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编辑出版的转型与创新

2019-10-21朱颖

传播力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大数据

朱颖

摘要:当前编辑出版产业面临着挑战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本文试着分析编辑出版工作的现状,探讨目前阻碍变革的挑战,并且由此提出大数据分析、个性化服务、多媒体模式三方面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编辑出版;转型创新

当前,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智能互联和云计算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数据交流日益频繁,大数据正在冲击着传统行业的发展,编辑出版工作也不例外。所以,编辑出版工作应当顺应“大数据”的潮流,在新形势下做出有利于编辑出版行业健康发展的转型与创新。

一、大数据时代编辑出版工作的现状

科技引发的产业革命正在步步深入,互联网技术在产业革命中由开始的辅助地位转变为主导地位,以其作为纽带的数据交流总量不断增加,依托于云计算的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每个行业都在积极地借助大数据的手段分析和预测发展动态,并且形成报告来表明生产力发展的迅速。数据已成为大数据时代执行各种行动的主要依据,编辑出版工作也是如此。

在大数据的背景下,编辑出版产业也面临着如何转型扭转颓势及如何创新开拓市场的问题,编辑出版产业正处于这样的窘迫现状:一是知识体系更新周期变短,社会思想观念变化较快,传统编辑出版业显现出“时滞性”的装备状态;二是新媒体多样化发展迅速,知识信息的发布源头增多,传统编辑出版业“单一性”无法满足读者需求;三是在“互联网+”条件下的新业态发展成为新常态,中小型竞争者激增,竞争信息交流便捷,传统编辑出版产业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最四是编辑人员仍然对新技术缺乏足够的重视,工作的思路没有转变,大数据没能发挥精确分析市场和用户的作用。

二、传统编辑出版工作转型面临的挑战

(一)阅读内容来源的多样化发展

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阅读器等智能终端的普及让读者能够接收到个人分享、网页浏览、平台推送、阅读软件等多种来源的阅读内容、接收信息,纸质出版物不再是唯一的选择。不仅如此,事实证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让大多数人习惯于“快餐型”的阅读,即对阅读内容选择的呈碎片化趋向和对阅读方式选择的便捷化趋向,互联网能够提供的阅读内容形式丰富、内容多样,不拘泥于板块与结构篇幅,越来越多的读者选择通过互联网在移动终端完成阅读。

(二)读者对阅读内容的个性化选择

阅读内容来源的多样化发展赋予了读者更多的阅读选择,在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数据的供给总量远大于读者的阅读需求量,根据供求关系,在出版市场上读者开始占据了优势地位,读者的“自我选择”意识开始逐渐觉醒,读什么、怎么读都已经由读者进行选择了。因此,传统编辑出版行业为读者选择阅读内容的方式已经必定无法满足读者的要求。阅读内容来源的多元化使得传统编辑出版行业面临着在阅读内容、阅读形式、出版模式等方面整合并创新的巨大挑战。

(三)多媒体模式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阅读内容来源丰富和读者自主选择权强化的条件下,传统编辑出版产业在大数据时代逐渐涉足数字出版、自媒体推送等新兴阅读行业并不断尝试新的媒体模式。就目前而言,多种新兴阅读媒体挤占了纸质媒体的原有空间,虽然纸质媒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消失,但其重要性正逐步下降。多媒体出版对于传统编辑出版产业带来的巨大冲击既是危机,也是编辑出版产业转型的机遇。多媒体竞争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整合,最终引发出版业变革的过程,传统编辑出版行业只有积极参与这样的竞争才能在行业变革中完成转型。

(四)编辑出版工作对大数据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给予了读者更多的选择权,阅读内容选择的个性化与多样化给编辑出版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如何在众口难调的情况下,准确地了解读者需求,在纸质或数字出版物中为多数读者提供让其满意的阅读内容。编辑人员已经无法继续采用一贯的既定标准筛选付梓的阅读内容,编辑出版工作不再是简单的传播知识、信息,而是形成传播知识、信息的服务产业,出版单位需要通过专业的大数据分析来完成个性化服务和精准的定制内容,并挖掘潜在的市场价值。

三、编辑出版工作的创新策略

(一)以大数据分析来定位产品

纸质或数字出版物没有自媒体或社交平台的灵活性,为读者提供的阅读产品一经出版便无法调整,这意味着编辑人员必须在筛选阅读内容时就要对读者有一个精确的阅读选择定位。尽管众口难调,但是出版的读物内容能够满足多数读者的需求是有利于编辑出版产业发展的。所以本文强调在编辑出版工作中重视大数据分析的作用。编辑出版行业在大数据时代的出版前提就是科学的分析市场数据,互联网中探讨话题的热度、文章的阅读量、博客的点击量等都是大数据的内容,目的就在于通过分析读者在阅读相关方面的数据来精确定位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发展个性化编辑出版服务

由于大数据的产品定位使得所有出版单位都可通过搜集、分析相关数据获得目标读者的数据并据此定位产品,所以各出版单位的竞争就成了用户的体验效果竞争,即发展个性化的编辑出版服务。对于出版单位而言,实现个性化编辑出版服务的方式是有限的,就是在出版物中为读者提供其想看的阅读内容。出版单位应该借助微博、公众号、官网等给读者提供一个互动平台,编辑人员通过平台了解读者的个性化需求,读者通过平台反馈阅读意见。互动的结果体现为对后续出版物的调整。

(三)构建多媒体平台的出版模式

互联网引领的变革还在继续,读者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阅读选择无法阻止,编辑出版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已是必然,媒体整合出版内容,相同的内容通过多种载体复合出版是目前编辑出版产业的发展趋势。所以,本文认为编辑出版业需要在出版模式上进行变革,即构建多媒体阅读平台的出版模式,形成立体化、全方位的产业链;尊重读者的阅读选择,通过多种阅读媒介提供多样化与个性化的阅读内容。良好的阅读体验会让读者选择出版者的阅读内容并进行阅读消费,而构建多媒体平台的出版模式是形成新产业链的起点。

參考文献:

[1]岳萍.数字时代出版编辑转型与创新[J].中国报业,2015 (12):66-67.

[2]何亚明.大数据时代传统出版编辑工作的转型[J].传播与版权,2014 (05):65-66.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大数据
浅析编辑创新在编辑出版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于编辑出版的现代化探索
民国大学教材出版的缘起及特点探究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编辑在媒体融合发展中的价值创新
五四时期西诗汉译编辑出版之语体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