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媒体视域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生关系分析
2019-10-21王晓男
王晓男
摘要:本文立足当前传统媒体的发展视域,围绕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存在的价值及其相关问题、存在关系展开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创新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义务教育改革发展,从多个方面增进优质资源供给,消除“大班额”,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使义务教育的发展迈向新的台阶。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传统媒体在延伸传统业务的过程中,聚焦家庭、学校、社会三项教育力量,打造全面的产业共生,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传播教育思想,围绕家庭打造教育结合体
媒体作为传播信息的媒介,借助于知识的传递,来呈现不同的新闻事实。如今,打造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已经成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助力,也获得了媒体行业的发展助力。
从根本上说,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也离不开家庭教育的辅助。因此在深化教育发展历程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家长应该凝聚发展共识,让现代教育的覆盖面积更加宽广。为此,广大媒体应该立足自身实际情况,改进媒体传播策略,将学校和媒体资源融会贯通,通过“家庭教育公开研讨会”“家长公开课”等形式,让教师了解学生在家里所接受的教育形式和各项细节。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现代教育的思想覆盖范围,媒体工作者应该通过微信、微博、短视频等不同的思想传播形式,积极宣扬先进的教育理论,从宣传角度推动“家长进课堂”“教育公开课”等形式开展,让家长能够了解学习教育的实际情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课堂之中,使提升家庭教育的发展实效。
二、加强舆论监督,围绕社会发展加速教育实践
舆论监督作为新闻媒介的固有属性,拥有对党和国家各级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包括对其决策和行为监督。在现代教育的组织框架下,实现教育社会化需要借助媒体的力量,打破教育角色的局限性,通过强大舆论态势,把学校教育纳入社会这一庞大的体系之中,从而形成学校、社会共育共管的发展优势。
首先,广大媒体工作者要进一步优化社会环境,加强舆论监督对于教育政策的落实,公共教育行业的团结和政治局面,以强大的思想力量,来加速对教育部门的融合,广泛发挥社会教育的多项载体,使学校教育能够充分融入社会教育之中。通过网络新媒体的转型升级,在思想上逐渐成为教育部门价值传播和舆论引导的重要突破口,通过设计校园门户网站,发表相关教育软文,从而实现多元化的信息推送,发挥媒体的社会化传播作用。其次,媒体要引导教师做好角色優化,通过多渠道帮助教师树立先进价值理念与文化思想,提高教师、学生双方的综合文化认知,使受教育者能够在社会环境中得到应有的实践和尝试。让学生通过深入社会实践、挖掘各项信息,学到更多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成长。
三、宣传主流思想,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目标
对于媒体来说,宣传主流思想始终是推动媒体转型升级、加速舆论引导的重要动力。只有科学的家庭教育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有的家长则过于严厉,这就导致学校心理教育的推进至关重要。借助于媒体信息的发展动能,通过审时度势的教育主题宣传,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目标,既要让孩子“成才”,也要让孩子“成人”。围绕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社会不文明现象,开展一系列的主流价值引导,在家长、教师之间,搭建一个开放的教育环境,转变发展观念,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发展理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达成一致的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德智体美全方面发展,增进个性化教学。为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打下坚实的而基础。
四、深化政策指引,提升民主教育的传播地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刘利民曾指出,要想凝聚更加强大的教育动力,其发展根本就是健全国家教师荣誉制度,丰富不同层次的教师荣誉。为此,广大媒体工作者要在深化民主教育的过程中,积极联通政府职能部门的教育举措,围绕专业、辅导员、班主任、乡村教师等人群开展不同形式的人物访谈、主题采访、教育故事征集等,以此提高民主教育的传播地位,推进教育力量共生。创设一个和谐、自由的教育环境,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文化自由。
五、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推进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现代媒介的转型升级,广大媒体工作者应该立足自身发展职能,发挥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准确性”和新型媒体的“个性化”优势,积极履行媒体传播的责任和义务,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找准义务教育的各项根基,明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承担的各项角色和发展使命。让社会大众能够投入现代教育的浪潮中,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够独立、自主、积极、创造性地从事各项实践活动,使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在舆论的引导下,保持团结一致的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华.构建中国特色家庭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的思路与策略[J].中国青年研究,2015(10):109~113.
[2]刘世宏.青少年的学校适应问题:家庭亲密度、家庭道德情绪和责任感的作用[J].心理科学,2014,37(03):617~624.
[3]曹新兵.浅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的优势[J].中国校外教育,2017(07):4-5.
[4]王海珍.结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保证学生成长成才[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z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