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村级组织负责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为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服好务

2019-10-21杨寿龙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村干部权力

杨寿龙

摘 要 开展村级组织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手段。文章谈到了当前这项工作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个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具体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 村干部;权力;监督;经济责任审计;经济

近些年来,各地普遍开展了村级组织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实践和探索,并在实践与探索中不断地加以规范和完善,在加强对村级组织负责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明显成效。现结合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谈谈对村级组织负责人开展任内经济责任审计,加强对其权力运行过程中的监督和制约方面的有关问题的看法和认识。

1 当前对村级组织负责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1.1 对村级干部开展经济责任审计的认识不深刻

一是没有深刻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性。一些地方的乡镇领导或乡镇农业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将对村干部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与其他的村级账务审计等常规审计相等同,而忽视了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分清被审村干部任职期间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应有的责任,为了更好地促进村级经济发展,为了更好地促进村级组织建设。

二是片面地认为经济责任审计仅仅是审计部门的事。一些领导干部、一些村级组织“两委”成员没有深刻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到底是做什么、为什么、怎么干,片面地认为一提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那就是审计部门的“独家买卖”,没有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对村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的重要手段,除了财务监督,账内账外监督外,还有其他很多方面的监督和制约,如:民主监督、村务公开、党务政务、国家政策、制度落实等多个方面,因此,经济责任审计需要有关部门齐抓共管,既要对村级组织负责人,又要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既要对财务实行监督,又要对其他多个方面实行监督;审计既是对被审计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证明,也是对存在问题的揭示和反映,是为上级政府提供干部使用和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

1.2 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范围广泛的矛盾较为突出

由于审计工作面临审计任务重而审计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无法对每位村级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尤其是村级换届前或换届后。因此审计仅局限于被审计的干部,而有些未经审计的干部却没有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在涵义,较少主动地加强自身问题的排查和整改。

1.3 村级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有待提高

一是当前的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只是进行传统的财务审计模式,同时审计基本都是对财务会计凭证等资料的审计,审计的面较窄,没有将审计的重点完全移到村干部任职期间重大经济决策、重大政策落实、民主监督议事、村级集体经济经营管理上来。

二是由于计划管理薄弱,审计时间和对象的不确定性,造成任务安排的突发性和集中性,尤其是村级领导班子换届或者调整年度,任务重、时间紧、审计人员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的质量。

三是审计机关的权限有限,虽然《审计法》明确规定了审计机关执法的相关权限,但是还是有很多潜在问题由于权限问题无法详查,加大了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机关一般无权直接对村级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主要依靠各乡镇专职或兼职审计机构去开展这项工作,审计规范化程度不高。

1.4 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可读性不强

有些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报告非常专业,如果不具备一定的财务知识就无法深刻理解报告的内容,导致报告的使用者对于审计反映的数据和问题存在误解和偏差,从而影响审计的效果。

2 加强对村级组织负责人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的有效途径

2.1 提高认识,加强制度建设和组织领导

第一,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发展程度与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要切实提高乡镇党委、政府对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视程度,深刻认识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对促进村干部廉洁自律,加强干部管理、任用和监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

第二,村级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影响比较广,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需要党委、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统一部署、协调安排,这是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党委、政府应将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发挥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对村干部工作实绩的鉴证作用。

第三,村级经济责任审计需要制度加以规范,这是做好村级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重要保证。乡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联动机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的办法或意见,并明确工作职责以及经济责任审计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中的作用。

2.2 正确处理各方关系,全面提高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水平

首先,正确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应当从整体着手,正确处理各方关系,要及时与上级政府、上级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汇报情况,结合实际情况,進行审计。

其次,正确处理审计力量与审计任务之间的关系。要从审计力量不足与审计任务繁重的实际出发,制定出既符合审计力量现状又不影响审计任务完成的方案,科学制定审计数量。

第三,正确处理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的关系。要合理制定任中经济责任审计与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比例,适当加大任中审计的比例,加强对在职村干部的管理和监督。

2.3 将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纳入政府问责制体系

首先,通过开展村级组织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将清晰地界定被审计干部在任职间所承担的责任,在建立健全当前政府问责制体系的同时,将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纳入政府问责制体系,这是构建新的政府问责制体系的基本前提。

其次,更新问责主体。将村级经济责任审计纳入政府问责制体系后,审计部门就成为一种新的问责主体,这就更加便于促使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运用,更加能够体现经济责任审计的价值所在。

第三,在新的问责制体系下,要相互配合,积极协调,共同努力,最终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整改方案和实施意见。

2.4 提高审计结果运用程度

首先要统一报告格式,增强报告的可读性,使报告阅读者或使用者能够很容易读懂报告所反映的情况,促进审计意见被认真及时地采纳和整改;其次,对村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要认真对待、合理评价。对经审计确认成绩突出的村干部,要树立正面典型;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廉洁奉公的村干部,要大胆地重用;因工作失误而造成严重损失或有经济问题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做相应处理;对严重违法违纪人员应移交司法机关查处。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村干部权力
前郭县严抓善管强保障促村干部担当作为
驻村干部拼命干,村干部靠边站?
驻村干部切勿“喧宾夺主”
省级政府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论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控制
新形势下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方法思考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领导权力的特性与影响
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