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圈现状分析
2019-10-21庞晓琛郭红
庞晓琛 郭红
摘 要: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扑面而来,苏南地区位于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地区经济发达,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分析了苏南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该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虽然比较符合地区经济的发展情况,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提出了一些使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圈健康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高职教育;教育生态
教育生态学理论从教育生态的平衡与失调、教育生态的良性循环、竞争机制与协同进化等方面阐述了教育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教育的各要素之间的生态平衡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如何来营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是摆在当前社会的一道复杂难题。高等职业教育既要考虑立足本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要放眼苏南乃至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的要求,在自身发展的小生态环境中要健康发展,更要在大区域一体化经济大生态环境中找到自身的价值为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作出自身的贡献。
一、苏南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况
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指由江浙沪三省市中包括上海、南京、杭州、苏州、无锡、扬州、南通、镇江、湖州、宁波、绍兴、舟山、溫州、嘉兴、常州等16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区域。长三角的崛起是在珠三角之后,20世纪90年代初,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集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为主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相伴随,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区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指出长三角地区力争在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这就对区域经济一体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长三角城市群内产业丰富多样,从制造业到互联网新兴产业都有领袖城市。近年来,长三角城市群二产占比从46.7%下降到43.2%,三产占比从49.6%上升到53.3%。主要是由于建筑业有所放缓,但产业结构实际上是处于升级状态。大量的先进制造业兴起,如南京的高端装备制造业、苏州的电子业、合肥的现代显示业。在以制造业产业升级为主导的情况下,长三角相关的金融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以杭州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的崛起,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
苏南地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中心,是江苏经济最发达的区域。一般广义上苏南地区是指江苏长江以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狭义上的理解是特指苏锡常地区。本文重点分析苏锡常地区。近年来,苏南地区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苏州的经济总量一直处于全省第一,无锡、常州也是在江苏全省名利前茅,特别是苏南的县域经济,涌现出了以昆山、江阴、张家港等全国县域经济排头兵,在全国县域经济排行榜上长期占据前几名。苏南地区经济立足于服务上海,面向华东地区,走出了一条有自身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
二、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基本情况
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下,苏南地区高职院校发展速度比较快,形成了一批高质量、有实力的高职院校。苏南地区高职院校见下表。
苏州
苏州职业大学、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苏州港大思培科技职业学院、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沙洲职业工学院、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苏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
无锡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无锡江南影视艺术职业学院、江阴职业技术学院
常州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建东职业技术学院
由上表可见苏锡常地区高职院校数量较多,每个地级市均有数十家高职院校,如此的高密度在全国范围也是比较少见。由于地方政府连年投入较大,该地区的高职院校涌现出了无锡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等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办学效果在全国范围也处于领先地位。
学科分析:苏南地区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几乎涵盖了所有应用型专业,覆盖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同时,又有一批依托区域强势产业而形成的特色专业,如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的陶瓷类专业、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机电类专业、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的计算机控制类专业、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的纺织专业等。以笔者所在的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有机电、计算机、电子等七个系部,依托江阴本地的制造业龙头海澜集团、华西集团等强势企业每年为地方企业培养数千名合格的毕业生,同时又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科研,取得了一些成果。
以上这些高职院校每年为当地培养了大批应用型人才,还为上海、浙江等长三角地区的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苏南地区高职教育生态圈现状
(一)产业结构基本合理,学科设置基本能够适应当地产业发展
由于苏南地区制造业发达,产业结构合理,各行各业均衡发展,第一产业有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第二产业在苏南地区比较发达,各高职院校主要依托于制造业,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建设,其中以机电、计算机、电子、纺织、建筑为龙头的专业尤其发达,同时,第三产业的专业也比较发达。所以各高职院校基本能够立足当地,建设适合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专业,以点带面,协调发展。以江阴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校立足地方制造业强市,学科设置以工科为主,主要以机电、计算机、电子、化纺为主,辅以管理等学科,覆盖艺术类、语言类学科,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高职院校。
(二)教育资源环境生态不够均衡
教育改革滞后,对社会的新变革自我更新能力不足,思想僵化,改革动力不足。小富即安思想大有市场。人才培养缺乏特色,高职院校普遍追求大而全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规模片面追求,而对特色专业的内涵建设缺乏连贯性的举措,具体表现为重申报轻建设。同时各级各类专业评比的制度存在缺陷,专业与产业的相关性研究不足,办学专业的前瞻性不够。
(三)学校与社会的生态关系不够和谐
企业对学校办学的指导作用比较弱,用人企业被动地接受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目前的培养体系不能让企业很好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时由于企业的视野局限性造成企业不能很好的指导和干预教学,学校和企业不能良性互动,学校的资源也不能很好的为企业服务,造成资源浪费。
(四)专业设置相对滞后、学历层次不够合理
由于专业设置前期准备工作比较繁琐,而且高职院校的人才储备相对薄弱,造成高职院校对市场的敏锐度不高,特别是对科技前沿的专业设置相对滞后。比如近期的大数据、物联网、AI等专业相对较少。高职院校培养对象是应用型人才,学历以大专层次为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相对不足,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全方位要求。
(五)生態位比较重叠
由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决定了其科研能力相对较为薄弱,很多科研是低层次的重复。同一地区相同或相近专业重叠度较高。同时,各高职院校关门办学情况较为普遍,相互之间很难充分交流和共建,设备、人员不能形成合力。在同一生态位上竞争较为激烈,而对于高层次的生态位上发展又较为薄弱,现有体制机制很难迅速填补高层次生态位的空白。
四、如何建设健康的高职教育生态圈
目前,社会、学校、企业三个生态圈基本是自我发展,还没有形成互相促进的体制机制,这就要求有要能够自我发展、互相补充。社会为学校和企业提供原料,学校对原料进行加工,形成人才输出企业,企业通过产品和就业回馈社会,形成健康良性的循环。
(1)专业设置突出自身优势和地方产业强势,建设具有全国引领示范作用的专业群。
(2)教育资源配置要有统筹规划,立足当地、面向长三角、辐射全国。避免教育投入重复、低效。
(3)建设和谐共赢的教育生态圈。
参考文献:
[1]胡中立.大数据构筑互联网化职业教育生态圈[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
[2]徐晓菁.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生态圈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8(12).
[3]王唯茵.运用互联网思维重构高职生态圈[J].教育与职业,2018(18).
[4]沈铁松,谷伟.试论复杂网络结构视阈下职业教育生态圈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8(09).
[5]刘汉一,王稀珍.用“互联网+”思维方式引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J].职教论坛,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