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19-10-21殷海玲韩金玲武永成黄丽艳

度假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特色小镇乡村旅游

殷海玲 韩金玲 武永成 黄丽艳

摘要:2006年以来中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而且特色小镇建设也在如火如荼进行,而发展旅游与建设特色小镇的理念又是一致的,都追求独特,所以现在国家把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特色小镇相结合,形成了以旅游为主导的特色旅游小镇模式。本文从旅游特色小镇的研究背景、颍上县旅游特色小镇“花园小镇”的发展现状、颍上县旅游特色小镇扶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等几个方面做一些调查和研究,为颍上县的乡村旅游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乡村旅游;特色小镇;旅游扶贫建设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1-0045-02

1 旅游特色小镇研究背景

1.1 开发旅游特色小镇是城市发展政策影响的必然结果

新型城镇化——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国家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建设速度”列为2013年经济工作六大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召开后,李克强总理提出能系统概括中国经济发展依靠结构调整带动速度提升的核心理念,即“改革红利”。此后,各部门重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建设试点”和“特色城镇建设”,政策在快速实施推进落实。旅游特色小镇作为促进产业提升、加速产业融合、实现扶贫扶农、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成为新的发展趋势。2016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建设具有地域、历史、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旅游特色小镇是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小镇,是未来几年乡村建设的重点。

1.2 开发旅游特色小镇是旅游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需要

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壮大,国民的消费需求正在发生一些可见的新变化,休闲性和文化性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的新趋势。旅游特色小镇越来越集娱乐休闲、文化体验、旅游服务、夜生活、度假生活方式等多重旅游功能于一体,从而成为当代娱乐休闲深受热捧的产品类型之一。旅游特色小镇以传统旅游产品为基础,也作为产品类型的重要补充,一跃成为近年市场开发的重点之一,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成为综合休闲度假小镇开发的引领。旅游消费的转型升级,促进了旅游特色小镇原有的资源开发观念的转变,满足旅游者的综合性旅游需求,以优秀的观光旅游资源为必要条件也不再适应以前的旅游发展观念。拥有那些观赏度不强的旅游资源的小镇,如果仅从观光的角度看,也许不会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但是如果从另一个休闲度假的角度来看,却是可以通过创新创意开发、完善旅游产品类别品种功能等方式使观赏度不强的旅游资源变得更加有吸引力。旅游特色小镇的开发要改变传统的旅游发展观念,更深的去发现和挖掘当地资源潜力,促进产品品质的提升,从而去满足游客越来越多的新需求。

2 颍上县旅游特色小镇建设现状

2014年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八里河风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接待能力逐年提高,涌现出一批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宜居宜游的特色小镇。

2.1 旅游度假区建设

2017年投资2.8亿元,总用地约6000亩,完善景观绿化、停车场等配套设施,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花园小镇以百年名园“尤家花园”为依托,改建民国风情特色文化街,打造万亩紫薇园,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成具有花园特色的智慧型小镇。2017年4月份建设小镇,分别有5家公司用餐饮带动小镇脱贫,土地流转1到2千亩;通过国家政策支持,县政府引进旅游集团,分别建设200多亩跑马场(投资7000多万),航天基地,大型游乐场,灯艺,小木屋垂钓,摄影基地以及万达广场,学校,医院,银行等,投资1.5亿打造紫薇花海。同时,对原有街道进行改造,改建民国风情特色文化街,着力建设具有民国风情的特色文化小镇、旅游小镇、生态小镇。

2.2 居民居住區建设

2017年4月份开始小镇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为了让游客更加方便,还建设了学校,银行,医院等。周围人也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进行改变生活村庄建设得到改善,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扶贫如火如荼进行中;贫困人口规模减小,。大多数都是因为生病,残疾等致贫。贫困户大部分通过种养殖业的政府补助获得经济来源。贫困户户均40平方的房子,每年最高补助不超过2万元。通过危房改造,对贫困户的雇佣,20多户贫困户已慢慢脱贫。特色小镇的建设对贫困户的生活有着重要意义,精神上物质上等有极大的提高。

2.3 湿地生态区建设

生态环境建设主要表现在生态旅游方面。花园小镇为提升旅游特色小镇竞争力,以绿色产业为主导方向,小镇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经典的文化传承和独特的地形地貌,结合市场需求,正在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健康养老、互联网+、体育运动等业态。该小镇发展生态农业,深度推出特色食品、健康食品,结合农家乐活动,推动体验式休闲度假。除此之外,还深度挖掘历史文化、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彰显特色乡愁,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手段,融入生态绿色的元素,推动小镇旅游业的发展。

3 颍上县花园小镇在旅游精准扶贫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1 相对贫困差距较大

据村民介绍,在党的光辉照耀下,花园小镇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已实现了绝对脱贫,虽说绝对贫困已解决,温饱不再是困扰村民生活的难题,但那只是低水平的,农民的收入水平仍相对较低,他们的收入来源,不再仅仅依靠土地,因花园小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为村民提供了相应的工作岗位,紫薇园内,紫薇花种植、除草、喷洒农药、修剪花枝、打扫卫生等工作,每个月都能有3000元差不多的收入。但相对于其他地区,收入就相差甚远了。对于采访的几户人家来说,居住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个别家庭的居住环境不是太好,甚至还存在着泥土泥巴房,相对贫困差距还是存在的。

