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微
2019-10-21邓永云
邓永云
摘要: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动产业结构改革,作为第三产业当中极具代表性的旅游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于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在与日俱增。要保证培育出来的旅游专业人才符合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就必须选取恰当的教育方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型教育模式,其对中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在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独特优势。下面将重点就如何将这一模式与中职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旅游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133-01
创新创业教育是中职教育改革进程中备受青睐的教育模式,关注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能够提前引导学生认识职业生涯规划的积极作用,指导学生立足实际,规划个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高职业素质,有效适用社会以及企业岗位。中职旅游专业教育要紧跟教育改革步伐,革新教育策略,以培育适用性旅游专业人才为指导,改革和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策略,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为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 改变教师教育观念,发挥榜样作用
中职学生学习基础以及各个方面的能力素质相对薄弱,需要在对他们进行教育指导时把重要目标指向学生的职业素质,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的规划,提前加强对自身所学旅游专业的认识,为今后走入职业岗位打下基础。旅游專业教师作为中职学生接触旅游这个行业的第一个人,也是学生学习成长中的引路人以及学习效仿的榜样。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思想观念以及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教育的成效。对于中职旅游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教师要发挥这一教育模式的优势作用,首先要成为学生的榜样,从根本上提高自身的创新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素质,通过言传身教和渗透教育等方式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一定要认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紧迫性以及对中职学生的价值,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落实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与此同时,教师要热爱本职工作,对学生怀有真挚热爱之情,将创新创业理念渗透到学生教育全过程,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和学习典范。
2 利用好课内外平台,拓展教育渠道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把课堂教学作为重要的平台以及主阵地,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利用好第二课堂,也就是课外这一广阔的天地,让学生在更加广阔的时间和空间当中发展创新创业素质,不断完善就业能力。先从课堂教学方面上看,教师要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平台,积极选用恰当的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首先,教师可以借助网络平台获知大量与旅游有关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获得丰富的旅游实践案例,以便在课堂教学中结合理论教授给学生,调动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主动性,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可以选取任务教学法,为学生安排旅游创业的实训项目任务,引导学生生出创新创业的想法,帮助学生打好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以及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从第二课堂教学上看,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优质网络课程资源,比如旅游规划设计企业网站、旅游规划策划案例等,让学生利用好碎片化时间,实现能力和眼界的拓展。另外,教师可鼓励学生主动报名参加创业大赛,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让他们在实践当中巩固知识和锻炼能力。
3 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培育就业能力
职业院校在培育应用型人才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担当着重要责任,但是单纯依靠学校力量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落实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还需要引导企业的主动参与,深化校企合作,通过发挥二者的优势资源,保证创新创业教育的长效发展。为了训练和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技能,中职学校可以专门邀请旅游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完善业务素质的管理者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讲座活动或者示范指导活动,并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研讨,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的认知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参与各项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另外,中职学校可以和旅游企业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尤其是要给学生提供到旅游企业顶岗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收获丰富的社会实践体验,在实践磨炼当中发展创新创业素质,培育实践能力,为真正走入企业和适应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总之,通过校企合作和二者优势的发挥以及互补能够拓展和增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路径,给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带来动力。
中职旅游教学承担着给国家输送专业旅游人才的责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任重道远,但同时也是培育合格旅游人才必不可少的路径,尤其是能够提高中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就业竞争力,为他们今后步入社会和走入企业打好坚实的基础。为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践效果,必须彻底改变教师教育观念,利用好课内外平台,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培育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张良.中等职业学校创业教育探析[J].职教论坛,2014(27):54-55.
[2] 唐根丽,王艳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路径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