渡海帖》,便是这个奇迹的物证。《渡海帖》是一种精神力量胜利的高歌,那雄健、苍劲的笔触,击出了人性和生命力量的最强音。东坡带着一部《陶渊明集》到了海南岛,与幼子苏过在脱胎换骨的生命挣扎中,造房、种地、谋食,同时编书、造笔、造墨、作诗、作书。一种超人的、以精神力量为前导的生命力,使东坡生还,并留下了如此精湛绝伦的《渡海帖》,他留给我们的,岂止是书法的美呵!”[3]
二、风格转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苏轼的一生几经沉浮,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在这些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他的灵魂不断地升华,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书法风格亦然。在这个过程中,禅道思想、海南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等因素都对其产生了不同影响。此处即主要从这两方面来讨论他的思想与书风转变的具体原因。
(一)禅、道思想影响
绍圣四年(1097)四月十七日,已经被贬到岭南的苏轼,又接到再贬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的诰命。之后又被时任宰相的章惇赶出官屋,他在与友人的信件中说:“某与儿子粗无病,但黎、蜒杂居,无复人理,资养所给,求輙无有。初至,僦官物数椽,近复遭迫逐,不免买地结茅,僅免露处,而囊为一空。困厄之中,何所不有,置之不足道也,聊为一笑而已。平生交旧,岂复梦见,怀想清游,时咏佳句,已解牢落。”[4]险恶的官场、无望的仕途、恶劣的生活环境,无时不刻地摧残着这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如此绝望的现实迫使苏轼只得通过禅、道思想来寻求心灵的解脱。有学者统计,苏轼儋州期间共有诗作227 首,其中仅佛禅诗便有56 首,[5]若再加上与道家思想相关的诗,数量几近一半。有关苏轼接触佛道思想的记录极早,此类诗作在其人生各个阶段也均有出现,但涉及佛道诗与其诗文总数之比例,儋州时期可谓最多,反映了这段时期佛道思想对他更加深刻的影响。有学者说“苏东坡三年海南生涯中,心理感情上经历了绝望、寂苦、适应、调节、融合、热爱的过程”,[6]从绝望到热爱,即是东坡在佛道思想的影响下逐渐大彻大悟的过程体现。如黄宝华先生所言:“苏轼历尽人生的苦辣酸甜,了悟人世百态,在洞悉了政治的污浊、宦海的沉浮以及官场的倾轧之后,诗人思想转而向禅。苏轼依皈禅门不仅仅停留在放浪不羁、无拘无束的外在行为层面,更体现在终极的价值、人生的境界、道德的觉悟、最高的智慧等生命内在的超越上,他行诸文字,把内心那种独特的感受用诗歌这个载体表述出来。”[7]思想诉诸于笔端,《渡海帖》《江上帖》等书法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平实无险的一面,便是人生超脱的最好体现。
(二)海南独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北宋时期的海南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极为落后。据有关学者所论:“从历史文化发展看,海南岛长期不受统治者的重视,得不到良好的开发,使得中原先进文化难以通过行政手段传入海南岛,造成了海南岛文化发展缓慢的局面,直到苏轼居琼的时代,海南岛连一个举人都没有产生过。”[8]苏轼自己也曾说:“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尔。”[9]可以说要什么没有什么。这对于他的思想影响极大,此段时期可以与他进行深度交流的只有一些和尚与道士,谈论的话题也大都围绕禅道思想。可以说,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也催化了禅道思想对苏轼的影响,导致其思想发生转变的因素之间也是相互渗透的。
(三)结语
李之仪《姑溪题跋》云:“东坡从少至老所作字,聚而观之,几不出于一人之手。其于文章,场屋间与海外归时略无增损。岂书或学而然,文章非学而然耶?”[10]这几句话是说,苏轼的文章水平,在被贬前后几乎没有变化,而将其人生不同时期的书法作品放在一起欣赏,则不似一人所作。即说明苏轼的书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风貌,一直在变化、进步。
综上所述,从苏轼书法创作高峰黄州时期到暮年元符及之后的时期,其书法风格经历了明显的转变。而《黄州寒食帖》与《渡海帖》分别作为其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典作品,则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苏轼书风的微妙变化。也让我们领略了暮年的苏轼在历经了人生的所有风景之后,在书法艺术上所形成的独特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