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内涵、模式与实施策略

2019-10-21胥郁

教育与职业(上) 2019年6期
关键词:基本模式实施策略高职院校

[摘要]跨专业组织已成为国家优质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驱动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通过深入分析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归纳出关键技术突破型、产业聚集服务型、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和跨校(战略)联盟构建型四种跨专业组织发展模式。同时,结合当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实施策略,包括明确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探索跨专业组织的可行模式及构建跨专业组织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  跨专业组织  基本模式  实施策略

[作者简介]胥郁(1979- ),男,湖南临湘人,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湖南  长沙  410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面向‘湖南智造的通用航空新兴产业专业设置与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6YBG001,项目主持人:胥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11-0044-07

我国高职教育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努力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既是教育国际化和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代高职教育提升办学能力、聚焦内涵发展、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战略举措”①。然而,随着学科交叉和技术融合的加快,职业生产方式的协作性、关联性和交互性越发明显,一流高职院校面临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的双重挑战。为解决高职院校传统的专业组织模式在应对上述挑战时的乏力,高职院校跨专业行为应运而生,诸如“大师工作室”等跨专业组织也逐渐兴起。但是,相較于跨专业实践在高职院校做出的努力,有关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理论研究还很鲜见,这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组织研究的火热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从高职院校跨专业行为的现实性和迫切性出发,有必要从理论层面探讨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概念内涵和类型模式。文章试图剖析其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跨专业组织实施的相关策略,以期能为高职院校跨专业行为选择和跨专业组织构建提供实践指导,同时进一步为当前如火如荼的国家优质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提供路径选择。

一、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内涵与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以信息与新能源领域为代表的新技术与新产业强劲发展,世界知识图景正产生深刻的变化。知识分化与整合的速度加快,促使我国大学采取了“有意识”的行动:对研究型大学而言,为打破传统学科“知识筒仓”的割裂,建立学科间的联系与“交汇”,大学跨学科组织应运而生;对高职院校而言,对接产业办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宗旨及国家优质校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内在要求,不再满足于传统单一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转而以协同创新理念为指引,积极开展多元深度融合的跨专业行为。

(一)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内涵

不同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的宽泛描述,高职院校的跨专业是一个更为具象的概念。从字面意思理解,高职院校跨专业的“跨”是指超越学校已有某一专业的边界,选择介于学校已有专业之间或是跳出学校专业之外,而进行的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的实践活动。它是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集群发展的背景下,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在自身优势专业基础上,跨越单一专业领域的资源瓶颈和技术壁垒,通过协调和整合学校内外各种人才、信息、资源、技术等要素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教育行为。从高职院校跨专业行为的目标和功能看,跨专业研究和跨专业教育是其两大核心内容。其中,跨专业研究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综合性、复杂性的技术和实践难题,依靠单一专业资源处理乏力,需要综合运用两门及两门以上的专业知识和方法来加以解决。跨专业研究必然要求跨出本专业、院系或学校的固有圈层,充分吸纳专业之外的更多资源和力量,在更广阔的空间维度来聚集资源并优化资源配置。当然,高职院校跨专业研究从来不是脱离跨专业教育而单独存在的,跨专业研究内在包含着跨专业教育的性质和诉求。跨专业活动参与者中既有教师,也有学生,既是研究者,也是学习者,在跨专业研究中实现了教与学的互动相长,而参与者知识能力水平的提升也有利于跨专业研究目标的实现。显然,“独具特色的‘跨专业活动需要特定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来适应其发展,需要一定的组织建设来确保其目标的顺利实现”②。

“组织是在针对特定的系统目标引发的活动要求下产生的,它的存在和一切活动都是在使所针对的特定活动要求得以满足。”③跨专业组织本身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基于对上述跨专业行为及内容的认识,我们认为,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就是由以某一专业带头人(或大师)为核心的优势互补的研究者群体组成的,是一个集约化的知识劳动组织,其目的是承担复杂的、综合性的重要实践任务,培养优质创新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特征

