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知识本源,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

2019-10-21苏彩虹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16期
关键词:分针刻度概念

苏彩虹

时间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是钟面?是手表?是手机上不断变化的数据?这是表象,是科学家没法把无形无相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测量出来,只能以测量物体的变动来代表时间的表象。譬如,测量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变动作为一年的时间;地球自转一圈的变动作为一日的时间;单摆振动一次作为一秒的时间;石英晶体的振动和电子在原子轨道上的转动作为更短的时间等等,全都是以物体的变动来代替时间。所以时间是一个物理量,测量其长短常用的单位有年、月、日、时、分、秒等。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把时间这个神秘的概念让学生真正去理解呢?时间产生的原因既然是我们所处的世界存在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为了认识和了解变化着的周围环境,人类产生了时间的概念,用时间将各种不同运动状态和形式联系起来。所以,课堂上我们只有让学生知道时间是由运动产生的,不管是看得见的动还是看不见的动,都产生了时间,那么时间这个概念也就真正建立起来。

一、在看得见的运动中建立时间概念

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刚入学的小学儿童,大脑思维方式刚从具体思维进入形象思维时期,抽象思维才处于萌芽状态。因此,要让适于具体形象思维的小学儿童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識就必须把高度抽象的数学知识,先用具体形象的方法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通过由“具体—形象—抽象”的思维规律来认识掌握数学知识,并通过多次的这种思维方法训练,培养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是说,运用具体形象的方法教学小学数学知识,既是使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知识的科学方法;也是培养发展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必要手段。因此,在设计这节课时,为了把抽象的时间概念用具体的形象呈现给学生,本节课下足了功夫。不仅选材讲究视觉效果,内容也富有趣味性,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丰富的具体形象中形成了概念。

开课时我充分利用钟面模型,引导学生观察钟面上的刻度、结构,在了解分针走1小格是1分的基础上,通过5分、5分的数并填数,重点理解“分针从刻度12转到刻度1,一共转过了多少小格,是多少分,刻度1可以表示几分”,再到“分针转一周一共转过了多少个5小格,是多少分钟”,这样一步步由具体的几分到几个5分慢慢地抽象过度,前者是理解其他刻度表示多少分的基础,后者是理解时与分的关系的基础。这一活动,还让学生明确刻度1-12的两种含义:当时针指向钟面上某个大格的刻度时表示几时,分针指向某个大格的刻度时,则表示多少分。

时与分的关系,重点是1时=60分的推导,我采取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钟面上分针、时针位置的变化,让孩子非常直观的看到了在相同的时间里,分针转了一圈,时针走了1大格。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分针走一圈是60分,孩子直观认识1时=60分。这些看似简单地转动演示不仅加深了孩子的印象,突破了重难点,更使学生从不断转动的钟面初步体会分针带动时针在做顺时针运动,时刻在变化时间在流逝的现象。

二、在看不见的运动中建立时间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显数学基本概念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领悟概念的本质内涵,使学生会运用概念进行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

如何让无法拿出来给人看的时间变得具体,变得确确实实存在,让学生理解时间的数学内涵,这需要教师追寻知识的生活本源引导学生理解。

时间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这种比较抽象的计量单位在计量人的成长过程是最熟悉不过的事情。可人的一天天成长是看不到的运动,停止的时钟会给人时间也停止的错觉,但时间并未真正停止,人并未停止生长、停止变老。为了让学生感悟时间是看不到的运动,课中我通过一个小视频讲述了人的长大、河水的流淌、读书、抬头都是时间,这些非常具体的物体的运动让时间变成看得到、体会得到。我还通过老鼠把公鸡的嘴堵住,然后就认为天不会亮大胆去偷东西这个故事,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公鸡不叫天就不会亮吗?时间是受公鸡控制的吗?你能让时间停下来吗?”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和分享揭示了时间的本质—它是不受控制的运动,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时间是多么地宝贵!

(二)优化家庭教育,让留守儿童拥有良好的空间

在初中成长阶段,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还少不了家庭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就应该得到优化。在此,教师就可以和留守儿童的家长进行沟通。虽然,留守儿童父母在外,不能经常回家看望孩子。但是,可以通过电话等形式进行沟通。教师要让父母给孩子充足的希望,并拥有学习的动力和支持。教师为家长提供针对性教育策略。要求留守儿童的家长关注孩子的内心和生活状况,在孩子拥有家长和师生关心的情况下,才会对自己的今后成长充满希望。同时,还应该关注在家庭中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长辈,要对其教育思想观念进行优化[5]。教师在从多个教育主体分析的情况下,为留守儿童的成长提供广阔的空间和准备。

(三)加强社会关注,为留守儿童教育伸出援助之手

在初中教学阶段,针对留守儿童教育内容,也需要社会力量。社会相关人员就可以为留守儿童提供资助,能够让其的家庭困难得到有效的解决。同时,在这其中,还应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进行投入,政府要从根本上解决孩子不能上学的问题。政府给予学校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在多个层面得到保障的情况下,让初中留守儿童教育更加高效。另外,社会各界人士还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温暖,坚决抵制伤害留守儿童的行为。在创建和谐社会的情况下,让留守儿童在成长和生活上充满希望。总的来说,在社会的广泛关注下,为留守儿童提供援助之手,让其能够稳定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阶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校都应该积极关注山区留守儿童。在此,需要不同的教育主体进行努力。尤其是在初中教育时期,很多内容都是需要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引导和帮助。在此,学校就应该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优化,让留守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拥有坚实的保证和支撑。同时,家庭教育也是十分关键的。家长要和教师进行密切的沟通,针对留守儿童教育进行分析,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在社会关注的情况下,能够解决留守儿童在经济和学习上的困难。总之,要制定出针对性教学举措,为留守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充足的准备和支撑。在创建优质教学氛围下,保障留守儿童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海宏,王敏.健康教育对初中留守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8,16(18):2291-2292.

[2]张亮.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学业终止研究——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经验分析[J].青年探索,2017(04):74-82.

[3]康安峰,李胜利.赣南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选择权实现问题的调查研究[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6,23(06):102-106.

[4]黄雪娇,赵可云.我国留守儿童研究热点和前沿演进趋势——基于关键词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基础教育研究,2016(15):21-32.

[5]罗永忠,王丹丹.仡佬族地区寄宿制初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116-153.

猜你喜欢

分针刻度概念
怎么做能更好地认识分针和时针运动的联动关系
钟面上的数学问题解法
剪彩带
谁大谁小
谁大谁小
古代的时间概念
测量三字歌
深入概念,活学活用
钟表上的数学问题
幸福在葱茏里,在弯腰的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