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及解决方法

2019-10-21皮忠绍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解决方法

皮忠绍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食用鱼类的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现阶段,池塘养鱼的养殖户人数逐渐增多,但是大家忽略了水质的养殖问题,从而影响了最终的养殖效率。与此同时,人们对鱼产品质量的要求升高,而水质不好养殖的鱼类无法实现人们的需求,导致池塘养殖出现了滞销的情况。基于此,本文将主要围绕池塘养鱼常见的水质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展开分析,为更多的养殖户提供部分养殖策略,推动池塘养鱼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池塘养鱼;水质问题;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逐渐趋于复杂化的局面,渔业想要巩固自身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需将当前的工作的重点放在养殖水质上,通过不断的探索找出相关养殖水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在大幅度提高鱼类存活率的同时,能够切实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促使渔业在市场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池塘养鱼养殖户想要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推动池塘养鱼行业在市场上的地位,需要积极探索养殖过程中常见的水质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找到合理的优化措施,从而推动渔业的发展并帮助养殖户实现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一、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分析

随着我国鱼类养殖行业的不断进步,诸多池塘鱼类的养殖问题也随之出现,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便是池塘养殖的水质问题。众所周知,若养殖水质的情况比较差、水体指标不合格等,极易导致养殖的鱼类出现大量死亡的情况,为养殖户产生不可逆转的经济损失[1]。与此同时,水质较差的池塘环境养殖出来的鱼类质量也比较低,鱼类的肉质不健康则能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针对现阶段池塘鱼类养殖水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1)不良企业随意排放的污水等造成的污染。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其对鱼类健康生活以及存活几率均存在直接的联系。随着社会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部分不良企业均直接将工业污染物直接排放到水中,严重污染水资源并造成诸多问题。(2)鱼塘不合理的施肥。部分渔业养殖户在肥料还未充分发酵之前,就将肥料随意投放在养殖场内。养殖户没有严格掌控施肥的数量,并忽视施肥应该注意的天气等其他因素,不仅没能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还严重污染了水体的环境。此外,部分养殖户缺乏肥料的认知,随意将生石灰投放在养殖场所汇总,导致水中的酸碱平衡被破坏,最终大量的鱼苗出现死亡。(3)氨氮浓度不当。能够扰乱池塘养殖水质的氨氮浓度,主要是由鱼类饲养的饵料、肥料、鱼类残骸以及鱼粪便等,若池塘内水质的氨氮浓度不当,极易导致鱼类出现中毒、死亡的情况。并且,当鱼类长期处于氨氮浓度在0.01—0.02mg/L时,鱼类会逐渐出现慢性中毒的情况,长期如此鱼类最终出现死亡。与此同时,部分水质中的氨在转化成硝酸时,受到部分因素的干扰,转化出现问题形成了亚硝酸盐,导致水质中亚硝酸盐浓度逐渐升高,导致水质出现问题。(4)水质中的氧浓度降低。池塘水质的氧浓度主要来自水中植物以及周围植物进行的光合作用,少部分水质中的氧浓度是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融合到水体中,但是当养殖鱼类的密度过大以及温度升高等因素,均會导致水体的氧浓度降低,从而影响鱼类的生长并影响水质[2]。(5)水草情况。大量繁殖的水草是池塘鱼类养殖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泛滥的水草对鱼类生存产生影响的案例不在少数。过度繁殖的水草不仅能降低水质的氧浓度,还会导致鱼类出现死亡的情况。(6)池塘底物物质常在多个方面对水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池底物质能够保证水质良好的性能、肥度以及水位。若池塘底物物质的通气状态不好,其完全被水体浸泡无法溶氧,则会对水体产生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池塘底部产生的淤泥具有一定的营养物质,能对水体产生部分保肥、调节水质以及供肥的作用,部分新修建的池塘水质以及肥度不稳定,主要是由缺少淤泥情况所致。但是如果池塘底部的淤泥过多,会导致池塘底层长时间缺少氧气,极易引起鱼类浮头的情况。

