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冲突的功能视角下的新高考改革
2019-10-21谷祥坤
摘 要:新高考改革在考试形式、内容和录取方式方面与以往高考大有不同,其改革面临着冲突与矛盾。科塞的冲突理论有助于更好的认识此次新高考改革的冲突表现形式所在,尤其是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群体内与群体外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针对冲突,需要建立一种“安全阀”制度,坚定改革方向、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和完善相关评价标准。
关键词:社会冲突;新高考改革;表现形式;构建路径
一、社会冲突的功能理论来源
社会冲突的功能由著名的社会冲突主义大师刘易斯·科塞提出。科塞师从著名结构功能主义大师默顿,其观点主要是社会和其他社会有机体的结构有着相似之处,其社会结构中的单位对维持整个社会具有某种功能。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结构功能主义作为主要的社会思潮对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科塞从小的社会经历以及战后美国社会出现了许多动荡,让科塞不能容忍没有社会冲突的理论,通过对齐美尔思想的深入研究,最终提出“社会冲突的功能”。在其理论中,科塞把冲突分为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群体内的冲突与群体外的冲突、意识形态的冲突,这些冲突具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可以增进内部团结和对社会的稳定起到“安全阀”的作用,也可以导致社会结构的瓦解。
二、新高考改革的主要内容
新高考改革指的是以2014年国务院国发35号文件为标志,新一轮对高考考试招生制度的改革。与以往高考改革不同的是,此次高考改革在考试形式和内容以及录取方式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在考试形式和内容方面是实行选科制,如上海的“3+3”模式,浙江的“7选3”模式,以及湖北等第三批启动的省份实行的“3+1+2”,其中语数外为必考科目,为“3”,然后从政史地理化生六门中选择3门(浙江省增加了技术),第三批启动省份的“1”是在物理和历史两门中必选一门,“2”是指从生物、化学、政治、地理任选两门。其次是录取方式的改变,一是要严格控制加分项目,二是规范自主招生,三是改进录取方式,四是完善选拔机制。其中最大的特点就是把综合素质纳入到招录环节中,不唯分数论,把综合素质考虑进去,“两依据一参考”,实行多元录取。根据一些高校的做法,他们在录取环节,组成学科专家组,设置一些问题,测试学生的学习资质、文化修养、个性品质等,以便能全面考察学生。根据要求,将逐渐取消批次录取,合并本科批次,有的省份甚至合并专科批次,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不设置调剂限制等。
三、新高考改革冲突的表现形式
此次新高考改革被称为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次改革,存在的冲突和风险也较大,需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现实性冲突与非现实性冲突
现实性冲突是指“那些由于关系中的某种要求得不到满足以及由于对其他参与者所得做的估价而发生的冲突”[1],非现实性冲突是由于在人与人之间互动的过程中,由于“至少其中一方释放紧张状态的需要”[2],目标是次要的。此次新高考改革由于赋分系统不是特别完善,尤其是外语和语文赋分上;其次是综合素质评价标准有待提升,尽管试点省份取得了一定成功,但“三位一体”的招生规模有限,综合素质评价仅仅作为一种参考,无法撼动传统招生模式的影响,导致很大一部分人由于没有满足自己的目标而对新高考改革不满,对新高考百般指责。而还有一部分人,尽管新高考改革与自己的目标没有冲突或自己对新高考没有利益诉求,他们的出发点只是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如学生对自己读什么样的大学无所谓,但新高考改革让他(或她)本人的学习方式受到了影响,需要去改变以适应新高考,此时有一种紧张或不愿意的情绪,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愿意做出改变或无所谓情绪,把矛头指向了新高考。其次,家长、教师和社会人士也可能从自身的角度有自己的非现实性冲突,他们会因为考试形式、内容和录取方式等的变化而需要重新去调整自己的認知时,或者需要自己去花费更多的经历时会增加紧张的状态。最后,新高考改革充当了“替罪羊”,由于社会领域的一些改革成效不显著,人们为了转变自己的投射焦点,把目光投向其他地方的改革,如果不是新高考改革,或许就有其他的改革成为释放自己“紧张状态”的需要。
(二)群体内与群体外的冲突
作为新高考改革面临的最大群体,学生作为群体需求的一方,与群体外供给方因为改革当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产生诸多冲突。首先是实行选考科目,每一个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提前做好准备,气质就涉及到以后的专业发展方向和职业生涯规划,这对一部分高中生来说,可谓是增加了心理负担。而高校在做选考科目设计时只是从高校本身的角度去实施,虽然也会做很多的工作去服务考生升学,让考生了解高校的特色,但没有从本质上改变双方之间的冲突关系,甚至有的高校为了吸引学生,过分夸大自己的的名气。其次是在录取上方式多样,新高考改革要求重点要向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招生,导致城市学生与此学生因“身份”在录取上大相径庭。全国高考因地区、改革历史等不同,使得部分省份的高考各异,如江苏、海南、浙江、西藏,在录取这些省份学生时标准也有所不同。还有部分一本高校在录取北京考生时执行二本招生,在贫苦地区实行“贫困理”项目,甚至有的高校降低标准录取学生。
(三)“意识形态”的冲突
