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儿暴发性心肌炎的临床特征和护理干预分析

2019-10-22郑越花

中国医药指南 2019年25期
关键词:病死率心肌细胞心功能

郑越花

(福建省泉州儿童医院九病区,福建 泉州 362000)

FMC是儿科发病率高的危重症之一,其症状多样,病因是病毒感染,分病毒感染期与自身免疫期,前者是心肌细胞直接遭受病毒损伤,后者是心肌细胞处于免疫介导状态[1]。以上变化会导致心肌细胞发生坏死、溶解与炎症浸润等表现,使心肌酶学在心肌细胞的损伤下显著改变,呈心肌变性与坏死特征,进而导致心源性休克(简称CGS)等疾病。FMC的临床表现复杂,疾病诊断率低,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需要及时进行心肺支持等治疗[2]。其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和心力衰竭(简称HF)等,需要通过科学护理保证预后性。本研究主体为2009年3月至2018年5月间来院治疗的100例FMC患儿,旨在探究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主体为来院治疗的100例FMC患儿,分A组和B组,均50例。其中,A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10岁,平均(6.98±0.57)岁;发病-就诊时间为6 h~6 d,平均(2.05±0.34)d。B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6~9岁,平均(7.26±0.62)岁;发病-就诊时间为7 h~5 d,平均(2.32±0.7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差异(P>0.05)。

1.2 方法:B组的方法选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急救护理和环境护理等。A组的方法选用全方位护理:

1.2.1 病情观察:FMC患儿早期并不伴有症状,加之其年龄小,不能准确主诉,因此误诊与漏诊率高。病情观察可通过体征与症状评估及时确诊疾病,并定时观察心律、意识和血压等情况,行心脏超声与心电图检查,若有异常征象需对症治疗。

1.2.2 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明确给药剂量、方法与途径,观察用药后反应。若伴有CGS等症状应行血管活性药物对症治疗,并评估静脉置管的安全性,防止药液外渗。若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需调整药量。

1.2.3 补液护理:应严格监测其血流动力学,以监测结果和医嘱为基础,行扩容治疗。个体化制定补液方案,合理调整输液速度,记录其24 h出入量,及时评估循环灌注情况,防止肺水肿。

1.2.4 仪器护理:患儿安装起搏器后,需评估其工作情况,并记录起搏器频率、类型、电压和阈值等数据,实时检查电极导线的连接性,防止脱落或是移位。连接呼吸机后应评估导管连接效果,保证气道湿化。以血气分析结果为基础,调整呼吸机参数。

1.2.5 并发症护理:①HF:适度提高患儿床头,针对病情选择吸氧方式,进行咪达唑仑镇静治疗。同时遵医嘱进行利尿剂与血管活性药物治疗,观察其用药后血压与心率等指征,记录血气分析值。记录其出入水量,及时补水,叮嘱其绝对卧床,保证大便通畅。若其处于急性期,应禁食7 d,行肠外营养支持。②CGS:定时评估患儿的意识情况,记录体温、尿量和皮肤颜色等变化,创建静脉通路,行营养心肌和抗休克治疗。根据病情程度调整药物浓度与给药速度,可适度补充微量元素,确保酸碱平衡。③阿-斯综合征:为患儿行心脏叩击护理,若无效可进行心肺复苏,保证心排血量。确保其气道通畅,可于口腔内置入口咽导管,避免其舌咬伤。遵医嘱行抗心律失常治疗,科学给药,检测血钾浓度,防止因血钾异常导致并发症。

1.2.6 出院指导:出院前为家长行健康教育,指导其保证患儿的休息质量,若处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指导其正确测量脉搏,若有异常立即就医。多食高蛋白、易消化和高维生素类食物,少食油腻食物。根据患儿体质制定运动方案,指导其口服维生素C等药物,确定复查时间。

