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2019-10-21袁森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小学

袁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阶段,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可以对他们的思想道德与素质产生积极的感染与影响。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多样而灵活的教学形式,让学生不仅爱上教师的教学方法,更爱上教师的所教学科。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影响巨大。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新课标的精神,不仅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素材,还要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让学生在相关熏陶下,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新课标;道德与法治

在新课程标准的推行下,教师的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课堂“指挥棒”,而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共同话题交流者。但小学生年龄较小,在学习中遇到一定的学习难题是无可避免的,并且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较差。教师只有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他们设置一定的教学形式,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发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际经历,笔者提出了如下教学策略:

1.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理论内容较为严谨抽象,教师如果只用单纯的口授形式,将无法提升学生的聆听积极性,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道德与法治是生活的具体反映,是学生综合发展素质中的必备品质来源。教师在授课中应坚持用生活案例为学生提供支持,让学生在认识生活的前提下产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和思想品质。

例如,在对《我生活的社区》进行教学时,笔者在课程开始的时候,问学生在平时的生活社区里,遇到过哪些令自己开心的事。因为这个问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强的联系,所以,他们很感兴趣回答问题。于是,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社区里人们之间互相帮助的情景,还有的学生分享了自己与社区人们的交往故事。之后,笔者询问学生:“社区生活让你们收获了什么?”学生们总结到,社区生活让他们体会到了社会的和谐与温暖,他们很热爱自己的社区。在这样的教学中,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地位体现出来,还提升了学生的课堂专注度和积极性。

2.利用表演情景提升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导火索,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才会被激发出来。但是在“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一些知识虽然在生活中常见,但毕竟小学生的生活经历较少,他们对知识的吸收和理解能力较浅。为此,要想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在学生平时的关注点上下功夫。经过对小学生的长期观察,笔者发现他们对表演类活动比较感兴趣,所以,在教学中,笔者尝试让学生进行表演,在课堂中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例如,在进行《读懂爸爸妈妈的心》的教学时,笔者采用了视频情境和表演情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笔者先给学生提供了两个视频,第一个视频是一个小学生与爸爸妈妈聊天,爸爸妈妈很开心的样子;第二个视频是,一个小学生与自己的爸爸妈妈聊天发生了不愉快。显然学生看到第二个视频的时候,心情变得也不一样了。为此,笔者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表演,让他们扮演一家人,进行表达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表演形式,学生们不仅体会到了课堂的快乐,还在表演中体会到了父母的良苦用心,激励他们以后用尊重的态度与自己的爸爸妈妈交流,提升学生的情感,深化了内容的内涵。

3.利用评价深化思想感情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对学生的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积极的评价,让课堂评价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让评价成为学生思想感情深化的动力。在课堂让学生进行交流后,让学生进行表演后,教师都要给予学生反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进而转化为学生认真学习的推动力。

仍以《讀懂爸爸妈妈的心》的教学为例,在这节课中学生进行了课堂表演,在表演结束后,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评价。在学生进行表演之后,笔者从两个方面进行了评价:首先,对学生的表演积极性给予了评价。尤其是表演很到位,且对人物的性格把握很到位的学生,笔者给予学生鼓励:“你们表演得太好了,不仅将人物演活了,还领会了其中的精神。”获得表扬的学生个个都神采奕奕。其次,笔者鼓励学生将所演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比如,让他们将认真聆听、耐心沟通、疼爱父母切实应用到实际中,体谅父母的艰辛等。在这样有针对性的评价引导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更加透彻,提升了学生再次学习的信心。

总而言之,在受教育阶段,小学生的思想品质发展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更要在教学方式上下功夫。因为小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行为的影响,只有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果。所以,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借助该学科的发展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齐喜.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6):193-194.

[2]涂莎莎.适应新课标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点滴谈[J].学周刊,2017(32):112-113.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新课标小学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融入情境 落实新课标 凸显地理实践力——以骑行青藏为例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对一道新课标高考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