二、池塘养鱼常见水质优化方法

(一)水源的选择

水质是鱼类赖以生存的主要条件,养殖水质不仅直接影响到鱼类的健康,还影响到水质内各部分微生物等多方面的因素[3]。因此,良好的水体以及可靠的水质,均是池塘养鱼的必需条件之一,养殖户想要养好鱼类需选择合理的水源,从而保证为池塘增加新水时,能够保证鱼类正常生存环境不被破坏。一般情况下,养殖户选择水源常以没有受到过污染的江河水源、井水、湖泊以及水库水质比较合适,这些地方的水体含氧浓度比较高、水质比较好,部分养殖条件允许的用户可以将其过滤在进行养殖。养殖户通过过滤水质,能够减少水体中存在的敌害物质,大幅度提高水体的质量。养殖户除了选择上述建议的水体,还可选择水体的含氧程度在3—5mg/L左右、不含有硫化氢、水质PH程度在7.0—8.5左右以及有机耗氧量在30mg/L的水体作为养殖水质。

(二)池底与周围环境的清理

在养殖户往池塘中放养鱼类之前,养殖户需清理池塘底部过多的淤泥以及周围的环境,并将池塘底部的水体抽出,更换新鲜的养殖水体或者使用微生物制剂以及水质改良剂等,降低养殖池塘内水体所含的硝酸盐浓度[4]。通常情况下,池塘底部的淤泥不宜过多,以10—15厘米的厚度为宜,养殖户需年年清理池塘底部的淤泥,以免对于鱼类产生不良的影响。此外,池塘养殖周围的环境不能存在比较高大的树木以及房屋,池塘边上不应存在可以窝藏敌害、影响操作的杂草以及消耗水中养分的植物。若池塘养殖周围存在上述部分时,不仅会影响池塘内水质的氧气浓度,还会增加池塘中水草等浮游生物的繁殖,不利于养殖户的鱼类产量。因此,养殖户需要积极清理周围的环境,消除吸收水体营养、不利于操作的因素,有从而增加养殖水体的循环程度,大幅度提高水体内的含氧量,便于鱼类可以顺利生长,大幅度提高养殖户的鱼类产量。

(三)定期消毒

在投放鱼苗之前对鱼塘进行消毒处理,养殖户可以选用漂白粉、强氯精以及生石灰等物质进行消毒[5]。通常采用消毒各物质的剂量为:漂白粉10-15kg/667m2、强氯精2-4kg/667m2、生石灰100-150kg/667m2。养殖户在鱼塘消毒10-15天后可以投放鱼苗。此外,养殖户在将鱼苗投放在池塘之前,还需检查池塘内的水质是否合格,是否还存有消毒药效,以免由于池塘内的消毒药效还未完全消散,就将鱼苗投放到在池塘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除此之外,池塘中的食台经过长时间饵料的投放,极易存留部分饵料并逐渐腐烂、变质。当鱼类不慎将此种饵料吞食,极易导致鱼苗出现死亡。并且,腐败的饵料还为病原微生的繁殖提供了环境。因此,对池塘中的食台进行消毒具有重要的意义。养殖户可以使用硫酸铜或者漂白粉进行消毒,在100克的硫酸铜或者漂白粉中加入40克的硫酸亚铁物质,连续悬挂3天,每个食台悬挂四个“消毒设备”即可。

(四)有效调节肥效

池塘养殖户在投放鱼苗之前除了需要消毒还需肥水,而以肥水作为目的进行的施肥措施,可以对水质投放适当的有机肥或者无机肥料[6]。但是,养殖户需要深刻意识到使用二者存在的不同。通常情况下,池塘养殖户常在水体中投放有机肥,让水体中存在的微生物进行繁殖,从而为鱼类提供部分可食用的饵料微生物。当养殖户定期调节水体的肥料效果,可以保证水体中微生物的质量,促使鱼类生长为高质量的水产品。渔业养殖户常使用的有机肥,主要为粪便肥料包括人类粪便、牛粪便以及猪粪便等。这些有机肥料中均含有丰富的肥料成分,特别是氨素比较多需要细菌对其进行分解后,才能转变为植物吸收的氨态氮物质[7]。所以,养殖户最好在肥料发酵以后在进行使用,不仅能够缩短肥料效果的作用时间,还能减少肥料在水中分解产生的氨气、吸收水体的氧气等。养殖户在单独使用化肥时,需要注意肥料的各种成分并进行合理的搭配,科学、合理的投放肥料以免对水体产生不利的影响。若养殖户将粪便作为基础的肥料时,可以根据池塘的肥度以及肥料的质量进行合理的定位。有机肥料的使用原则是少施肥、勤施肥、看水体施肥料、保证水体肥效的原则。这是由于过量的施肥能够破坏水质的正常环境,不利于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五)适当应用化学药剂

