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管理糖尿病低血糖?

2019-10-21严洁夏朝霞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葡萄糖低血糖胰岛素

严洁 夏朝霞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04-01

糖尿病作为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临床特征是多饮、多尿以及多食等。伴随人们饮食及生活习惯改变,该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上升。据有关调查显示[1],糖尿病在我国患病率高达11.6%,同时患病年龄呈现日渐年轻化趋势,预计至2030年患病人数将增长到3.66亿。血糖屬于血液中各类单糖总称,其中葡萄糖是主要成分。清晨空腹状态下,正常人的静脉血糖浓度在3.9-6.1mmol/L。将血糖浓度维持在正常状态十分重要,全身的各个组织细胞均需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以满足自身代谢、生存及功能所需能量。低血糖症具体是指血糖在一个特定水平之下,同时有一系列症状产生,当血糖浓度下降到50-60mg/dl时,会产生早期低血糖症状,而下降到45mg/dl时,则会产生晚期低血糖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对糖尿病低血糖加强管理意义重大[2]。本文如何管理糖尿病低血糖进行阐述,具体内容如下:

1 糖尿病低血糖常见原因与诱因

1.1 胰岛素 ①胰岛素应用剂量过大;②运动量过大,未及时对胰岛素用量进行调整,使得运动后出现低血糖;③注射胰岛素时不适当食物摄取引发低血糖;④注射部位的局部环境出现变化、患者存在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胃瘫痪、应激以及出现低皮质醇血症等均能诱发低血糖。

1.2 口服降血糖类药物 所有促胰岛素分泌口服类降糖药均能引发低血糖,其中氯磺丙脲以及格列本脲最易导致低血糖,在应用时应提高重视,先从小剂量开始,尤其是老年患者用药更应慎重。相比来说,格列美脲、格列喹酮、美吡达、D860、那格列奈以及瑞格列奈等应用后低血糖出现机率较低且轻微。单独使用纯中药制剂、噻唑烷二酮衍生物、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双胍类不会引发低血糖,但和磺酰脲类药或者胰岛素联合使用,会使低血糖发生风险增加。

1.3 联合应用其他药物 较多药物和磺酰脲类药或者胰岛素联用会使降血糖作用增强,进而引发低血糖,包括乙醇、水杨酸盐、β-受体阻滞剂以及四环素、磺胺类药、三环类抗抑郁药、苯妥英钠、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以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1.4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常在餐后早期出现高血糖,而餐后3-5h常发生反应性低血糖,临床又称为迟发性餐后低血糖[3]。

2 糖尿病低血糖的危害

2.1 心血管系统功能损伤 主要表现为心率增快,脉压上升,静息期心肌缺血、心梗、心律失常以及心绞痛。

2.2 神经系统损伤 能导致心脑血管意外,抑制大脑皮层,会出现意识不清、丧失定向力识别力、精神失常、震颤以及嗜睡等,若皮层下受到抑制,会出现瞳孔散大、躁动难安以及强制性惊厥等,严重者可能会瘫痪,血压降低。

2.3 给胎儿带来不利影响 妊娠伴糖尿病孕妇发生低血糖极易引发昏迷以及死胎等严重后果,因此低血糖一旦出现需及时就医,以防孕妇晕厥。

2.4 其他 对眼睛以及肾脏带来不利影响,例如引发视网膜剥离以及眼底出血等,使得肾血流量明显减少,同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损害进一步加重。

3 预防

低血糖发作时需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立即进行葡萄糖补充。及时补糖能完全缓解患者的症状,延误治疗可引发不可逆性脑损害。因此,低血糖发作时,需予以含糖较高物质,对于重症患者需注意避免食物误吸入肺,造成肺不张或者吸入性肺炎[4]。

处理低血糖患者,应予以葡萄糖或者糖水、糖果等糖类物质,有必要可静注升血糖药或者葡萄糖,能较快提升其血糖浓度,满足其基本能量需求。病情不严重未出现脑功能严重损害者,其症状能快速缓解,神志会立即清醒,若有突发昏迷以及神志不清等情况出现,家属需及时送患者到医院就诊。

预防:对低血糖症需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预防低血糖时需注重以下几方面:①合理应用口服降糖药与胰岛素。②规律生活,养成良好生活习惯。③适当运动,严禁空腹状态下运动。④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可明显降低低血糖出现机率。⑤对于糖尿病患者,外出时需随身戴上食物或者糖果与急救卡片,在必要情况下应摄入食物或者糖果以改变自身的低血糖状态,但应注意避免采取甜味剂食品,急救卡片上包含自身姓名,患有的疾病名称、家庭住址以及用药情况等。⑥注意夜间有无低血糖出现,夜间低血糖主要表现为乏力、晨起头痛、寒湿衣服、出汗以及噩梦等,危险程度较高,部分患者甚至因睡眠中出现低血糖而失去生命。怀疑夜间由低血糖出现时,需于次日午夜2点至3点进行血糖检测,证明存在低血糖后应进行如下处理:有必要的情况下,午夜饮下一杯加糖饮料或者睡前适当加餐,对晚间的胰岛素剂量开展调整等。⑦加强患者管理及教育,对其治疗情况进行跟踪与监测,同时对其加强糖尿病低血糖预防有关健康宣教。

4 小结

低血糖会给糖尿病患者带来较大危害,因此,需要积极做好有关预防工作,制定出有效合理治疗方案,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将其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能大大减少低血糖的出现,进而延缓或者减少糖尿病有关并发症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宁,朱东林,王锐,等.院内血糖管理前后血糖监测数据分析及效果研究[J].河北医药,2017,39(24):3747-3750.

[2]黄玥晔,罗彦凌,程晓芸,等.门诊糖尿病患者强化血糖管理方案发生低血糖事件的分析[J].中国糖尿病杂志,2014,22(5):448-451.

[3]王丽娟,高俊香,张兴,等.系统化自我管理教育对2型糖尿病病人代谢指标和低血糖事件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5,9(26):3256-3258.

[4]金晨曦,郭立新.糖尿病合并低血糖的危害与救治[J].临床内科杂志,2017,34(3):162-164.

猜你喜欢

葡萄糖低血糖胰岛素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医生手术后“豪饮”葡萄糖注射液 一般人能喝吗
糖尿病患者能吃氨基葡萄糖吗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超/亚临界水中还原糖分解特性
辨证分型治疗葡萄糖耐量低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