新高考是一场涉及诸多方面利益诉求的改革,充斥着各种“斗争”的声音。在新高考改革之前,存在着一些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如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区域和城乡入学机会存在差距等。为了解决这些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国务院出台了实施意见,改革的内容也牵动着各方敏感神经。国家的初衷是改革教育领域不合理之处,实现招生制度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但具体到每所高校和高中,由于其自身的利益驱动,不可避免的优先考虑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如每年发生的生源抢夺大战就是各高校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发生的冲突。不仅如此,一些高校在招生时,为了照顾弱势专业,一味实行大类招生,大招专业(类)过大,给后续的分流和培养造成很大困难,学生转专业难度较大。在招生的过程中,分数至上、以分取人的弊端挥之不去。其次,就高中而言,新高考改革带来的是教学改革、培养模式的一次转变,各校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每所学校都会在自身的比较优势上下足功夫,直接影响学生的选科。最后,由于改革对某些方面做出了适当的限制,也会加剧部分利益相关者在此问题上的紧张或反感情绪。
四、冲突“安全阀”的构建路径
改革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必定会遇到各种阻碍和冲突,新高考改革也不例外。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关注和冲突,必须要坚定改革方向、树立以人为本的理论和完善相关评价标准,唯有如此,才能解决各种矛盾,获得改革所带来的红利。
(一)坚定改革方向
随着浙江和上海试点的成功,后续省份也加紧了改革的步伐。今年央办、国办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其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坚定高考改革方向,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4]。虽然从2014年开始试点改革到现在20几个省份都启动改革,这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与冲突,甚至还可能出现倒退现象,但要坚定改革的大方向和信心。此次新高考是我国在进入新时代之后,把我国建成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进行的配套改革,是国家的需要,同时也是教育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现实要求。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阵痛,必须壮士断腕,解决教育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中的一方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这其中就包括对教育的需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对教育的向往已成为美好生活当中的一部分,需要及时照顾和回应人民的关切和利益,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国家层面来讲,新高考改革的出发点有国家的需求,但归根结底是因为教育领域的改革不彻底,束缚了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没有很好的体现人民的意志,需要进行反映人民呼声的改革。从高校层面来讲,就是要很好的进行特色发展,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个性化教育,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不拘一格降人才”,围绕学生,关心学生,充分收集学生的建议,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发展。新高考改革看似只是把内容、形式和录取等进行了改变,其实背后是人才培养的核裂变效应,一直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以分数为依据的高考录取制度,以分数论成败,结果在学生的创新性培养方面欠缺,我国在国际上的拔尖人才很少,与我国的人口规模比例不成正比,使得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但还不是人力资源强国。所以此次改革一定要回归教育的本质,把学生置于培养的中心地位。
(三)完善相关评价标准
此次改革是涉及很多标准的出台和建构,一是是各科赋分的标准,二是考试的标准,三是综合素质的标准,四是录取的标准。从浙江省试点改革来看,在选考科目上实行21个等级,语数外赋分100,从中暴露出不科学一面,语文和外语属于语言类,这对女生更具有优势,选考科目以80分进入1%与以100分进入1%的意义不一样,统计结果有偏差。一些省份在数学的考试内容上考的简单,高分集中,没有很好体现考生之间在数学上的差异,这对于高校在培养方面要求数学成绩较好带来挑战。对于综合素质的录取标准,这是个最大的难题,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标准,如有的学校考察学习潜质、创新性思维、文化素养,有的學校是公民素养、艺术素养、特殊技能。从改革的进展来看,必须对各标准进行很好的赋分,完善标准制度的建设,唯有如此,改革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产生更多红利。
参考文献
[1][2]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M].孙立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35.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D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9.html,2019-2-23.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谷祥坤,长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