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建设

2019-10-21孙梅

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云服务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孙梅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存在的问题,提出智慧图书馆的服务体系。结合智慧图书馆所具有的性能和特点,构建出新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模式和创新路径。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云服务

读书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的重要部分之一,能够体现出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图书馆也开始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高校图书馆以往传统的服务观念得以打破,高校图书馆的工作得到根本的变革,并开始出现围绕智慧服务运转的“智慧图书馆”。这种新型的服务模式能够随时随地、全新的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信息需求和服务模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理念,使得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能够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一、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出现的问题

(一)图书馆的服务效率有待提升

当前,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国内部分图书馆已经开设了自动借还书功能,但是绝大部分图书馆依旧采用传统的图书借还方式,图书借还整个过程中需要馆员进行操作,效率较低。此外,在图书上架、插架以及盘点中受到工作强度大以及耗时较长等方面因素的影响,难以保证排架的顺序,整体工作效率有待提升。

(二)服务内容有待进一步的丰富

图书借阅与资料参考等属于图书馆的基本服务内容,除此之外推出了新型的服务内容,包括个性化服务、参考咨询以及信息检索服务等,但是这些新型服务在具体实施中面临着检索方式单一、主动性不强以及个性化服务资源有限等方面的问题。

(三)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范围较为狭窄,局限性较强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仅局限于高校内部,图书馆中可以提供的资源也仅在校内。即使高校开辟了校外访问的服务,但是人们只能访问到图书馆内的部分资源,并不能真正做到跨地域、跨区域的资源搜索和下载,服务的范围由此可见一斑。总而言之,高校图书馆只能全方位地服务校内人员,而大多数校外服务没能得到扩展,服务对象受到局限,服务的范围较小。

(四)新技术发展较为迅速,导致读者服务的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高校图书馆能够提供给读者的服务包括参考咨询服务、借阅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及信息搜索服务等。然而,这些服务在具体的实施过程当中出现,例如服务的主动性低、个性化资源较少、检索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虽然一些高校开通了微信、QQ咨询等服务,但是这些服务内容的深度不够。随着新的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速度加快,以往读者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现在读者的心理需求。新技术和新工具的运用不及时、读者需求的分析能力不够强大、给读者提供需求解决方案的能力薄弱等问题导致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内容和范围的深度较浅。

(五)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较为被动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较为被动,仅在读者提出需求之后才会进行相关的服务,在服务过程当中也未能积极跟进、追踪,也不能为读者提供完整的需求解决方案。这种完全依靠计算机终端的服务方式使得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方式较少,相应的服务开展较少,整体缺乏主动走出去的服务思维。

二、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新路径——基于智慧图书馆

(一)泛在化服务

智能图书馆能够凭借移动互联和无线泛在的网络,通过任意的方式服务于任何一个人,打破地域和时间额限制,为读者提供一体化、全方位、及时的服务内容,并使得所服务的对象更加广泛、服务的范围更加宽泛、服务的内容更加多样化。无线泛在的网络能够变革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变革读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从而改变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这种泛在的网络能够极大地丰富和更为便捷地获取信息资源,改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理念,将网络资源进行深度地挖掘和整合,加大对资源的开放和开发程度,为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泛在化服务。

(二)精准化服务

通过泛在化的网络服务,智慧图书馆能够充分获取和了解读者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并实时把握读者的动向和行为,凭借各种数据分析的工具,获取有关读者习惯和行为的信息,以把握读者可能存在的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等的分析工具,提供给读者更加完整和精准的需求解决方案,使得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更加精准化和精細化。例如:在借阅服务中,图书馆可以加入QQ借书、微信借书、超期提醒服务等,并通过数据获取和大数据分析服务为读者分析借阅需求等;在参考咨询服务当中,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全天候及时的虚拟咨询服务,并通过数据分析工具对读者咨询的内容加以分析,从而提供给读者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三)主动化服务

在借阅服务商,智慧图书馆能够采取完全主动的服务方式,凭借物联网技术和RFID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服务流程,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并大大节省读者的借阅时间。通过融合多种技术,高校图书馆能够改变传统单一化的服务终端,促进多种服务终端如PAD、手机以及可穿戴设别等的使用,使读者能够通过这些终端任意地接收和使用图书馆的各类服务。高校图书馆还能够根据读者的习惯和个人喜好制定个性化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读者服务的便捷性。图书馆还可以在以往传统的服务基础之上拓展诸如数字学术空间、用户体验式服务、垂直门户服务、集群服务和预约服务等多种新型服务,或者通过微博、博客和网络社区等方式灵活开展各项终端服务,从而实现群体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

(四)智慧云服务

智慧图书馆的服务资源包括开放获取资源、馆藏资源、网络资源、个人知识库、机构知识库、社区信息等,这些资源能够通过智慧化的设备实现互联互通,通过高端技术实现自愿的加工、分类、处理和整合,然后传输至云端进行储藏。通过及时的网络环境,智慧图书馆能够随时随地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智慧云服务,从而极大地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与服务资源,从而使服务更加充实丰富,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结语

智慧图书馆能够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并建立面向客户、全方位、无线泛在的智能化服务体系,为读者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地服务,从而提高高效图书馆的效率和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抒,贾林琛.基于智慧推荐的高校智慧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9(6):184-185.

[2] 黄阳.智慧图书馆建设背景下读者服务模式思考[J].传媒论坛,2019(6):138-139.

[3] 尹克勤,张立新.基于智慧图书馆的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9):109-113.

猜你喜欢

云服务智慧图书馆高校图书馆
云服务环境中低碳型教育信息化模式研究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云服务的加密式门禁系统设计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RFID技术在我馆的应用及其局限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