参照伯恩鲍姆对美国和加拿大等大学跨学科组织的描述,我们所提出的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应该具备如下一些结构特征:该组织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课题)组成;组织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其成员来自不同专业背景;按任务性质决定组织成员人选;组织成员运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组织成员合用共同的设施设备;组织成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发挥不同的作用;组织对最终结果共同负责。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是这样一个图景:不同学科、不同层次和梯队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在不同的方向上共同推进研究任务的完成。这些成员都是选自各专业领域最优秀的人才,他们在充分共享场地、设备等物质资源的基础上,运用各自不同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互相交流,共同探讨,信息交互,思维碰撞,灵感由此触发,创造热情也由此激发。跨专业的群体劳动对学者个体研究能力和知识结构的局限性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从而超越了学者个体智力和创造力的简单叠加。所以说,核心人才汇聚、共享与合作交流构成了跨专业组织的本质需求。那么,在管理层面上,跨专业组织必然有着自身的特点:其一,在结构上应该有别于传统科层制的直线职能型结构,具备开放性、灵活性和时间约束性等特点;其二,在组织层级上应该是扁平的、少层级和低重心的,体现强烈的人本意识和自主管理特性;其三,在组织文化上应该是主张平等和充分合作的,具有通畅的沟通与交流氛围,组织成员能采取目标一致的创新行动。

二、现行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基本模式

由于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产生的时间较晚,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者,对跨专业组织的特性尚未有清晰的认识,参与院校少,组织作用不明显,跨专业组织发展整体上仍处初级阶段。即便如此,在实践层面,我国不少高职院校也展开了跨专业组织的有益探索,涌现了一些典型的案例和成果。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的特征及模式的归纳与总结,可以为我国高职院校建立适合自己的跨专业组织提供有益经验和启示。

(一)关键技术突破型

关键技术突破型跨专业组织的典型形式,如院士工作站等。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以在国内外科学技术领域享有卓绝盛誉的我国两院院士为核心,集中高职院校和企业骨干技术力量成立研究团队,其目的主要为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或开展重大攻关项目。采用这种模式的高职院校,其自身专业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与院士的合作项目主要以自主创新为主,可资借鉴的经验很少,而且合作项目经费需求较大,需要调动多方力量支持。因突破的技术往往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发周期较长,需要集中院校和企业精英团队展开合作,但合作成功后对高职院校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有显著的提升,也能极大地推动、辐射和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2013年,由河南易成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开封大学合作共建的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新型复合材料院士工作站揭牌成立,该工作站主要侧重于新型复合材料的研发、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精准服务地方企业技术转型升级。2017年,湖南省高职院校首家院士工作站——“李德毅院士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工作站”签约成立,该工作站主要研究并攻克在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实践问题。2018年,该校骨干教师到北京参与院士团队的科技研究,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自主研制出无人驾驶观光车。关鍵技术突破型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跨专业发展的最大特色和亮点,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创新能力、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二)产业聚集服务型

产业聚集服务型跨专业组织的典型形式,主要有工程技术应用中心,也有院士工作站等。这种模式的选择有其特殊性,一般来说,高职院校组建产业聚集服务型的跨专业组织,本身要有非常有利的地缘优势,所在城市优势产业聚集趋势要比较明显。高职院校选择与产业聚集区内主导产业企业合作,聘请行业领域顶尖专家,联合成立工程技术应用中心。其团队成员同样是以某一技术领域享有声望的顶尖专家或技术大师为核心,包括院校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不同于关键技术突破型跨专业组织,产业聚集服务型跨专业组织是在技术突破的基础上,主要着力点是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战略咨询、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培养等科技创新服务,以技术输出等形式推广新技术,提升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当地产业的创新发展。例如,地处佛山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腹地三水工业园区的佛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西安交通大学快速制造国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佛山推广基地,成立佛山市快速制造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积极推广快速制造技术,为佛山制造产业在反求加工、快速成型、快速模具加工等方面提供研发与技术服务,为加快佛山制造产业转型升级和产品创新提供了动力支持,服务的企业包括广东伊立浦电器、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中南机械、佛山三水合成电器等知名企业,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产业聚集服务型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跨专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高职院校服务地方产业并推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