1.3 观察指标:观察临床症状;评估心功能:以NYHA分级为标准:可正常运动,运动后不伴有心悸或心绞痛等症状记作Ⅰ级;运动轻微受限,运动后伴有心悸或心绞痛等症状,休息时症状消失记作Ⅱ级;运动明显受限,运动后心悸或心绞痛等症状明显,休息时偶有症状记作Ⅲ级;无法运动,经常伴有症状记作Ⅳ级。记录急性肺水肿和多器官衰竭等死亡原因;观察HF、CGS和阿-斯综合征等并发症率;利用自制评价表测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包括抢救行为、服务态度、操作技能与沟通技巧,共100分,分为十分满意(85~100分)、满意(69~84分)、相对满意(53~68分)和不满意(0~52分)。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比较[n(%)]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选用SPSS16.0软件,计数资料为例数、百分比(%),检验方法为χ2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两组的临床症状对比无差异(P>0.05),见表1。

2.2 对比心功能等级:A组的心功能等级以Ⅰ级为主,B组以Ⅱ级为主(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功能等级比较[n(%)]

2.3 对比病死率:A组的病死率为4.0%,B组为10.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病死率比较[n(%)]

2.4 对比并发症情况:A组的并发症率为6.0%,B组为20.0%(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n(%)]

2.5 对比护理满意度:A组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8.0%,B组为86.0%(P<0.05),如表5。

表5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 论

FMC是病毒感染性疾病,表现为心肌细胞发生急性损伤,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和预后性差等特点[3]。其临床疗法为药物治疗,可减轻心脏负担,恢复心肌功能,提高心肌代谢能力,进而增强心功能。药物治疗原则是养护心肌和抗休克,同时辅以感染预防,通过综合性治疗防止病情恶化。该病的心电图检查临床特征为心电图异常,表现为心动过速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并多伴有ST-T段的病理性改变[4]。心脏彩超特征为心脏功能异常,表现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下降,左室后壁和室间隔动度下降,以肝脏肿大和心脏扩大最为常见。实验室检查特征为肌钙蛋白等指标升高。

护理干预是保证疗效的主要手段,全方位的护理干预能够通过细致化和系统化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安全[5]。由于患儿的主诉能力较差,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病情观察,通过体征与症状等记录判断其疾病程度,同时加用各项检查,提高确诊率。补液与用药护理是其常规护理内容,可通过滴速与药量的合理把握,减少不良反应[6]。起搏器与呼吸机等特殊仪器的操作要点较多,行仪器护理能够保证其功能性,防止导管移位或呼吸机参数异常等情况。而并发症护理则具有针对性,可基于患儿的个人情况,制定干预方案[7]。

结果为:两组的临床症状对比无差异(P>0.05)。说明患儿的临床症状基本一致,具有特异性,多为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或流涕和发热等病毒感染症状[8]。A组的心功能等级以Ⅰ级为主,B组以Ⅱ级为主(P<0.05)。说明患儿在接受全方位的护理后,心功能有效恢复,可进行适量运动,对日常生活不造成严重影响[9]。A组的病死率(4.0%)略低于B组(10.0%)(P>0.05)。说明该项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但对于病情危重者,无法纠正疾病进展[10]。A组的并发症率(6.0%)低于B组(20.0%);家长的护理满意度(98.0%)高于B组(86.0%)(P<0.05)。说明该项护理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原因是研究中的并发症护理可预见性干预治疗操作,规避并发症高危因素,及时发现并对症治疗异常症状,可保证治疗安全[11]。而家长满意度高的原因是该护项护理的实施前提是高度责任感,护理人员可主动与家长沟通,并细心指导,以人文关怀和友善服务作为护理要点,可拉近护患距离。结果同齐红阳和徐建华[12]研究相符。可见,全方位护理可改善FMC患儿的心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死亡情况,家长的护理认可度高,可在临床实践中积极推广。

猜你喜欢

病死率心肌细胞心功能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左归降糖舒心方对糖尿病心肌病MKR鼠心肌细胞损伤和凋亡的影响
参麦、参附注射液在老年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死亡率与病死率的区别
心肌细胞增殖能力研究进展
心肌细胞产生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