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创伤患者的急症护理分析
2019-10-21朱烨
朱烨
摘要:本研究主要对重度创伤患者在进行急症护理时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护理后的效果进行了数据分析和研究。笔者随机抽取了本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急诊室所接收抢救的78位重症创伤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学中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对比研究方法。结果显示出无论是从护理的总体效果还是患者个人的满意程度来看,急症护理的手段都更加有效。以急症护理的模式抢救重度创伤患者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存的概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急诊抢救方法。
关键词:重度创伤患者;急症护理;效果分析
重度创伤在临床上被定义为重大疾病,由于重度创伤大多是突发的,且形式多样、病理复杂多变,因此医院的急诊科在接收重度创伤患者上都存在着应急护理的巨大风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患者失去最佳抢救的时机而留下难以转圜的后遗症甚至是失去生命。医院的急诊科将重度创伤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作为研究课题,也在不断地探索更为有效和科学的护理方法,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笔者将我院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所接收诊治的重度创伤患者随机抽取了78位。笔者使用急症护理的手段来统计观察组的数据,以常规护理的手段来统计对照组的数据。通過两组数据的不同情形对具体的统计结果进行研究,以此得出一个相对客观的统计学结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
笔者随机选取了我院自2017年5月——2019年5月间的重度创伤护理诊治案例共计78位。这些患者的年龄跨度从14岁到79岁不等,平均年龄区间为34.1岁到47.1岁。其中,女性患者共计24位,男性患者共计54位。由于创伤部位和创伤原因较为多样,以表1的形式呈现,具体如下:
要使数据尽可能地客观公平,笔者随机取样,每一个小组数量都为39名患者。通过查阅患者的个人信息,笔者对每个小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进一步的统计。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为15—78岁,平均年龄分布约为36—46岁(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男性患者有26位,女性患者有13位。从创伤部位和创伤原因的人数统计以表2的形式呈现,具体如下:
在对照组中,患者的年龄分布为14—79岁,平均年龄分布约为34—46岁(四舍五入精确到个位)。女性患者有11名,男性患者有28名。从创伤部位和创伤原因的人数统计以表3的形式呈现,具体如下:
通过临床分析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属重度创伤,年龄区间相似,性别统计差异不大,创伤部位和原因的数量显示上也无明显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
(二)方法
1.观察组
本小组所采取的是急症护理方式。急诊科接收患者后,医护人员立即开展基础护理,对患者外观进行预测。以静脉通路的方式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护士立刻让患者吸氧,打通呼吸道,此外,心电监护、疼痛、输液、体位、并发症等多个环节的护理工作也陆续进行。
2.对照组
本小组所采取的是常规护理方式。急诊科接收患者后,医护人员即刻展开常规护理,包括吸氧、监测、护理创面、药护等几个方面。
3.评价
4.统计学分析
利用统计学工具对两个小组护理的具体情形和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根据P值的显示来判断结果是否符合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根据两个小组的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果,具体的护理效果显现以及是否具备统计学意义如表5。
(二)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分析
患者满意度分析具体请见表6:
三、结果讨论
重度创伤患者在遭遇到突发状况和打击后,内脏出血、血管爆裂等情形常有,患者自身躯体伴随剧烈疼痛,会出现一系列的消极情绪。若在急救护理阶段没有把握好护理方法,则会导致患者更加痛苦,甚至引发死亡事件。通常而言,急诊科对重度创伤患者的最佳抢救应在伤后两小时内,优化急救工作对科学有效地抢救患者生命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本次研究数据可以明显看到,观察组所采取的急症护理方式抢救重度创伤患者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常规护理方式,患者个人对于护理过程的体验和结果也更加满意,且这两点结果都契合统计学意义。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医护人员对重度创伤患者采用急症护理手段时,患者的护理风险有所降低,患者的生命能够得到更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痛苦也被大大减轻,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的消极情绪,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晋红珍.重度创伤患者的急症护理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03):178-179.
[2]张桂真.重度创伤病人的急症护理体会[J].中国临床医学,2001(05):5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