3.2 基层思维转变困难

思想观念陈旧,受思维惯性影响大,故步自封,不敢为。他们固守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意识淡薄,缺乏创新求异的改革开放认识和创新理念。

3.3 缺乏就业技能培训

就花园小镇的就业岗位来看,村民能够从事的工作,只能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服务工作,例如小餐馆、小旅馆、饮品店等店铺的服务员,也不乏从事环卫工作的人,这些相对于技能加工、特色旅游产品加工等工作来说,不能够延长产业链条,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为了能够继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政府应加大技能培训的资金、人力、物力等的大力支持。

3.4 缺乏配套旅游设施

颍上县尤家花园正在扩建,但是道路两旁却很拥挤,停了很多私家车,商贩车,人流也很多,但是接待能力却还有待提高,景区容量还不够大,需要引起重视。现在尤家花园配套提升改造工程正在抓紧施工。针对花园小镇道路拥挤,缺少停车场位这个问题,当地村民的私家庭院资源都在闲置着,所以可以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如跟上级充分协调,建立一个游客私家车有偿进村的体系,游客可花费一定的金额,把车子停放在村民家里,既有利于游客旅游停车方便,又有利于资源合理开发,创建资源共享机制。

3.5 缺乏创新,产品单一

由于当地旅游资源的不充分开发,导致了有些旅游产品收益不丰,其中旅游产品种类单一、数量少。当地全民的创新积极性不高,无法生产出新颖的旅游产品,也无法带来高质量的全新的旅游体验。

4 颍上县花园小镇建设对策

4.1 产业定位精准,彰显文化特色

产业发展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核心内容。发展特色小镇的产业需做到不重复、不雷同,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旺盛的生命力。每个特色小镇都要结合旅游、环保、健康等新产业,在经典产业中选择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来建设发展。如果是几个特色小镇主打同一产业,在定位上也要有所不同发展,要求要有独特性。每个小镇都要紧扣时代发展趋势、瞄准高端产业,引进行业专业人才、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在技术方面把新能源、智能装备和航空航天等项目作为重点;医疗方面,把生物医药、大型建设医疗设备领域等作为重点;在环境方面要把环保能源类项目作为重点,从而建设高端小镇,健康小镇,环保小镇,努力培育小镇中的行业标杆,促使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4.2 加强乡村旅游區环境保护规划与管理工作

旅游区环境保护规划是实施旅游区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目的主要是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在旅游开发的同时注重污染治理问题,是旅游开发规划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旅游区设置保护等级,实施不同程度的保护措施。其次,针对颍上县乡村旅游区的生态系统的特点咨询相关的专家,对特别脆弱的生态系统或者被破坏的自然景观进行专业科学的修复和长期保养维护,对旅游区的一些珍贵特殊的资源进行保护。最后,需要做好旅游区的环境保护规划。根据当地对环境质量具体要求对环境污染进行控制和规划,针对旅游行为产生的各方面污染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治理规划。

4.3 注重人性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在网络发达的时代,每个人都越来越离不开手机电脑等科技产品了,所以人们对无线网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对其各种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人们越来越喜欢随时随地分享朋友圈,分享美图,小镇的相关信息会随着人们的分享而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提高旅游小镇的知名度。现在很多年轻一代人中,自驾游逐渐成为一种旅游趋势,为了更好给游客提供旅游服务,旅游小镇建设中要注重生态停车场建设,同时结合完善免费的自行车服务系统和公共交通,建设自驾车营地和露营地,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出行选择。一些外来的游客,由于他们不熟悉路线,或迷路或走失,给旅游行程增添了不少麻烦和不愉快,为避免以上问题,旅游小镇要完善旅游特色小镇交通标识系统,对每一位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发放景区详细高清的小地图册,地图按语言分类,供旅游者自主选择,课推荐当地的特色小吃,特色旅游产品,特色民居民宿,从而带动当地各产业的经济发展。因此,旅游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注重人性化建设,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5 小结

总之,旅游小镇建设以自然风光为主导,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注重保护原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还要注意避开景区建设相似问题,保护当地悠久的文化历史,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特色产品,营造和谐自然的游览气氛,提高当地知名度,积极利用当地的优势,吸引广大游客前去观光旅游,在建设中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弥补不足,从而更好促进旅游特色小镇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蕾,周峰.安徽特色小镇建设模式与策略研究[J].黑河学院学报.2017,(7):42-43.

[2]孙莺,夏管平.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思考与建议[J].商业评论,2017,(8):11-13.

[3]展鑫,胡卫伟.我国特色旅游小镇的发展现状和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84-85.

[4]吴靖南.乡村精准扶贫实现战略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2017(3).

猜你喜欢

特色小镇乡村旅游
特色小镇的产业定位与发展探索
德国名镇哥廷根的建设对中国特色小镇创建的启示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创新
“特色小镇”切莫成为“房地产小镇”
发展“特色小镇”,核心在哪
与特色小镇文化共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新途径
安顺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