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跨专业组织的典型形式,如技能大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坊等。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以院校聘请的技术技能大师为核心,联合专业教师组成梯队式的创新团队,实现人力、设备、技术和信息等的紧密合作。其主要目的是充分发挥技能大师在攻关、传艺、研发和职业精神等方面的示范作用,推动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横向课题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学生实训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实现双赢。大师工作室需要具体做到项目、人员、技术和方法四个层面的对接:项目层面,技能大师和工作室团队以项目为指引,实行项目一对一对接;人员层面,技能大师发挥帮传带的作用,与专业教师实行人员一对一对接,有效提升专业教师技能水平;技术层面,通过团队定期的交流、讨论,实现技术与实践结合,指导企业实际生产;方法层面,技能大师指导问题研究的方法被以范本或标准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而成为教学标准和企业生产作业标准。例如,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先后聘请湖南湘绣大师刘爱云、陶艺大师黄永平、竹艺大师刘宗凡等,构建了传统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群。该工作室群改革传统的师傅带徒弟教学模式,实施“大师工作室+项目+产品”的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组织以项目为导向,按产品生产流程和“从低到高”的产品进阶过程实施分段式教学。通过大师工作室的技术创新和示范引领,湘绣专业毕业生都掌握了双面绣、鬅毛针等湘绣绝技,陶瓷专业毕业生都掌握了现代陶艺造型设计、烧成工艺等技艺,可以说在更高层次上传承了湘绣、陶瓷等工艺美术文化。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跨专业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也是高职院校助推专业能力提升、培育职教精英的重要平台。

(四)跨校(战略)联盟构建型

跨校(战略)联盟构建型跨专业组织的典型形式,如跨校际的协同创新平台。该模式的特点是以协同创新联盟会员制,形成核心技术联合开发并向联盟内部扩散的机制。协同创新平台一般由某一高职院校牵头发起,联合其他高职院校及若干创新意愿强烈、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共同组建。牵头院校提供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运行条件,“各创新主体根据创新需要,共同组建创新团队,共同筹措创新资金”④,具体包括:共同开展研究公关,根据课题完成情况确定技术成果共享份额;共同开展专题会议,共同交流技术成果,推广技术;定期开展学术报告,交流动态。例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成立全国首个“航空职业教育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构建了“军、行、企、校”四方参与的协同创新平台;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联合3所高职院校和多家优势企业成立的金属材料加工与数字化成型协同创新平台,汇聚了区域10个创新主体单位的41名创新骨干,围绕“金属材料”“铸造数字化”和“模具数字化制造”3个技术领域,组建研发和服务团队,围绕企业亟待解决的技术应用与成果转化问题,确立了多项横向课题,取得了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新增企业产值近千万元,实现净利润200余万元。跨校联盟构建型跨专业组织是高职院校跨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职院校走“产学研政”多方协同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运行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背景和本质特性的分析,在综合考察和分析目前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实施现状后,我们发现其发展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一)僵化的认识误区

跨专业组织在高职院校仍属新生事物,对新生事物的认知,人们往往会陷入两个方面的误区:其一是对新事物的出现无动于衷,对其轻视或漠视。在如今高职院校内涵式发展和“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必须在打造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提升社会服务能力方面有所作为。许多有“双一流”建设迫切需求的高职院校结合专业优势率先行动,纷纷建立起大师工作室等跨專业组织。然而,仍有许多院校根本没有意识到这股洪流和趋势,仍躺在过去的成绩里故步自封、沾沾自喜,有些院校即便意识到了,也没有采取有效的行为,致使跨专业组织建设流于口号而无法落实。其二是对新事物过于热衷,凑热闹,赶形势,“一窝蜂”式上项目。有些高职院校艳羡其他院校跨专业组织的成功,图一时新鲜,在缺乏深入调研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仓促上马建设跨专业组织。如此成立的跨专业组织只是形似而神不是,不仅没有起到其跨专业研究或跨专业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反而会成为院校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二)传统行政管理模式的阻滞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组织形式大多是以专业为基本单元组织的,以此为基础形成专业院系的行政管理体制。传统的教研组织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是相互对应、紧密联系的,但这种对应关系不利于跨专业组织工作的开展。一是各专业在行政上归属于各专业院系,由专业院系负责日常管理,专业有着明显的院系边界,使得院系之间、专业之间存在壁垒和竞争。二是由于专业院系的边界约束,专业成员的专业教研行为常被限制在单一的专业范围内,不同专业成员的交流和互动较少,更遑论在不同专业间自由流动。同时,基层的跨专业教师成员,往往不得不应付各级行政领导布置的组织任务外的繁杂事务。三是不同院系专业的场地和设备为专业独有,资源较为分散,不利于跨专业组织的资源共享。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实训实践场地和设备均为某一专业独享,利用率并不高。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造成专业的条块分割和壁垒保护,限制了人员的流动和设备的共享。从某种角度来看,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组织结构,这也就意味着要打破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三)跨专业研究和跨专业教育两大职能的分离

