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救治中大量输血调查研究
2019-10-21余龙江
余龙江
【摘 要】 目的:调查研究产后出血救治中大量输血。方法:取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到本院产科就治的产后出血并大量输血的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用血量最大是24h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18.5U,新鲜冰冻血浆2400mL,最少是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4U,新鲜冰冻血浆800mL。25例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患者抢救中的HGB、HCT水平均显著低于抢救前、完成输血后(P<0.05),但抢救前、完成输血后的HGB、HCT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PLT均显著低于抢救前(P<0.05),但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PLT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抢救中的PT、APTT、INR、FIB水平均显著低于抢救前、完成输血后(P<0.05),但抢救前、完成输血后的PT、APTT、INR、FIB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产后出血救治中大量输血方案合理,能够促进患者子宫切除率、死亡率的降低。
【关键词】
产后出血;救治;大量出血
本文对贵州省德江县人民医院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产后出血大量用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土家族地区县级医院产后出血大量用血的调查,可以从中找出大量输血治疗的特点,为今后的产后大出血输血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到本院产科就治的产后出血并大量输血的患者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总共有25例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患者,其中最大为39岁,最小为18岁,平均年龄为29.64岁。均是二胎或二胎以上,只1例是头胎。25人中汉族3例,苗族1例,土家族21例。有22例是剖宫产,占88%,3例是平产,占12%。均符合审批流程。
1.2 方法
对产科产后出血大量输血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红细胞、血浆均以200mL全血进行分离过滤,分离出的红细胞悬液为1U,分离出的血浆为100mL,血小板每个机采治疗量为(≥2.5×1011/L)。大量用血按《临床用血技术规范》第二十条规定为超过1600mL为标准,其中红细胞悬液1U按200mL计算。
1.3 观察指标[1]
抢救前、抢救中、完成输血后分别对患者的血红蛋白(HG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常规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等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测定。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运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描述,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F检验。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当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用血量分析
用血量最大是24h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18.5U,新鲜冰冻血浆2400mL,最少是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4U,新鲜冰冻血浆800mL。
2.2 抢救前、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血常规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25例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患者抢救中的HGB、HCT水平均显著低于抢救前、完成输血后(P<0.05),但抢救前、完成输血后的HGB、HCT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PLT均显著低于抢救前(P<0.05),但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PLT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见表1。
2.3 抢救前、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25例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患者抢救中的PT、APTT、INR、FIB水平均显著低于抢救前、完成输血后(P<0.05),但抢救前、完成输血后的PT、APTT、INR、FIB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具体见表2。
3 讨论
产科当中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就是产后出血,全世界接近1/4的孕产妇死亡的直接原因和产后大出血有联系。对短时间内出血量大于人体血容量的1/2导致中毒休克之后而出现严重的产后大出血,或者不能立即根治病因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因为其出血量大、迅速,容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损害多器官功能,科学合理有效的输血方案是抢救的关键[2]。
在产后大量输血治疗过程中应该保持较为合理的红细胞、血小板、冰冻血浆输注比例,给予早期输注冷沉淀以充分重视[3]。本研究结果表明,用血量最大是24h用去白细胞紅细胞悬液18.5U,新鲜冰冻血浆2400mL,最少是用去白细胞红细胞悬液4U,新鲜冰冻血浆800mL[4]。25例产后出血大量输血患者抢救中的HGB、HCT水平均显著低于抢救前、完成输血后(P<0.05),但抢救前、完成输血后的HGB、HCT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PLT均显著低于抢救前(P<0.05),但抢救中、完成输血后的PLT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抢救中的PT、APTT、INR、FIB水平均显著低于抢救前、完成输血后(P<0.05),但抢救前、完成输血后的PT、APTT、INR、FIB水平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上研究和相关医学研究结果一致[5]。
总之,产后出血救治中大量输血方案合理,能够促进患者子宫切除率、死亡率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焦凤琴,王兰兰.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12):2710-2712.
[2] 张菊梅.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变化研究[J].甘肃科技,2018,34(03):88-89.
[3] 黄友珍.产后DIC综合征大量输血急救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2):2308-2309.
[4] 李兰霞,贾新勇,张月玲,等.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47-48.
[5] 帕提古丽·苏来曼,朱蓉,童金莲.产后出血患者大量输血治疗时血浆和红细胞的比例对凝血功能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6):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