池塘鱼类的养殖户可以使用聚维碘酮物质,大约20天左右交替使用,从而改善水质的情况,优化池塘内水体的质量,便于鱼类正常生存[8]。部分池塘鱼类养殖户可以向池塘水质内投放部分化学药剂,从而起到快速调节池塘水质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养殖户可以向水体内投放块状的生石灰物质,改善水体PH数值偏酸性的情况。针对水体内氧气浓度较低时,则可以对水体投放氧化剂提高水体的溶氧程度,并对水体起到一定的消毒、杀菌的作用。与此同时,针对水体肥料效果不够的情况,还可以选择追加化学肥料的措施,从而提高池塘养殖水体的肥料效果,促使鱼类可以正常的生长。

(六)水草的培育

由于池塘鱼类养殖的过程中,蓝藻的繁殖速度比较快,所以大部分鱼类养殖户很难将水草清理干净。因此,鱼类养殖户想要更好的养殖鱼类、清理水中多余的水草,需选择不会影响鱼类健康还能有效杀死水草的药品[9]。池塘养殖户也可在水藻大量繁殖之前,就对池塘进行相关的生物预防措施,从而减少水草对池塘产生的危害。与此同时,养殖户需还需根据养殖鱼类的品种,培育合适的水草并进行多品种的移植。通常情况下,伊乐水草常搭配黄草、轮叶黑藻共同培育,促使水草的覆盖率较好,起到一定的优化、净化水体的作用,并胃鱼类提供部分可食用的水草植物等。

(七)微生物制劑的应用

优化养殖水质的微生物方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优化养殖池塘中水质的循环速度,通过加快循环速度可以改善水质中存在的有害物质,促使池塘内的水质能够符合鱼类生长的环境。微生物制剂的种类比较多,养殖户可以选择光合细菌、EM菌以及芽孢杆菌等,上述相关微生物制剂都属于消耗氧气的微生物,养殖户需要在晴天时使用。如果养殖户不慎在阴天进行使用,会导致水体出现极度缺氧的情况。

三、总结

池塘内养殖的水质作为鱼类繁殖的主要环境,其直接关系到鱼类生存以及产量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情况以及养殖户只重视眼前利益等多种因素作用下,池塘养殖户没有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殖,导致池塘养殖水质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10]。池塘养殖行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保持屹立不倒的地位,需要重视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养殖水质存在的诸多问题。养殖户需要重视养殖水质的情况,通过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优化池塘内水质的情况,不断改善养殖水质的情况充分保证池塘水体适合鱼类的生长,为广大人群提供高质量得鱼产品。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各界对渔业发展的不断重视与关注,为池塘养鱼行业水质问题的优化以提供了良好的机会。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吃到健康、放心的鱼类产品。为了满足人民群总的这一需求,渔业养殖行业人员需提高池塘水质相关工作的力度,通过积极的探索找到水质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科学的解决措施,保证渔业养殖的顺利进行,并保证鱼类的健康生产,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放心的鱼类产品。此外,渔业相关工作人员还需总结相关经验,及时吸取工作上的教训,通过有效的措施推动渔业的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候爱红. 关于水质监测工作中常见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2).

[2]姜杰. 池塘养鱼泛塘的原因及对策[J]. 农家致富顾问,2017,(18):47.

[3]闫俊.关于池塘养鱼常见水质问题及对策分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7,(24):207.

[4]杨帆.“你负责养鱼,其他问题我全包!”通威在华东打造30万亩养鱼“车间”,开启渔业4.0新时代[J].当代水产,2018,43(12):38-40.

[5]武汉银.浅谈现代水库养鱼新技术及水体污染问题[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0).

[6]杨丽玲;紫宝良.浅析新平县稻田养鱼存在问题及对策[J].农民致富之友,2017,0(23).

[7]于士翔,贺静,孙涛,等.浅议“养鱼工船系统”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J].齐鲁渔业,2017,34(7):31-32.

[8]龙金梅.浅谈稻田养鱼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J].农家科技(上旬刊),2017,(5):151.

[9]张弘.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J]. 农民致富之友,2017,0(9).

[10]高建军. 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2017,0(11).

猜你喜欢

解决方法
新形势下基层科技档案管理工作初探
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问题与思考
铝冲裁废料堵塞的原因与解决方法探究
导学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
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