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门诊临床治疗体会

2019-10-21胡洁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性肝炎酒精性门诊

胡洁

【摘  要】目的:探讨中医门诊临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体会。方法: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患者共100例,时间在2016年8月-2019年内,根据随机排列法分成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以传统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实验组以中医临床路径管理进行治疗,评比两组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上,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的同时差异方面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门诊临床治疗中选择临床路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速度。

【关键词】中医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58-0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属于临床常见病之一,肝小叶是病变的主要部位,肝细胞发生脂肪变性的同时贮积了大量脂肪,患者以往不存在过量饮酒的情况。本病实质上是单纯性脂肪肝到脂肪性肝硬化的一个中间转化的阶段,是慢性临床综合征之一。调查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近年来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其与患者生活方式、饮食结构改变具有密切关系。如何才能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是目前临床重点研究的问题[1]。本文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患者共100例,现作如下的总结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为我院收治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炎患者共100例,时间在2016年6月-2019年内病人均符合中、西医有关本病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2]。根据随机排列法分成两组,各为50例。对照组共有男病人32例,共有女病人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21-63岁,平均则为(43.6±2.3)岁;病程范围1-7年,平均则为(3.6±0.5)年;实验组共有男病人32例,共有女病人18例。患者的年龄范围22-64岁,平均则为(41.8±2.4)岁;病程范围1-8年,平均则为(3.7±0.4)年。一般资料展开对比,结果为二者的自然资料方面没有差异(P>0.05),能够相比。

1.2 方法

对照组传统的治疗方法具体为中药汤剂口服,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对甘草甜素制剂:甘草酸二铵肠溶片,益肝灵(水飞蓟素)进行选择,同时以针灸、调脂茶等辅助治疗,以达到综合性治疗的目的。实验组中医临床路径管理,以临床路径实施方案、标准为依据,诊治第1d,以全面的体格检查为主要内容,对患者既往病史进行询问,并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收集,做好初步诊断后进行中医辨证,再对治疗方法进行确定,给予中药汤剂辨证口服,交代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治疗2周后以中医四诊信息为依据,同时以患者病情、临床症状变化为依据,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将治疗效果向患者说明;治疗4周后对血糖、血脂及肝功能进行复查,以檢查结果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治疗8周时复查血糖、血脂、肝功能,再次以检查结果和患者的具体情况作为依据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治疗12周时需对以上三项进行再次复查,同时予以B超、CT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判断。各阶段治疗均已完成后对诊断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对随访计划进行制定,告知相关注意要点。两组的治疗时间均为1年,停药后需尽情为其1个月的随访。

1.3 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标准为:临床症状缓解,恢复正常肝功能,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肝形态、实质改善明显,TG下降超过30%或TC下降超过20%;有效标准为:临床症状有所好转,肝功能基本上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肝形态、实质比治疗前改善,TG下降超过20%或TC下降超过10%;无效标准为:没有达到治愈和有效的标准或病情比治疗前要明显加重[3]。

1.4 统计学评析

两组数据的处理利用的是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治疗总有效率的需要用百分率(%)加以表示,行比较方面用x2检验,若P<0.05时则可表明的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其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8.0%要低,且差异方面具备了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在中医治疗的理论及方法上,均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其优点主要为辨证论治、辩证施膳以及辨证护理、中医个性化治疗等。临床路径主要指的是以某种疾病的治疗工作作为前提条件,创建起来的系统、规范程序,其将循证医学及指南作为指导,对医疗行为加以规范,促使医疗成本明显降低,切实提高医疗护理服务质量和整体临床疗效[4]。通过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可使医疗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并对临床治疗服务加以优化,缩短治疗和住院时间,将更优质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服务提供给患者,进而将中医临床治疗的特色所在突显出来,进而取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5]。

此研究之中,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间行比较后,结果为其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方面的差异性(P<0.05)。从而可见,中医门诊临床治疗中选择临床路径管理方式能够提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速度。

参考文献:

[1] 翟芬芬,邢宇锋,童光东, 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门诊临床路径实施60例效果评价[J].中医临床研究,2014,(7):6-8.

[2] 高小莲,肖明中,陶军秀, 等.肝病研究型门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健康管理的SWOT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9,29(3):282-284.

[3] 高司成,黄佳莉,丁晨莉, 等.中医综合疗法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6):74-75.

[4] 王豹.清热利湿疏肝健脾汤治疗原发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0):12-14.

[5] 史代萌.疏肝健脾汤辨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6,30(10):34-35,67.

猜你喜欢

性肝炎酒精性门诊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酒精性肝病的预防和治疗
药物与肝脏的不良邂逅
不乱用药,就是最好的保肝
探讨血清缺糖基转铁蛋白在酒精性肝病诊断中的价值
非酒精性脂肪肝更易变成肝硬化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药物性肝炎76例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