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茶馆式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2019-10-21吴克旺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茶馆学情环节

吴克旺

通过一年多的茶馆式教学,我感觉存在着教学主题不明确、教学过程自由散漫、缺乏思维深度、浪费时间和道听途说等诸多问题,最大的弊病在于一个“闲”字,使教学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和严谨性,其受指责最多之处是致使学习者浪费时光。下面就我校开展的“有指导的茶馆式”教学谈谈个人的见解,共分六个步骤程序;一、自学成果展示---选茶(8分钟),二、形成探究问题---问茶(2分钟),三、小组合作讨论---议茶(10分钟),四、开展巩固训练---品茶(8分钟),五、当堂限时作业---评茶(10分钟),六、布置预习任务---约茶(2分钟)

一、在自学成果展示一环节中,教师必须是“茶馆”里的一位积极的旁观者。当学生展示自己的自学成果时,尽可能的让学生的“潜意识”暴露出来,没有暴露问题的教学就是灌输,特别是“相异构想”尽量显现出来,教师只有关注了学生“相异构想”的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创新素养才能得到呵护与培育。设计用什么方式、方法来检验学生哪些学会,哪些没有学会。用什么方式、方法来暴露学生的“闪光点”和“相异构想”。运用什么资源(包括教师自身、学生、文本等),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困难,这里特别强调学生资源的充分利用。暴露,依据文本和学情设计问题,只有将问题暴露出来,才知道哪些知识是学生自己学会的,哪些是学生通过合作互学和小组帮助能学会的,哪些是学生自己不会需要老师讲的。“学生力所能及的,教师避之,学生力所难及的,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的,教师为之”,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自主学习活动之中。当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必须到处走走转转,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身临其境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或处理各种偶发情况。

二、在形成探究问题一环节中,教师必须是“茶馆”里一颗悬梁高挂的长明灯。对教师的提出很高的要求,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真正做到精熟文本,才能做到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教学的价值取向更加明确。许多教师不明白自己每一个教学行为的价值取向究竟何在?为什么提问?为什么让学生小组讨论?……许多教师常常带有盲目性,表现茫然。教师要为学生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不断充电,用教师的教学智慧而不是地位威望来启迪学生内在的、强大的、持久的求知欲望,从而达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课堂之上”的最高境界。

三、在小组合作讨论一环节中,教师必须是“茶馆”里一个德高望众的协调人。新课程所倡导的“不干涉原则”并不是禁止教师进行控制,让学生在课堂上的自由、活跃,也并不是一味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而造成散漫的课堂,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懂得与他人合作,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在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而是理解和鼓励,成为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從而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四、在开展巩固训练一环节中,教师必须是“茶馆”里一名热心的服务员,为学生学习尽可能地提供资源,提供各种便利,为他们的学习服务。教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加多元——从“书中学”一种方式,到“书中学”、“做中学”两种方式并举。教学方法更加灵活——从“读读”开始,到“读、议、听、练”等多种方法选择。 教学手段更加现代——教学手段的创设,从讲台之上延伸到讲台之下。将尊重、拓展、追问、提升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确保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孙绍振教授说过,文本结构不是单层次的,因此学生的理解究竟处于哪一层面,教师教学目标期望学生达到什么水准,教师要心中有数。然后通过追问——促进学生思考,实现最近发展区的跨越和提升——架梯子登高望远,实现教学设计的最优化。单一的目标主义和建构主义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语文课堂的需要,只有将两者融合实现个别化教学,才能完成人的配养、学的完整、主动探究。

五、在当堂限时作业和布置预习任务这两个环节中,教师要做一个能打会算、目光超前的老板。作业要让学生有效率有质量的完成,作业的设计安排要根据当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情特点,读写结合、读中学写,密不可分;巧设练习、发展思维;走出课堂、注重实践;自行设计、张扬个性.下一节的预习任务也是如此。学生的预习是唯一可以通过老师的检测和课堂上的交流进行评价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应该好好把握,那这就需要老师对新课的预习给予具体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教师要做到对教材特点的全面了解和学生学情的充分把握,提出既有一定价值,又有吸引力,让学生能产生浓厚预习兴趣的预习内容,内容要有层次性,要让学生通过预习、思考、解决三个层次的问题:学困生只要通过仔细阅读就知道下一节课我们学习什么,大概是怎样的就可以了;大多数的中等生就应该在这个层次上思考为什么是这样的;学优生就应在这两个层次的基础上还可以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如要求学生列预习提纲,提前进行实践练习等,切记布置大而空的作业,如认真阅读全文,这样的预习作业又有多少学生能认真完成呢?即使读了,绝大多数人也是扫描式的阅读,没有深度,没有思维。当然,在每一个环节的教学中,有些小的细节教师可能是热心的服务员,还可能是德高望众的协调人。

猜你喜欢

茶馆学情环节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成都老茶馆》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