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延安市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分析

2019-10-21李延英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延安市问卷人群

李延英

【摘  要】目的:了解延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析各因素下健康素养水平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参考依据。方法:采用PPS系统抽样方法,在延安市抽取一县两区共2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75个家庭户。用KISH表法,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全市共调查3780人。结果:调查对象健康素养水平为6.33%。男、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9.5%和1.7%,男性居民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从分年龄组素养分析结果来看,25~34岁和35~44岁年龄组人群素养水平较高。45~54岁和55~64岁年龄组人群居中,而65岁人群素养水平最低,仅为4.1%。调查人群素养率基本呈现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硕士及以上组素养率最高,为25.0%,其次为大专/本科组和小学组,素养率为分别为10.3%和14.0%,初中组和不识字/少识字组素养率最低,分别为1.6%和1.4%。结论: 2018年延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较低,各方面健康素养水平不均衡,应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居民特点,加强对高年龄段及文化程度低的人群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

【关键词】健康素养水平;监测;数据统计

【中图分类号】R1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302-02

健康素养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指的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素养和期望寿命、生命质量高度相关。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是提高我国居民健康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 2012年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将健康素养监测是项目内容之一,并广泛开展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现将2018年调查统计分析方法与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延安市非集体居住的15~69岁常住人口,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养老院、宿舍等地点的居民(常住人口是指过去12个月内在当地居住时间累计超过6个月的居民),不考虑是否具有当地户籍。

1.2  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PPS系统抽样方法,在延安市抽取一县两区共2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3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75个家庭户。用KISH表法,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村)实际完成60份调查问卷。全市共调查3780人。

1.2.2  调查方法  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原则上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如调查对象不能独立完成填写,则采用面对面询问方式填写。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

1.2.3  分析内容

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总体水平及不同特征人群健康素养水平。对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三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全市居民各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及不同特征人群的差异。

1.2.4   指标定义

(1)健康素养水平:具备健康素养(监测问卷得分达到53分及以上)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2)某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三方面中,具备某方面健康素养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

(3)某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六类健康问题中,具备该类问题健康素養的人在总人群中所占的比例(表1)。

1.2.5  问卷计分方法

计入素养率计算的判断题8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单选题23题,正确计1分,错误计0分;多选题15题,选项与正确答案完全一致计2分,错选、漏选计0分;情景题1个大题4个小题,其中单选题3题,多选题1题,判分标准与单选题、多选题一致。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2018年延安市健康素养共监测15~69岁常住人口3780人,用于分析的有效问卷375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9.4%。在有效问卷中,男性2241人,占59.6%,女性1517人,占40.4%,男女性别比为1.47:1。年龄在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 65~69岁调查对象分别占4.4%(167人)、14.9%(559人)、14.5%(546人)、30.9%(1161人)、29.0%(1091人)和6.2%(234人)。

在文化程度方面,不识字/少识字、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的比例依次为28.8% (1083人)、32.9%(1236人)、22.2%(833人)、10.5%(395人)、5.4%(203人)和0.2%(8人)。

2.2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总人群素养水平

2018年延安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33%。

2. 不同人群素养水平

性别:男性健康素养水平为9.5%,女性健康素养水平为1.7%(表3)。

年龄:25~34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高,为7.5%,其次为35~44岁组, 65~69岁组健康素养水平最低,为4.1%(表3)。

文化程度:硕士及以上者最高,为25.0%,其次大专/本科组和小学组,素养水平为10.3%和14.0%,不识字/少识字者健康素养水平最低,为1.4%(表2)。

2.3   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延安市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1.8%,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基本技能素养水平为9.0%。

3  结论与分析

3.1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呈现稳定趋势

2018年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6.33%,健康素养水平较为稳定,据此估计,全市15~69岁的人群中,大约有13.9万人具备健康素养。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不断提升,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活动的大力开展、人民群众对健康的密切关注和迫切需求相关。

3.2  素养率在居民中的分布存在差异

从人群分布来看, 2018年全市男、女性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9.5%和1.7%,男性居民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女性。从分年龄组素养分析结果来看,25~34岁和35~44岁年龄组人群素养水平较高。45~54岁和55~64岁年龄组人群居中,而65岁人群素养水平最低,仅为4.1%。

从文化程度分布看,调查人群素养率基本呈现随文化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硕士及以上组素养率最高,为25.0%,其次为大专/本科组和小学组,素养率为分别为10.3%和14.0%,初中组和不识字/少识字组素养率最低,分别为1.6%和1.4%。

3.3  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较高

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中,2018年延安市居民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1.8%,在三个方面健康素养中水平最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4%,低于基本技能素养率。从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等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来看,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最高,为22.4%,其次为科学健康观素养和健康信息素养,分别为20.2%和12.0%。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最低,为1.4%。

4 讨论

4.1  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对于健康知识与理念的知晓相对较为容易,但养成健康行为和掌握健康技能较难。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和理念的认同并不等于健康行为的养成。不论个体还是群体,行为的养成需要有支持性环境,需要有健康的公共政策和良好的社会氛围,需要全社会的努力,而且可能出现波动和反复。此次调查表明健康技能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提示健康教育不仅要重视健康知识的传播,更要重视行为干预和技能培训。

4.2  以延安市2018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6.33%计,意味着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仅有约7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由此可见,全市居民的健康素养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2014-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到20%”的目标相比,有一定差距。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基础性、复杂性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参与。

4.3  延安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47.27%,远高于陕西省平均水平,控烟工作刻不容缓,要加强控烟法制建设,加大控烟工作力度,有针对性的开展控烟干预项目,不断降低我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

4.4  居民健康素养是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国家已将健康素养纳入公共卫生政策,并采取多种措施来提升公民的健康素养。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积极倡导树立“健康教育先行”理念,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健康促进工作模式,整合资源,依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中央补助地方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将项目工作认真落到實处。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引导城乡居民树立科学健康观,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营造全社会关注健康的氛围。要加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因此,今后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以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的居民以及农民作为重点人群,因地制宜,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为居民提供个体化的健康教育服务,促进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

猜你喜欢

延安市问卷人群
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项目“延安过大年”——第38届春节系列文化活动之“欢天喜地过大年”摄影作品展成功举办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
财富焦虑人群
延安市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探究
人群中总有一个好看的
延安市优势产业选择研究
问卷大调查
延安外向型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