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阅读目标 提升阅读素养

2019-10-21赵晓榕

文存阅刊 2019年18期
关键词:阅读素养评价课程

赵晓榕

摘要:现行课标中规定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作为语文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素养”,它的提高则要依赖于课外阅读的支持,但是课标中对于课外阅读的要求却说得甚是宏观,不够详细。本文试图以阅读目标的细化为前提,从特色课程、活动、评价等方面,力求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做基本探讨。

关键词:细化目标;阅读素养;课程;活动;评价

对于“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的界定,研究者一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以前研究者对两者界定的分歧,笔者把“阅读素养”界定为以阅读能力为核心的,在阅读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素养。

一、现行课程标准对阅读素养的要求

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何为“语文素养”,课标中明确界定为“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这其中的“阅读能力”更是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密切的联系。但由于教材的局限,“阅读能力”或“阅读素养”的提升只依靠课本是不现实的,它的提升需要大量课外阅读的加持,所以现行课标中对课外阅读有着以下的规定:“1-2年级: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年级: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二、结合课程标准制定更为详细的操作性更强的阅读能力目标

结合现行课程标准中对三个学段阅读能力目标的训练重点,我校将阅读能力归纳出四项基本能力:获取信息能力、直接推论的能力、诠释整合观点的能力、评价文章内容和表达形式的能力。

三、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以分级阅读为理念

陈涵、王家伦在文章《阅读素养是学生终身受用的隐性资产》中明确指出“大部分学生个人阅读倾向明显,阅读面狭窄,仅喜欢阅读流行书刊或进行快餐式阅读,对经典文学作品很少主动阅读。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等不同,教师给不同年级的学生推荐不同书目,并将推荐书目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形成一个纵向系统的体系,让孩子们有目的的去读。在纵向读书体系确立之后,我们又进而确立了横向分类阅读理念。横向分类阅读即同一年级所阅读的书目类别不尽相同:童话类、经典故事类、科普类、当代小说类、名著类,种类繁多。

(二)以特色活动为依托

1.“点亮童年”读书节

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点亮童年读书节”活动,至今已经第八届了。每一次的读书节活动都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由最初的书市大集,发展到现在“前期班级准备”+“体育运动项目+知识竞答”+“校园货币兑换”+“读书漂流+书市”的多元组合。

2.设置阅读挑战日

为了给孩子们提供充分的课外阅读时间,我校除了严格遵守国家关于小学生作业时长的规定外,还把每周三定为阅读挑战日,在周三不留任何家庭作业,留出时间让孩子们享受阅读的乐趣。

3.班级书架和虚拟书库相结合

班级的实体书架与虚拟书库相结合,为孩子们提供了更为方便的借阅环境,在提高孩子们阅读素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每班专门设立的小书架,陈设200册左右图书,每学期定期更新,方便师生随时取阅。虚拟书库则是突破教室方寸局限的又一匠心设计,学生把自己的好书展示在列表中,并注明:书名、单价、出版社、星级指数。由老师汇总出图书目录,贴在教室便于学生选择借阅,学生根据本班的借阅规则借阅图书。

(三)以多元的考核方式做评价

1.层次性评价构建梯度目标

我校的阅读推荐书目按照学段和难易程度分为六个等级十二个层次,有与之相应的阅读素养过级证书相匹配,学生从必读和选读书目中选择图书并做好《读书记录单》,即可得到相应等级的阅读素养过级证书。

2.交互式评价重视个性化发展

现行课标在《阅读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让学生家长、社区机构等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可见交互式评价的重要性。近两年我校实行的交互式评价主要表现形式为:生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的模式,评选出每班中的“书香学子”,以达到“以奖励促读书”的效果。

3.将阅读素养的考核纳入到学期末测评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们的阅读素养,我校把阅读素养的考核纳入到了期末测评中。首先出题教师坚持题目的原创性、坚持培养和考核的一致性、坚持题目的趣味性和时效性,對于阅读篇目的选择不是现成的复制粘贴,而是亲力亲为地从各大书刊杂志、优秀著作中挑选题材丰富、题材多样、兼顾趣味、文风隽永的文章作为阅读材料,在结合《石家庄外国语小学阅读能力一览表》自主原创题目,做到出题思路明确、考察重点清晰。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的提升过程是一个综合的、实践的过程,它不能一蹴而就,而是要依靠长时间的阅读、训练和积累,同时学校在学生阅读素养提升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是阅读目标的细化、课程设置的保障,还是特色活动的设置、综合评价的实施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也在引导学生积极的阅读、大量的阅读、有目的的阅读,从而使学生的阅读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蒋凯.建构考级体系,提高阅读素养[J].教育视界,2017(02).

[2]刘桂霞.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J].好家长,2018(89).

[3]李辉.攀登阅读”提升学生阅读素养[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6(11).

猜你喜欢

阅读素养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阅读素养现状分析及高校图书馆对策探究
近十年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状况与趋势
从“知沟”理论谈城乡学生阅读素养差异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