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孩子从生活中学习数学

2019-10-21李莹歌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小学数学

李莹歌

摘要:数学教师上课时应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生活化,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课本知识之间联系起来,让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能力;创造能力

数学起源于我们的生活,同时又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育教学要联系孩子们的实际生活,为他们提供可能多的实践机会,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感悟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应用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

一、教师备课时要设计有意义的数学活动,提高孩子们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家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为孩子们创设问题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感受到数学学习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了让孩子们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初步接触数学思想,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实践活动。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学习“折扣”一节时,我们可以用课余时间让孩子的爸妈带他们到超市去参观,让孩子自己拿着钱去买一件打折后的衣服或者一双打折后鞋子,如果不打折要付多少钱?打折后又要付多少钱?让孩子们亲身感受这个打折销售过程,自然很快的就明白“折扣”是什么意思?就会知道打几折就是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十销售?……到上课时给学生机会,让他们自己说说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以来,就培养了孩子们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信心。

又如六年级下册,“利率”这一节。上这节课之前,可以提前几天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让爸爸或妈妈带着你到银行存一定数额的钱,请你帮助爸爸妈妈算算到期后会得到多少钱?到了银行,通过了解,学生就知道什么是“本金”、“利率”、“存期”。学生真正的参与到存钱中,帮助爸妈算钱后就会很快的明白,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本来是一节枯燥数学计算课,就这样愉快的弄懂了,学会了,也会用了。等到我们教师真正上这节课时,学生都可以当一次小老师。这些简单的生活经验,让我们的学生参与,经历,就能让枯燥,繁琐的数学简单化。大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鼓励孩子们收集生活中数学实际事例,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数学渗透到了各个科学和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所起作用越来越大。让孩子们知道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就有利于孩子们知道数学的发展,感受我们学习数学的价值,就能鼓励孩子们学好数学。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在数学课堂上可以用到,如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成数”时,先让孩子们想想说说实际生活中的“成数”。如:“2018年我省用电量比2017年节约二成”、“今年小麦收成比去年增产一成五”等等。接着老师说一些生活中有关“成数”的实例,“我国今年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北京今年出国旅游人数比去年降低二成五”等等。见到和听到这么多生活中有关“成数”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成数的意义,接着了解“成数”和分数、百分数的区别和联系,学生就会容易的多。

又如,“比例尺的应用”这节课。比例尺在家里地图中也常常见到,教师可以让孩子准备一张家里的地图,上课时让学生先观察自己带的地图,然后说说地图上都哪些数学信息有什么?学生们肯定会说有“1:500”、“1:10000”、“1:2000”等等。接着老师进一步追问这些数字是什么意思呢?会引起孩子们的好奇心,增加探索新知识的欲望。这些生活中和数学息息相关的信息,让孩子们了解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广泛应用。从而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三、培养孩子们用数学语言叙述生活中的实際问题,提高孩子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也是一种语言。在信息化的今天,数学语言功能更为突出,人们可以用数学语言描述周围的世界。如小学四年级数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在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找一找我们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地砖有的是平行四边形的;学校校门口的伸缩门,就是很多平行四边形组成的。长方形、正方形我们可以求出他们的面积,这节课我们学习的平行四边形,能不能计算出他们的面积呢?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小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这节课,在授课前问学生,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容器是圆柱体的?学生会很快的说出,装矿泉水的瓶子是圆柱体;装茶叶的盒是圆柱体;熬粥用的锅是圆柱体的;有些药盒也是圆柱体的;等等。如果想知道这些圆柱体装了多少物品,该怎样计算呢?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思考分析,进而培养孩子们用心观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眼光分析生活中的事物的习惯。

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的方法是给学生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和条件。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与创新的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上课时应将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生活化,生活中的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与课本知识之间联系起来,让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问题融为一体,进而提高孩子们的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孩子们的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小学教学》.

[2]《数学课程标准》.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创造能力小学数学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