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观察与评价

2019-10-21高伟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优良率组间差异

高伟

摘要:目的 对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 选择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采取了纵折后牙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两组。对照组中所有患者在清除所有裂牙之后进行体外再植粘连,在手术完成14天之后进行全冠修复。观察组则对其组内24例患者采取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方式治疗。之后对比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结果 经过六个月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观察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治疗12个月之后,对照组中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中的患者,P<0.05说明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 在对患者进行纵折后牙治疗时,采取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效率,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字:口内直接粘接;全冠修复;纵折后牙;临床效果;观察;评价

前言

在臨床之中,因为患者后牙极易出现纵折情况,折裂线极有可能累计患者的根管,因此,在进行牙齿治疗时往往以后牙治疗为主要方式。当前,这类患者治疗时往往需要保留其牙齿,之后再对患者进行口内直接粘连或是口外粘结再植等治疗方式[1]。本文正是基于此,选择了48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对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了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我院采取了纵折后牙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两组。对照组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3:11,年龄跨度在19至36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6.58±3.02)岁。组内患者中有36颗患牙,其中的23颗为纵折后牙,剩余13颗为近远中向纵折。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患者比例为12:12,年龄跨度在18至34岁之间,年龄平均值为(25.97±3.12)岁。组内患者中有42颗患牙,其中的27颗为纵折后牙,剩余15颗为近远中向纵折。患者资料不存在统计学上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经检查均符合纵折后牙治疗的基本标准。所有患者均对这一研究项目知情且签署了同意书,该研究亦经院内伦理委员会审批。

排除标准:血液系统疾病者、肺部感染者、精神疾病者、进行抗病毒治疗者;其他严重合并症者。

1.3方法 对照组中患者在清除完裂牙之后,在进行体外再植粘连,同时在完成手术的第14天后进行牙冠修复。主要治疗方式为:对患者进行消毒和麻醉,将纵折牙齿拔出后,如若出现牙槽骨根折裂等情况则必须立即停止治疗,在对其进行体外牙周治疗之后再进行根管治疗[2]。将裂缝清洗好之后,对患者采取Super-Bond粘结系统进行粘结,对折裂片进行粘结,使用树脂进行充填,解剖好外形对患者进行恢复,尽量减低患者的咬牙合,放入NaC10.9%溶液中浸泡。待患者牙周炎性肉芽清除后,对其牙龈组织进行缝合,将牙植入其牙槽窝,使用牙周塞牙剂于局部位置[3]。在整体的治疗之中,需采取NaC1溶液对纱布进行浸泡,同时包裹好患者患牙,避免患者牙周膜坏死和细胞脱水情况[4]。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方式如下:在患者手术之前,使用浓度为0.9%的NaC1溶液以及3%的双氧水对牙周袋以及牙齿裂缝进行重复冲洗,进行复位牙折,之后采取Super- Bond粘结系统对患者牙齿进行粘连,待其完全影固之后进行全冠修复[5]。

1.4观察指标 在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之后对患者的治疗优良率进行对比。患者口腔卫生良好,未出现细菌滋生情况,且症状基本消失为优。患者口腔卫生良好,口腔症状改善较为明显为良,患者治疗后,口腔依旧滋生细菌且症状为有所改善为差。患者总优良率为优率和良率之和[6]。

1.5统计学处理 研究采取了SPSS21.0统计软件统计数据,P<0.05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中患者治疗6个月之后优良率之间的对比 经过六个月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观察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如下表1所示。

2.2两个组别患者治疗12个月后治疗优良率之间的对比 在患者治疗12个月之后,对照组中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中的患者,P<0.05说明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如下表2所示。

3讨论

当前,外固定加全冠修复、口外粘结后回植加全冠修复等均为当前临床之中常用的后牙纵折治疗方式[7]。在进行纵折牙治疗时,关闭裂隙减低患者出现牙周组织感染是治疗关键所在。因此,在进行治疗时,采取口外粘接后回植加全冠修复的方式最为有效和理想[8]。但是这一方式依据存在损害牙周膜、再回植拔牙创困难等等缺陷[9]。但是对患者采取口内粘接加全冠修复方式则能过对纵折裂隙进行完美的关闭,减小对于患者牙周创伤的损害程度[10]。

在本文中,选择了48例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4)两组。对比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后发现,经过六个月治疗之后,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和观察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患者治疗12个月之后,对照组中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低于观察组中的患者,P<0.05说明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综上所述,在对患者进行纵折后牙治疗时,采取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效率,取得较好的远期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龙树明. 观察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疗效[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5):37-38.

[2]沈国华,张洁,李春艷,李薇. 微创手术保存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18):2016-2019.

[3]陶安军,林崇韬,谭玉辉,徐慧玲,许建辉. Super-bond C&;B粘结剂粘结再植和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磨牙疗效观察[J]. 中国校医,2016,30(10):781-782.

[4]丁钰. 观察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疗效[J]. 吉林医学,2014,35(14):3084-3085.

[5]YANG Hui,DENG Zongquan,LIU Rongqiang,WANG Yan,GUO Hongwei. Optimizing the Qusai-static Folding and Deploying of Thin-Walled Tube Flexure Hinges with Double Slots[J].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2014,27(02):279-286.

[6]刘亮方. 后牙纵折保存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7,14(01):100-103.

[7]孔令锴. 口内直接粘接加全冠修复治疗纵折后牙的临床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4):66-67.

[8]MA Qiao-li,KANG Jun-mei,LONG Rui-cai,CUI Yan-jun,ZHANG Tie-jun,XIONG Jun-bo,YANG Qing-chuan,SUN Yan. Proteomic analysis of salt and osmotic-drought stress in alfalfa seedlings[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6,15(10):2266-2278.

[9]孙坚,牛建华,张晏平. 纵折牙口外粘接再植后行全冠修复的远期临床效果分析[J].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2014,23(04):194-197.

[10]尹晓娜. 微创拔牙技术运用于纵折后牙粘结再植术中的临床研究[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2(07):79-80.

猜你喜欢

优良率组间差异
相似与差异
利用弹力带抗阻练习发展中学生力量素质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优化课堂展示操作 促进有效生成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