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实验研究
2019-10-21肖金林
摘 要:由于初中数学是属于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的学科,其知识难度相对较高,而部分学生又因自身所具备的认知灵活性较差,故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在学习初中数学时经常会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进行深入探究,详细影响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因素,并为其提供几点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
引言
初中数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也是保障学生今后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但由于部分初中学生认知灵活性存在缺陷,故而导致他们在学习初中数学过程中出现学习困难的问题。因此,应如何改善目前这一问题,是初中数学教师应加以重视的问题。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定义与表现
(一)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定义
初中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定义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被定义为注意力障碍,表现为注意力无法集中,另一种类型被定义为数学能力障碍,表现为不具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其一,具有注意力障碍问题的初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被教师或家长怀疑是不是患有多动症。其主要表现在患有注意力障碍问题的学生在课堂中难以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某一门专业知识,或上课听课时间较短,在学习数学时经常会处于疲惫状态或者是经常搞些小动作,但在数学教学课堂结束后就会活跃起来。数学能力障碍体现在初中学生对数量、数学概念以及计算的能力掌握较差。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与到较抽象的数学概念或者复杂的计算内容时,这类学生很难会做出准确答案,从而选择放弃解答。
(二)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表现
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表现分为两个层面。一方面为听觉辨识度差,在收听某种信息时经常会辨识成错误的信息,而另一方面是学科学习能力的偏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偏科问题。其一,听觉是人类通过感受器官——耳朵的神经系统声音感受器和前庭感受器,经过听觉感受器所接收到的各种频率、性质与高低不同的各种声音,将其转换为声波传入到学生耳朵中转化为神经冲动后再次传入大脑皮层,在进行信息交流。而听觉辨识度较差的学生信息综合能力也相对较差,故而导致学生在听课过程中产生问题差异。学科学习能力偏异则是因人而异,有的学生精于规划,缺不善于阅读,有的学生肢体语言发达却不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而有的学生因自身数学运算能力不高,对数学上数位、数量概念理解不明确,数学符号分辨困难等等,都代表着学生学科能力存在偏异问题。
二、影响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因素
(一)数学学业成绩
有关研究数据表明,我国初中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接受提问时,所回答的正确率、错误率以及持续性错误数等都与初中生的数学考试成绩有着密切关系,尤其是初中时期的学生,心智尚未发育完全,胜负欲较强,在数学课堂提问过程中回答出正确的答案会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提高他们的数学学习成绩方面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而初中数学生若是在提问过程中回答出错误的答案,并出现持续性出错的现象将会严重打擊他们的自信心,极有可能会降低他们的学习成绩。同样的,若一些初中生在回答数学问题时持续出现错误,就表明他们并不具备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也就代表着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相对较差。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部分初中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完成任务转换作业时,可以看出其转换效率并不一定高于学困生。同样的,初中学生自身所具备的认知灵活性虽然会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的提升,但却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反之其认知灵活性较高却很有可能会提高学习成绩。
(二)认知灵活性存在缺陷
初中时期的学生认知灵活性存在差异,而认知灵活性存在的差异对学生数学学习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部分初中学生因认知灵活性存在缺陷,在学习初中数学时所存在的学习困难问题远远高于认知灵活性较高的学生。也正因如此,初中学生认知灵活性的高低、好坏也正是造成学生学习数学出现困难或学习成绩难以提高的重要因素。此外,初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面对数学学习内容改变时因自己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已构建成自己对此学习任务的认知而难以做到及时转换符合的学习策略,重新适应学习需求。这也就导致这部分学生不能有效解决数学中出现的问题,也难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
三、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策略分析
(一)创新数学教学模式
若想实现提高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教学目标,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创新自身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并遵从“因材施教”教学理念,重视初中学生个体差异情况。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应按照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实施分层教学法进行教学,依据学生入学考试的考试成绩,将其划分为三个层次,并按照这三个层次分别为学生布置符合学生个体差异的学习任务。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还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可按照学生个体差异划分为四人一组,将两名认知灵活性较高的学生分配到两名认知灵活性较差、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小组当中,让其辅助认知灵活性较差的学生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伟大精神,还可使认知灵活性较差的在学生通过认知灵活性较高学生的帮助,轻松完成学习任务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
(二)强化学生解题训练
初中数学知识除基础知识外,更多是高级知识,而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习得高级知识,就应当加强对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训练。首先,由于在解题过程中学生所需解答的数学题目不断产生变化,各个构成条件也在不断产生变化,使数学知识出现交叉问题,故而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这时就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在选择数学练习题和设计数学题结构时,可以依据初中学生学习兴趣进行设计,让学生在自身比较感兴趣的知识题型基础上展开反复训练,以此来提高数学计算能力。其次,初中数学教师应明确专门知识学习是认知灵活性理论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初中学生在具备良好解题能力以及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后,需要进一步深化自身的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初中数学教师可将数学教材中相同类型的例题放在一起进行讲解,集中解答相似的练习题,让初中学生自主在练习题中探索出题目与题目之间的联系和不同,有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认知灵活性是提高初中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造成初中学生学习数学困难的因素之一。因此,初中数学教师是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认知灵活性,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现象,才可有效解决初中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永.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实验研究[J].才智,2018(28):116.
[2] 荣丹月.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实验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2):165+167.
[3] 焦彩珍.初中数学学习困难学生认知灵活性的实验研究[J].数学教育学报,2014,23(03):64-67.
第一作者简介:肖金林(1978年12月),男,汉族,湖北省麻城市人,黄冈师范学院本科毕业,现任湖北省麻城市铁门岗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