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高效课堂导入方法的探究

2019-10-21吴琴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方法探究学习能力高效课堂

吴琴

摘 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与推行,在小学阶段,对数学教学也相应地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中明确强调,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知识高效地教给学生,保证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首要地位,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岁尾的学习能力,其实就是指小学生具备通过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来进行主动学习的行为能力。因此,教师的最大任务就是构建高效课堂导入方法,通过设置教学情境、诱导思维和建立错题集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独立学习的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自然而然地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本文主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主要探索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构建高效课堂的导入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能力;高效课堂;方法探究

许多小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而绞尽脑汁,殊不知自己却忽视了最高效的办法。事实上教师从学生身上找问题,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能力,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但许多教师却往往把精力放在了其他方面。针对解决教学问题,教师应当针对诸多问题当中最根本的问题入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习惯不好,知识积累缺乏,解决问题缺乏一定的方法措施,更没有前瞻的解决意识。这些问题当中,最应当率先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其他能力的掌握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锤炼,但是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可以立即开展的教学工作。那么,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有哪些构建高效课堂的导入方法?下面,笔者就与各位同仁据此展开探讨,以期能够对教师工作的进行归纳可借鉴意义。

一、合理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主动进行学习的欲望

小学阶段,数学一直都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困难的一门科目,这样的情形,是由于数学这门学科中,含有许多需要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才能够深刻理解的知识所导致的。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发展的阶段,他们的思维能力尚未成熟,由于年龄较小,在理解的时候往往要借助具体可感事物,再通过自身的形象思维来进行学习。因此,有许多学生在面对很多抽象性强的数学知识时,总是因为不能独立解决而产生学习上的挫败感,长久如此,就会造成厌烦数学的情况,跟不要谈主动去学习数学知识。为此,想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就应从课堂教学方式入手,积极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究的欲望。设置教学情境就是很好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中,通过创造一些故事化、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发言和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電子信息技术,打破传统数学课堂中的一些局限性,为学生展示丰富的学习资料与素材。这样一来,就能够帮助学生快速感知数学概念的含义,深化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收获良好的教学效益,构建高效课堂。

例如,在教授“有趣的乘法计算”这一部分的知识时,笔者就通过设置学习情境来导入新知,笔者借助教室中的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来做一个“数字找规律”的课堂游戏。首先,笔者在大屏幕上为学生展示了如下这几个算式:25×11=?53×11=?49×11=?随后,让学生根据已学的乘法运算规律来进行填写。在学生完成后,笔者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这些两位数跟数字11相乘,得到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特点呢?”由此,引发学生对子酸规律展开探索。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便于创建有效的学习情境,减小教师的授课压力,引导学生在独立发现与探究的过程中,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问题引导,让学生享受到自主探究知识的乐趣

想要构建高效课堂,最关键之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核心。所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师在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时,不能单单重视数学知识的教授,更要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提高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其数学的学习能力也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从而构建高效的课堂。根据当前我国小学数学的教学形势,教师已经意识到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但想要真正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对数学课本进行深入研读,通过设问、开展课堂活动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方式,诱导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发散自己的思维来进行积极思考,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地发展,形成基本的思维能力,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三、引导学生建立错题集,让学生在学习中归纳经验分析错误

小学生的学习方面经验不足,自身的数学基础也较少,因此,教师应注重指导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在学生做数学习题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出错。当学生面对这些错题时,并没有提高对错题的重视,常常会因为懒惰等原因对错题草草带过,记住了这道题的答案,再同样类型的题中,还会继续出错。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面对这样的教学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错题分类与分析的意识,将日常学习中的错题成成促进自身成绩提升的学宝贵资源。培养学生收集错题、分析错因和时常温习回顾错题的好习惯,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有效的减少学生对同类题犯错的概率,还可以促进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提升,真正做到让学生善于学习。

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这一部分的知识时,笔者为学生布置了如下题目:28+32×3-60=?来进行计算,但是笔者发现学生在做题时,出现了运算规则混乱的错误。最典型的就是按照如下顺序进行运算:28+32×3-60=60×3-60=180-60=120。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直接按照由左向右进行逐个顺序来进行计算。殊不知,其实小学生在计算的时候经常因为只是点掌握不牢固或粗心,犯这样的错误。据此,笔者让学生先将错误的计算题誊写在错题积累本中,然后引导学生搞清出错的原因,并向学生演示正确的计算方法: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那么正确的运算次序应该是:28+32×3-60=28+96-60=124-60=64。除此之外,笔者还提醒学生在之后进行混合运算的时候,以此为鉴,在心里先想一想再动笔计算,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运算习惯,减少相同错误的发生,构建高效课堂

综上所述,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就必须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主体来实施教学,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过程,打造出真正的以学生为本的高效数学课堂。同时还应当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课堂教学方法的导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蒋贵斌.浅谈有关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教学[J].学周刊,2019(11)。

[2]李志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方法初探[J].科学导报,2017.

猜你喜欢

方法探究学习能力高效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浅谈成本会计中费用分配方法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