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分析

2019-10-21田翼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皮盆腔盆腔炎

田翼

【摘  要】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痛选择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奥硝唑片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各自为,组间作比较,治疗组比对照组高,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盆腔痛选择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作为理想选择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慢性盆腔痛;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临床效果

【中圖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39-02

慢性盆腔痛主要指的是盆腔持续6个月以上的飞周期性疼痛,其属于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临床尚未明确其发病原因,但确定是由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器官疾病导致的,其中盆腔炎性疾病是主要原因。本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降低其生活质量[1]。抗炎药物与手术治疗是当前临床主要的主要选择,其中前者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手术虽然可有效缓解疼痛,但术后不能有效改善腹痛症状,再加上手术会导致新的创伤和黏连出现。而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提出,成为了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痛的新型选择。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现整理与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9年3月收治的94例慢性盆腔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妇科学》中慢性盆腔痛的临床诊断标准[2]。依照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26-51岁内,平均年龄(45.3±5.6)岁;治疗组患者年龄在27-52岁内,平均年龄(46.5±5.7)岁。对比两组以上基线资料所表现出的差异,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意义。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奥硝唑片,0.5g/次,2次/d,连续服用5d;口服裸花紫珠片,5片/次,3次/d,总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组: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的具体操作:选择广州杉山公司生产的PHENIX系列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器,设定参数为80Hz、120μs,30min/次;排除月经期,10次/月,1个疗程为3个月。将片状电极片贴在脐耻间两侧旁开6cm处,分别从不同通道连接Phenix USB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选择脉冲电流。设定强度指标标准为:①引起肌肉震颤,促进肌肉收缩;②患者有舒适的麻刺感出现,但不会导致疼痛;③出现刺激和放松交替的感觉;④达到患者最大的耐受水平。

1.3疗效评价标准

疼痛症状、体征彻底消失为治愈;疼痛症状、体征有所改善为显效;疼痛症状无明显变化,体征亦无明显变化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3]。

1.4统计学处理

相关数据以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加以分析,治疗总有效率使用百分率(%)加以描述,并在进行比较时予以x2检验,如P<0.05,则可说明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8.72%与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87%经统计比较,治疗组显著比对照组高,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盆腔炎性疾病主要是由逆行性感染导致的,其主要疾病类型为卵巢炎、输卵管炎、慢性子宫内膜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慢性盆腔痛属于盆腔炎性疾病的常见后遗症,一般情况下选择口服药物或手术治疗的方法并不能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而辅助理疗、中药等则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和减轻疼痛[4]。

奥硝唑片属于硝基咪唑类衍生物的第三代新型药物,其可发挥较好的抗滴虫、康厌氧菌的功效,对盆腔软组织感染、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等妇科生殖系统疾病引起的盆腔感染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裸花紫珠抗炎镇痛作用显著,其与奥硝唑联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缓解疼痛,但整体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是一种在皮肤表面贴上电极,进行外周电刺激,以达到缓解疼痛的新型电疗方法,其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对此种治疗方法的作用原理进行分析:①局部电刺激的状态下可促使肌肉快速收缩,同时加快神经传导运动,加速机体血液循环,对盆腔血液循环进行直接改善,使盆腔血管淤血程度明显降低,并对子宫内膜异常出血、增生情况进行抑制,促使异位内膜结节快速消散,同时对粘连予以软化,使组织纤维引起的瘢痕发生改变,达到减轻症状,消除病症的治疗目标;②局部低频电刺激疼痛部位,可对前列腺素分泌进行抑制,并对前列腺素起到抵抗功效,进一步提高痛阈,有效减轻疼痛;③于盆腔炎症期予以局部电效应可使毛细血管通透性明显降低,减少渗出、水肿的同时促使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活性增强,将盆腔炎性渗出导致的子宫后陷窝积液消除,加快包块的吸收和消散速度[5]。

根据本次实验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由此可证明慢性盆腔痛选择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的治疗方法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作为理想选择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庆华,余妙玲.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联合药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所致女性慢性盆腔痛的效果评价[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06):705-706.

[2] 郭云翮.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特发性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观察[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4(02):39-40+63.

[3] 胡艳,李环,王子超,等.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慢性盆腔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16(04):318-321.

[4] 刘阳.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66例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17,28(15):2466-2468.

[5] 张巍颖,李环,祁锋.经皮低频脉冲电刺激治疗女性慢性盆腔痛35例临床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2018,21(06):422-424.

猜你喜欢

经皮盆腔盆腔炎
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胆道穿刺置管引流在急性胆道感染治疗中的应用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妇科千金片辅助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蒙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盆腔炎非小事! 详解4个常见的盆腔炎症状
慢性盆腔炎患者该如何保养
盆腔积液是盆腔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