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口语课堂的和谐发展

2019-10-22陈启凤

现代交际 2019年14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课堂

陈启凤

摘要:针对如何促进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口语课堂和谐发展的问题,从教师的语言、体态、人格、心灵等方面,寻找有效促进学前教育幼儿教师口语课堂和谐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 幼儿教师口语 课堂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 (2019) 14-0205-02

《幼儿教师口语》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既是一门研究幼儿教师口语理论规律的应用语言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针对性和实践性,以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掌握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中职业口语为目标的理实课程。同时,幼儿教师口语教学更是一门美的艺术。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学习幼儿教师口语的积极性,让幼儿教师口语的课堂教学和谐进行?本文将从教师的语言、体态、人格、心灵等方而进行分析探究。

一、用美的语言感染学生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教师想要把知识准确地传递给学生,就需要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谈到教师的素养时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语言修养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影响到教学效果,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氛围,最终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师的语言修养也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水平。加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将成为幼儿教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来说,是很好的示范。在课堂教学中,首先,语言一定要严谨科学,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表达要准确、清晰,才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接受到最准确的知识。其次,语言要有艺术性,不能想到哪里说到哪里,要有计划安排,逻辑性强,如果每节课都精心设计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导入语,讲课时文情并茂,抑扬顿挫,风趣幽默,学生一定会被吸引。在与学生沟通交流时,要注意语言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用循循善诱的语言引导学生,启发学生,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善用语言鼓励学生,例如说:“别紧张,你知道多少就说多少,说错了也没关系,敢于表达已经很好了。”或者说: “这个问题确实有点难,没关系,让我们大家一起来讨论一下。”用鼓励、谅解的语言来取代批评或漠视,这样一来,学生在今后的发言中就会更加自信,也不会打击到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上课时开小差,教师可以用较为幽默的语言来代替训斥,学生也更容易在大家的笑声中收敛自己的行为。教师语言的“美”,对将要成为幼儿教师的学生来说.无疑会有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幼儿教师口语本来就是一门以培养学生语言为主的课程,他们会将这种美的语言传承下去,在而对幼儿时,也会用美的语言去感染幼儿、吸引幼儿,使他们快乐健康成长。美的语言是课堂教学和谐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用美的态势语引导学生

据语言学家研究证明,人际交往的效果,有20%取决于有声的语言,80%取决于无声语言,这便是非语言因素的交际效应。研究成果显示,人的“身体语言”占整个信息表达量的一半以上,交际中的态势语如手势、体态、表情、眼神等都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师如果能够很好地利用自己的态势语,则可拉近师生双方心理距离、促进课堂教学和谐发展。

如果一个教师能在工作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遇到了哪些不如意,在走进课堂之前都能置于脑后,做到一进教室便是充满热情、具有亲和力的,那么,学生也会受到教师这样积极情绪的感染,从而在学习中更有热情。试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学生又怎么会有学习的热情?教师上课应该不只是固守在三尺讲台上,而是经常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跟学生互相探讨、交流,学生才会感觉到老师的亲切与耐心,老师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大家,与大家交流,而不是照本宣科。如果教师在学生答出问题时能在口头表扬的同时又投去欣赏的目光,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感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和鼓励,在下一次回答问题时也就更加自信了。學生犯错误时,如果老师不是一味地责备,而是用眼神去制止,或走到他身边请他回答问题,那么学生就很容易收敛自己的行为。教师态势语的“美”,对将要成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幼儿教师的言行举』卜都受到幼儿的关注、模仿和学习,未来的幼儿教师的教师,更应该教会学生得体大方和具有亲和力的态势语,在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也能将这样美的态势语带到他们的课堂上去。

三、用美的人格熏陶学生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天、地、君、亲师”等“权威至上”的观念,在课堂上放下“管理者”和“教育者”的架子,把学生放在跟教师平等的地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那么,就能跟学生建立一种平等的“美”的人格关系,而这种关系对于课堂的和谐美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爱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要让学生懂得爱,便需要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要理解学生,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在课堂上,如果因为学生回答的问题很幼稚、肤浅,便不屑一顾,那么还有多少学生敢回答问题?如果学生违反课堂纪律时,老师就盛气凌人,粗暴解决,那么学生即使不产生对立情绪,也会“貌恭而心不服”。这样课堂教学便得不到顺利开展。伟大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发出自己的调子,要想让那颗心与我的话相呼应,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这根弦的调门。”他强调的是教师要和上学生的调门,而不是学生要和上教师己定的调门,所以,作为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引导、呵护、理解学生。因为只有针对学生的认知结构及不足加以启发引导,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进步。只有向学生展示出一种民主宽容、善解人意、循循善诱的“美丽”人格,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和尊重。而这些,对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是大有裨益的。只有爱学生,学生也才会爱老师,如果学生喜欢老师,对该老师上的课程也会更加有兴趣。

四、用美的心灵打动学生

孟子说:“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事实上,如果能视学生为自己的朋友,热爱自己的学生,就会尽可能多地了解他们,跟他交换自己的想法,给他帮助和建议。在学生稍有进步时,及时公开地给予表扬,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感觉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心着他,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果学生出现缺点错误时,不当众给予斥责,而是在课堂上给予暗示并在课下进行个别交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而一旦学生“亲其师”就容易“信其道”,课堂活动就会和谐多了。

总之,要让课堂氛围更加和谐,就需要教师有美的语言、美的体态、美的人格、美的心灵。需要教师用这些美的东西去感染、引导学生。

参考文献:

[1]赵丹青,幼儿教师口语交际能力和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5(22).

[2]蒋宗霞,基于计算机辅助下的高校“教师口语”教学模式创新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探寻初中化学高效课堂之路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一条鱼游进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