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2019-10-21徐小芳
徐小芳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将在医院治疗的 72 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并应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91.62±8.16)分,高于对照组的(83.42±5.66)分( P <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7.22%,高于对照组的 80.56%( P < 0.05)。结论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多存在恐惧、抑郁、沮丧等负面情绪,对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舒适度,提升临床疗效与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心理特点;护理
心脏重症监护室作为抢救病情危重患者的重要科室,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治疗方面发挥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患者病情都相对较重,且科室所涉及到的医疗设备较多,这样就不可避免的会存在一些护理安全问题,一旦出现这类安全问题,将会对患者的生命质量产生严重的威胁,只有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才能更好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健康。重症监护患者在重病时易出现恐惧、沮丧、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对患者恢复会产生不良影响,故探讨心内科重症患者心理特点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非常重要。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72例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应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6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在45~79岁,平均(66.67±7.63)岁;观察组中有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在46~80岁,平均(68.37±6.29)岁。对一般资料应用统计软件分析,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有比较分析价值。
1.2 方法
1.2.1 患者心理特点分析
入院后因病情疼痛、加之治疗时的痛苦等,患者易产生强烈的恐惧、不安,易发生焦躁不安。入院后对病房环境的陌生,各种仪器、导管治疗带来的不便,患者易发生抑郁、焦虑心理。患病后接受封闭式治疗和患者对病情的不了解,患者易出现孤独、害怕、沮丧心理,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并积极干预,以促进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含用药护理、一般健康宣教、病房管理等,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健康教育:患者入院时,针对其所患疾病,主动安慰患者,耐心、细致地向其讲述疾病相关知识,重点强调注意事项及遵医嘱的重要意义,逐渐消除他们的疑虑和顾虑,获取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依从性。
(2)心理疏导:护理人员应引导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消除其紧张陌生感,为其介绍心内科常用器械、制度等,提前做好护理及治疗的心理准备,评估其心理状况。针对其心理状况,为其讲述和展示成功案例,帮助患者调整心态,积极面对病情。
(3)家庭支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告知其心血管知识、疾病成功率、经济支出等,进一步提高家属治疗信心,积极协助患者及医护,保证护理和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强病房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创造安静的休息环境,做到开门窗动作轻、走路脚步轻、说话声音轻、操作力度轻,不适用的设备应关键,监护仪的声音应尽量调低。当患者正常睡眠时,应避免打扰患者。注意对患者隐私保护,不可让其他患者看到抢救场面,避免增加患者心理压力。保持病房患者整洁、舒适,定期灭菌。
(5)重视非语言交流:对于接受治疗不可进行语言交流的患者,可通过观察患者面部表情、眼神、动作、手势来判断患者想要表达的意图。并认真分析,告诉患者若表述正确可通过点头确认。当患者疼痛时,护理人员可通过握手等方式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增强护患关系,给予患者治疗信心,提高患者临床治疗配合度。
1.3 观察指标
应用自制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进行评估,满分为 100 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掌握度越好。应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满意度情况,问卷总分为 100 分,85<得分≤100分为非常满意,70<得分≤85分为满意,得分≤70分为不满意。调查由一名护理人员协助进行,对问卷内容进行讲解,对不可自行填写的患者,可帮助患者进行填写,统计各组患者数据,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 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资料,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91.62±8.16)分,对照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为(83.42±5.66)分,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2.2 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7.22%,高于对照组的 80.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详细情况见(表1)。
3 讨论
心内科重症患者除了有效的专科治疗外,如何采用合理的护理方式,舒缓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增强其克服疾病的信心和勇氣,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掌握患者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非常必要,人性化护理干预根据患者心理特点实施护理干预,致力于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加强健康教育,注重患者主观感受,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受各种因素影响易出现恐惧、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影响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与疗效,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注重患者主观感受,强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进而达到提高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患者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王春娟.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及风险防范[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1):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