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核心任务就是完成跨专业研究和跨专业教育两项核心任务。然而,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许多高职院校的跨专业组织并没有做到两项任务的有机结合,跨专业研究和跨专业教育在很多场合呈现明显的分离状态。很多高职院校成立跨专业组织,主要目的就是补足高职院校一直以来的“科研”弱项,解决传统单一专业在面对复杂技术攻关问题时的束手无策,实现在应用研发、技术推广与成果转化方面的能力提升。有些高职院校成立跨专业组织甚至有着更大的“野心”,其不单是希望在科研领域有所作为,更希望通过引进院士等高层次人才来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瞄准升本成为技术应用型大学。在如此情况下,高职院校普遍选择性重视跨专业研究的价值作用,对跨专业教育的重要性则越发忽视。不可否认,跨专业组织本身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其成立的初衷本就是以研究作为起点的,跨专业研究的结果自然就是“重大”技术应用问题得以解决及由此获得新的知识。但是,如果要保证跨专业研究“问题产生—问题解决—新问题产生”知识链条的完整性和延续性,就必须探索处理跨专业研究成果的合适途径,而跨专业教育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成果转化途径。从实践的角度讲,跨专业教育的有效实施能反过来促进跨专业研究的良好发展。

四、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实施策略

从院士工作站到大师工作室,从关键技术突破型模式到技术创新人才培育型模式,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正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发展态势。这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建设内涵由规制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趋势,跨专业组织模式的构建也使得院士、大师真正参与到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建设的实践成为可能。这对于我国高职院校深入实施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明确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

正确认识和对待跨专业组织及其活动,明确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是高职院校有效管理跨专业组织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认识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组织文化的问题。组织文化是一种存在于组织成员之间共同理解和秉持的观念系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管理者的思维和决策过程。因此,高职院校要端正对跨专业组织的正确认识,就需要从学校最高管理层发起变革,形成一种自上而下的、统一的跨专业文化认同。

明确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目标定位,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必须正确认识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及其活动,肃清对跨专业的种种误解。有人认为,跨专业行为模糊了科研和教学的标准,无法对跨专业行为结果进行考核;也有人认为,跨专业成员有多种专业背景,易陷入多个专业的竞争;还有人认为,跨专业组织管理困难,不适合在高职院校发展。从高职院校跨专业发展的历史背景不难发现,跨专业发展源于专业的发展,其与专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过程,是新时代高职院校一流专业创建过程的必然要求。因此,任何认为跨专业发展会干扰专业发展或是高职院校不适合跨专业发展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其次,必须结合已有专业资源优势投入跨专业组织建设。已有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成功案例显示,各院校跨专业组织的最初搭建基本选择从本校最优势专业入手,以优势专业的人才、技术、场地设备等资源为基础,充分吸纳专业外资源参与并拓展跨专业活动。最后,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跨专业目标选择。从跨专业组织的模式来看,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发展逐渐由单个项目的跨专业合作模式转向行业联合或是网络化的跨域活动模式。因此,高职院校启动跨专业组织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其建设的现实性、可行性及未来的发展性。

(二)探索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可行模式

探索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可行模式,对丰富跨专业组织理论和指导高职院校跨专业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般认为,模式就是“某一问题在特定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且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⑤。然而,由于跨专业组织在高职院校产生时间较晚,实践运行时间较短,其原则性和规律性的特征还表现得不明显,对现有模式总结和归纳的效用还有待未来实践的检验。

