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合理教学措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2019-10-21徐英姿
徐英姿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的基础,计算的速度代表其思考的速度,计算能力直接影响其做题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在现代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青岛实行五四制,小学时间短,在初中阶段,教师主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不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随着计算器等计算工具的普及,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必须对此进行深入分析,找到问题原因,进而采取合理措施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下面,以我多年的教学经验为基础,以小学数学青岛版教材五四制为例,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一)培养动手计算意识
小学生面对枯燥的数字符号时总是失去了计算兴趣,同时,计算器等计算工具的普及给小学生提供了便利,使小学生对其产生依赖,进而导致其计算能力变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让学生树立计算意识,在教课过程中不使用计算工具,告知小学生在小学数学运算中没有必要使用计算器,同时也要在课堂作业中禁止学生使用计算器,培养其动手计算的意识。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在黑板上出题,一部分学生上台做题,一部分学生在台下做题,然后教师核对答案。这种教学方式过于枯燥,不仅不会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还会扼制小学生对数学计算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小学生好动、生性活泼,喜欢活跃的课堂气氛,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在小学青岛版教材中会学到混合运算,因此教师可以事先制作带有“加减乘除”以及数字的卡片,让台上的学生举着卡片,台下的学生进行运算,并且还可以调换学生位置,给学生变换不同的题目。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全班学生参与到计算过程之中,进而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计算兴趣。
(三)开展计算竞赛
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通过竞赛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计算兴趣,教师可以根据本班级内的情况定期开展数学竞赛,可以是个人赛、团体赛,通过自由结组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比赛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奖品,比如小红花、奖状以及玩偶,以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其中。
通过计算竞赛的方式,不仅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可以提高小学生的运算速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小学生对计算感兴趣,热爱数学计算,才能真正地提高其计算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学生情况采用合理的措施,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二、加强相关的计算训练
(一)加强口算训练
口算是学习数学必备的一项技能,一般小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以及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但是当数字过大或者进行非整数运算时,小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就会下降。提高小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加大题量,让学生进行运算,但是这种效果并不大;第二种方式是背诵加法表、乘法表以及数学教师总结的常用运算。比如,在做题过程中让学生记一些特殊的数字组合,如125×8、100÷4、1+9等,通过让学生牢记特殊数字组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还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质量。
(二)加强估算训练
加强学生的估算训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还为学生检验运算结果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比如128×32,在进行估算时,可以让学生把128看作130,把32看作30, 128×32估算为130×30=3900;又如,2×8=16,因此128×32的结果个位是6。当学生的计算结果个位不是6时,就可以及时发现计算出现了错误。估算主要是为了让小学生知道大概的计算结果,当在数学题目中出现比较大小以及根据数值大小排序等问题时,估算的方式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做题速度,同时能给小学生提供一种简单的检验方式,帮助小学生提高做题质量。
(三)加强简便算法训练
简便算法的运用须基于小学生有一定运算基础,主要适用于小学五年级的学生。简便运算是一种简单的运算方式,小学生在运算过程中按照一定的规则调换数字的顺序,实现数字的简单组合,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简便算法的规则主要有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以及分配律等,小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规则进行运算。比如在计算125÷20×8时,学生就可以运用简便算法,从而知道125×8是特殊运算,需要背诵。有了以上的基础,就可以对此题进行简便运算,把该题的运算顺序调整为125×8÷20=50。但是,在进行简便运算时,还要记住基本的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避免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只重视数字组合而忽略了运算法,造成不必要的失误。刻意的练习和背诵会加快学生学习的步伐,因此在学习计算的过程中也要多练习、多背诵,不断巩固知识,夯实基础。
三、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一)看清题目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小学生会做错许多简单的题目,让小学生重新做一遍,其又能做对,并不是小学生不懂计算原理与做题方法,而是小学生看题不仔细。在做题过程中,有些学生把12.5×8看成125×8,把432看成423。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不仅要教授其计算方法,还要教会其审题,在做题之前要看清楚题目,尤其是需要誊写到纸上的题目,必须再次进行核对,确保题目准确无误后再进行计算,避免因题目错误而造成整个运算错误。
(二)书写工整
书写问题也是阻碍小学生提高计算水平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计算的过程中,有的小学生由于书写不工整,在计算中看不清或者看错自己所写的内容而导致计算错误,还有部分小学生在草稿纸上运算正确,但是由于写得过于潦草,抄写到试卷上时抄错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书写,在写作业或者考试过程中可以设置卷面分数,当学生出现字迹潦草等情况时,教师可以通过扣分的方式给予警告。同时,对于书写规范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为大家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小学生自觉规范自身的书写。
(三)尽量用简便算法计算
教师要让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尽量用简便算法进行运算,这样不仅能够提高运算速度,还能提高运算质量。以125÷20×8为例,如果小学生按照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可知125÷20=6.25,再有6.25×8=20。這种运算方式不仅出现了小数,还出现了三位数乘法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小学生可能忽略出现的小数点,在计算三位数乘法时出现运算错误。因此,在运算过程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使用简便算法的意识,尽量使用简便算法运算。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教授学生什么样的题目适合采用简便算法,同时,在作业中,教师可以多布置一些简便运算的题目,让学生熟悉简便运算。这样一来,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就会习惯用简便算法,进而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水平,减少计算错误。
细节决定成败,因此,学生在做题过程中要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要一看、二写、三运算、四检查,每一步都要仔细做。在刚开始时,这样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做题效率,但是当学生养成了习惯,就会减少计算错误,提高运算水平。
四、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其日后的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的运算能力,并且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探求合适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夯实数学基础,为以后中学学习奠定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教学目标与数学计算相结合,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每位小学生都有其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同时还要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本文只是根据我个人的教学经验对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了简单总结,在实际教学时,还需各位数学教师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克服困难,提高小学生计算水平。
(责任编辑 周子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