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专题技术报告

2019-10-21李培瑞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左心室胺碘酮心率

李培瑞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2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治疗,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43%,属于较高指标。治疗前心率为(124.64±10.25)次/分钟,左心室射血分数(36.94±3.54)%;治疗后心率为(73.04±5.04)次/分钟,左心室射血分数(48.97±2.64)%,治疗后心率指标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指标均较优。治疗前心功能分级为5例Ⅰ级,8例Ⅱ级,15例Ⅲ级;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16例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治疗后Ⅰ级多于治疗前,Ⅲ级少于治疗前,治疗后属于较优指标。用药期间未观察到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生率为0.00%,属于较低指标。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良好,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新功能,用药不良反应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一、前言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疾病,心律不齐是该疾病较为常见并发症,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心律不齐发生风险较高。心律不齐的发生可导致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得其心肌缺血缺氧情况加重,使得其梗死面积扩大,甚至可诱发其心力衰竭,对其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早期有效治疗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文就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进行探究分析,具体内容如下阐述:

二、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8例老年心律不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最小的60岁,年龄最大的81岁,平均年龄(71.31±3.05)岁;临床表现:12例房性早搏,10例室性早搏,6例心房颤动;合并疾病:12例高血压,10例糖尿病,6例高血脂。纳入标准:1.年龄等于或大于60岁的患者;2.临床表现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房颤动的患者;3.对研究用药无过敏或不耐受情况的患者。排除标准:1.小于60岁的患者;2.临床表现为心动过缓、心跳不规律的患者;3.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性疾病的患者;4.合并代谢紊乱的患者。

三、方法

28例患者均给予胺碘酮进行治疗,用法用量:口服治疗,初始剂量为0.2g/次,每日3次,药物起效后将剂量调整为0.2g/次,每日2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改为每次50至200mg,每日1次,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7日为1疗程。

观察28例患者临床疗效,共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3个等级进行评估,具体评估方式:1.显效:患者心律不齐相关症状消失或是症状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大于90%,心电图檢测各指标基本正常;2.有效: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且症状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大于50%且小于90%,心电图检测各指标显著改善;3.无效:症状未得到显著改善或是症状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等于或小于50%;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观察28例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应用心电图检测仪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测定其心率和左心室射血分数。

观察28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Ⅱ级、Ⅲ级、Ⅳ级4个等级,具体分级内容:1.Ⅰ级:体力活动不受限,一般体力活动不会导致其出现心悸、心绞痛、气喘、疲惫等症状;2.Ⅱ级:体力活动轻度受限,静息状态无症状,一般体力活动可引起症状;3.Ⅲ级:体力活动显著受限,静息状态无症状,轻微活动也可引起其症状;4.Ⅳ级:静息状态也可出现相关症状,进行任何的体力活动均可导致其不适感增强。

观察28例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对其发生类型和例数进行记录,计算不良反应发生率。

四、结果

28例患者经治疗后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属于较高指标。

28例患者治疗前心电图指标:心率:(124.64±10.25)次/分钟,左心室射血分数:(36.94±3.54)%;治疗后心电图指标:心率:(73.04±5.04)次/分钟,左心室射血分数:(48.97±2.64)%;治疗后心率指标低于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治疗后指标均较优。

28例患者治疗前心功能分级,5例Ⅰ级,8例Ⅱ级,15例Ⅲ级;治疗后心功能分级为16例Ⅰ级,9例Ⅱ级,3例Ⅲ级;治疗后Ⅰ级多于治疗前,Ⅲ级少于治疗前,治疗后属于较优指标。

28例患者无人发生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属于较低指标,

五、讨论

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老年健康问题也日益突出,因为老年人的机体各能力下降,各系统功能退化,记忆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因此使得其生活质量普遍较差。其中,冠心病是老年患者常见慢性疾病之一,该疾病属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种,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和血管破裂的导致患者出现心肌缺血血缺氧的情况,使得其发生头晕、心悸、心绞痛等症状,目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治疗方式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但临床观察发现,仍有较多的老年冠心病患者会发生各种并发症,使得其生活质量严重降低,尤其是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其中,心律不齐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症状较轻的患者会出现心肌耗氧量加重,梗死面积扩大的情况,症状较重的患者可诱发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等症状,甚至可直接猝死,严重危害的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如何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律不齐症状成为临床重点攻克课题之一。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通过给予胺碘酮于2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其总有效率较高,且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电图指标和心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由此可见该药物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均较高。胺碘酮属于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是目前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心律失常药物,其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同时还具有抗心绞痛作用,是临床较为常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1]。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和肾上腺能进行抑制发挥作用,可有效使得患者因儿茶酚胺和交感神经导致的心脏兴奋进行抑制和降低,并有效的对患者的冠状动脉进行扩张,使得其心肌血流量得到增加,其心律不齐症状得到有效改善[2]。除此之外,胺碘酮还可有效的对患者血管内钠离子通道进行抑制,阻滞其钾离子通道,从而有效的使得心肌兴奋得到抑制,减慢其窦房结起搏速度,并可有效的对患者的主动脉压力进行降低,使得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得到降低,减少患者冠状动脉外周阻力,使得其心率得到降低恢复相对正常状态,增加其心搏出量[3]。胺碘酮还有一个优势就是药物不良反映较低,主要是其代谢部位为肝脏,因而其药物代谢产物可经肝脏代谢后经由尿道进行排泄出去,使得药物代谢物对患者的影响降低,不良反应减少,临床用药安全性得到提升[4]。

六、体会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在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显著良好,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有效改善患者新功能,用药不良反应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七、参考文献

[1]陈明志,黄春林.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03):311-313.

[2]林染郁.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2):96-97.

[3]姜松伯.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4):63-64.

[4]廖新慧,曹静.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0):30-31.

猜你喜欢

左心室胺碘酮心率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离心率
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如何选用降压药?
在最佳心率区锻炼
心脏也需“减肥”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心脏也需“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