从系统概念的视角来看,任何事物都是包含目的、功能、要素的综合体,这些要素通过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来共同推动事物的发展。对事物发展模式的判断,基于不同的视角或采用不同要素,会得出不同的标准和方案。例如,本文中对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发展模式的归纳,是从跨专业组织的目的和服务面向出发的,总结出关键技术突破型等四种发展模式。如果选择其他视角,则会有不同的答案。从组织理论视角来讲,按跨专业组织固有的基本构成要素区分,可归纳为权威性组织、专业性组织和矩阵式组织等;从组织结构变革的角度来讲,随着多类型跨专业组织的出现,跨专业组织可能会演化出多元矩阵组织结构、模块矩阵组织结构、网状矩阵组织结构等复杂结构模式;从组织运行的角度来讲,会有“自上而下”专业整合式与“自下而上”专业聚合式的路线区分。即便是已有模式,由于事物发展的动态性,绝对静态和一成不变的模式也是不存在的。因此,从跨专业组织研究视角的多元和发展变化的复杂性来看,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运行发展模式未来还有极大的探索空间。

(三)构建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的管理体系

从跨专业组织的内涵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趋势来看,建立系统的跨专业组织管理体系是高职院校开展跨专业活动的重要保证,是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管理的终极目标。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构建系统的高职院校跨专业组织管理体系,关键在于完善高职院校开展跨专业活动的政策、跨专业组织筹建的机制、跨专业组织的人员配置和激励、跨专业组织的资金配置、跨专业组织的硬件设备使用、跨专业组织教育职能的履行、跨专业组织的转化(撤销)机制。

构成组织的所有资源中,人往往是最具有变动性的因素,同时也是其他资源配置和流程的载体。对于跨专业组织来说,人的核心要素地位尤为明显,跨专业组织是围绕院士、大师、名师为核心构建的人力资本和知识生产力聚合系统。同时,该组织是由具有不同知识背景、怀着不同目标动机的成员构成的,那么如何使组织中不同背景和利益目标的成员能够有效地协调、激励起来并朝着统一的组织目标努力呢?依照詹姆斯·马奇和赫伯特·西蒙的组织管理理论,组织的长效运作与持续成长,有赖于形成有效的分权机制和各类成员的利益目标兼容机制。因此,跨专业组织的管理体系的关键是探索跨专业组织能力的发育机制。简单来讲,就是建立有效的跨专业组织的人员配置和激励机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做出努力:一是进行彻底颠覆式的组织变革和创新,即在学校管理顶层进行革命性的组织再造,是革命性、根本性的改革。它需要完全打破传统的基于院系形成的组织结构,重新建立更为符合跨专业发展的柔性化组织结构。二是进行渐进完善式组织变革和创新,即在院系层面进行重组式的组织创新,是渐进式、完善性的变革。它需要在保证高职院校现有组织能够良好运作的前提下,协调处理跨专业组织与现有其他类型组织及组织文化的相互关系。

[注释]

①胡正明.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的“三大抓手”[J].中国高教研究,2018(6):100.

②罗英姿,伍红军. 跨学科研究新型组织模式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7):51.

③陈旭.高等学校组织的目的、功能和结构——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C].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1:26.

④富国亮.高职院校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实践与探索——以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4(17):63.

⑤程兴奎.大学跨学科组织的主要运行模式及其特征比较[J].现代教育科学,2007(5):26.

[参考文献]

[1]茹宁,闫广芬.大学跨学科组织变革与运行策略探究[J].高校教育管理,2018(4).

[2]刘仲林.跨学科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0.

[3]王建华,程静.跨学科研究:组织、制度与文化[J].江苏高教,2014(1).

[4]搜狐网.高职院校建立院士工作站惹争议,学校如何才能走出“大材小用”的雷区?[EB/OL].(2018-07-30)[2018-09-

27].http://www.sohu.com/a/244087018_214420.

[5]刘建萍.快速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佛山新技术推广基地[EB/OL].(2013-06-14)[2018-09-27].http://kyfw.fspt.net/info/1044/1130.htm.

[6]李怀伦.大师工作室给院校接上企业“地气”[N].中国教育报,2017-06-20.

[7]李升.市场化背景下依托大师工作室发展民间工艺的探索——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J].艺海,2017(5).

[8](美)詹姆斯·马奇,赫伯特·西蒙.组织[M].邵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基本模式实施策略高职院校
项目学习:科技活动中协同学习的基本模式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浅议模块化教学的基本模式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少儿图书品牌培育基本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