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影像特征的核磁共振成像以及应用价值研究
2019-10-23狄晓榕
狄晓榕
(新疆哈密市中心医院 新疆 哈密 839000)
卵巢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发病率高,包括良性卵巢肿瘤和恶性卵巢肿瘤两种类型,其中恶性卵巢肿瘤的死亡率较高。卵巢肿瘤患者在早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部分患者伴有轻微的腹胀和腹痛症状,容易被忽略或是与其他疾病混淆,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机,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目前临床用于诊断卵巢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核磁共振、CT和血清CA125检查等[1]。本次研究应用核磁共振检查卵巢肿瘤的影像特征及其效果和价值,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卵巢肿瘤患者,将这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的61岁,年龄最小的30岁,平均年龄为(44.47±3.82)岁;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的64岁,年龄最小的27岁,平均年龄为(46.57±3.42)岁;组间各项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较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使用16排螺旋CT对患者的子宫和子宫周围的区域进行扫描,通过观察扫描所传回的影像信息,进而判断患者卵巢肿瘤的具体情况和性质[2]。
观察组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所用设备为德国西门子3.0T超导型核共振机,检查的序列为SET1WI轴位扫描和快速自旋回波T2WI序列,扫描冠状位、横轴位和矢状位,对患者进行GD-DTPA造影剂注射,剂量为0.1mmol/kg,再对以上位置进行增强扫描,将层厚和层间距分别设置为4.5mm和1.0mm,调节扫描矩阵规格和重建矩阵规模分别为256×256和320×320[3]。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成像的影像特征观察患者卵巢肿瘤的形态、大小、区域和结构等,进而判断患者卵巢肿瘤的性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观察组应用核磁共振检查的成像影像特征,同时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的准确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通过SPSS20.0软件,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数据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
对照组检出单纯性囊肿、卵巢囊腺瘤、成熟型畸胎瘤和巧克力囊肿分别为8例、9例、11例和10例,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84.4%;观察组检出单纯性囊肿、卵巢囊腺瘤、成熟型畸胎瘤和巧克力囊肿分别为11例、10例、12例和11例,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4.9390,P<0.05),见表。
表 两组诊断准确率对比
2.2 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
核磁共振成像的影像特征主要为形状不规则和肿块清晰等,能够准确反映出卵巢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和类型,进而帮助医生准确定位和定性卵巢肿瘤。针对卵巢单纯性囊肿,核磁共振的影像特征为多肿块且边界清晰,表现为高强度的信号,在之后的增强扫描中无强化反应;针对卵巢囊腺瘤,核磁共振的影像特征为在增强扫描中出现高强度信号,多数为长T2和T1信号;针对卵巢成熟型畸胎瘤,影像特征为高强度和低强度的混杂信号;针对卵巢巧克力囊肿,影像特征为不均匀的信号强度,部分肿块与子宫周围组织粘连[4]。
3 讨论
卵巢肿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临床用于诊断卵巢肿瘤的主要手段包括核磁共振、CT和血清CA125检查等,CT和核磁共振诊断方式的影像成像特征和结果准确度均存在明显差异。核磁共振检查具有多方位成像和分辨率高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卵巢肿瘤的定位和诊断,诊断率较高,且能够准确定位和定性卵巢肿瘤[5]。
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CT检查,观察组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检出单纯性囊肿、卵巢囊腺瘤、成熟型畸胎瘤和巧克力囊肿分别为8例、9例、11例和10例,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84.4%;观察组检出单纯性囊肿、卵巢囊腺瘤、成熟型畸胎瘤和巧克力囊肿分别为11例、10例、12例和11例,诊断结果的准确率为97.8%,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的诊断效果更好,能够准确定性和定位卵巢肿瘤。
综上所述,应用核磁共振诊断卵巢肿瘤的效果显著,对确定卵巢肿瘤的性质和位置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