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方非遗文化的影视传播策略
2019-10-21孙萍萍
孙萍萍
摘要:在以视听文化形态为主的时代,非遗文化的传播借助现代数字技术、影像艺术、网络媒介得以广泛传播,尤其是知名度较低的各地方非遗文化项目。在非遗文化的影视传播实践中,首先,“纪实性”是应该坚守的本质特征;其次,多视角叙述,特别应以各项非遗文化当事人为主要叙述视角;再次,强烈的问题意识导向,直面非遗文化传承的经验和困境。
关键词:非遗;影视传播;渭南;电视系列片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头或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遗产即可传承的物质遗产而言。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遗产,具有与其他物质遗产不同的本质和特征:作为人的行为活动的动态性和传承性;作为艺术、文化表达形式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作为民族民间文化的群体性和地域性。
在数字技术、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类文化形态正由阅读文化转向视听文化,“以传统广播影视为依托,以视听新媒体为先导,以大数据、大网络、大传播为技术支撑和总体架构,以人性化为价值轴心,视听文化在当代人类文化时空中展现了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创造力和扩张力,日益成为现代文化建设的主阵地和主力军。”[1]36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以各种方式向当代视听汇聚和接轨。作为当下中国的主流文化形式,“影视艺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释放当代价值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通道。”[2]112由渭南广播电视台拍摄的《渭南市百集非遗电视系列片》,就是在视听消费时代借助现代化的影视艺术及无比强大的网络技术,以生动的形式传播地方非遗文化。
渭南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是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陕西省的东大门,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孕育了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就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现有国家级非遗项目华阴老腔等12项,省级非遗项目潼关万盛园酱菜制作技艺等84项。其中老腔、同州梆子、是中国北方梆子剧声腔的发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间艺术独具匠心。《渭南市百集非遗电视系列片》就是将这些已深深融入当地民众日常生活且随着城市流行文化的扩张,面临生存危机的非遗文化充分地展示出来,为传播亦为纪录。本系列片自2014年5月开拍,目前已完成五季共计68集,其余还在后续拍摄中。以渭南非遗文化为主题的电视系列片坚守纪实性本色,同时多种视角融合,以问题为导向,将非遗文化的原生性、民间性、纪实性、传承性有意识的凸显出来。
一、以纪实性为本色
《渭南市百集非遗电视系列片》是电视纪录片,具体属于纪实性纪录片,因此,“视听形象的纪实性”是其本质特征,不同于创造性纪录片,“纪实性纪录片是非虚构、非表演的影视纪实艺术,它是以真实事件或真实情境为表现对象,在此基础上加以选择和组接,所反映的对象是历史和现实。”[3]21非遗纪录片恰恰是要借助影视技术的纪实性特点真实再现或还原某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或古老风俗的原貌。在具体拍摄中,多用长镜头客观记录某个民俗事件的原过程,同时跟踪拍摄也是用的较多拍摄手法,力求表现民俗事象的客观真实及非遗传承人主观的真实处境。正如中山大学民俗人类学专家邓启耀教授在第四届民俗摄影评选中所强调的:在原生性的原则下,那些旅游观光中浮光掠影的伪民俗影像需要淘汰。未经摆布和修饰的本土常态生活,才是我们所要记录的真实。
就非遗文化的本质特征来说,表现非遗文化的纪录片也是求真求实,避免摆拍和修饰。因其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深深植根于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正是其“活态流变”的特点,很多非遗文化与当地的岁时节日民俗或民间庆典活动紧密相随,或者某种制作工艺受时节的限制,例如,富平柿饼传统的制作工艺只有在深秋时节,柿子成熟后方可真实拍摄整个制作流程。因此,纪录片的拍摄根据各项非遗文化的特点制定拍摄计划,以求最真实再现该项活态文化。
受时节限制的富平柿饼传统制作工艺,得等到深秋时节当地特有的品种“富平尖柿”成熟时节拍摄,传统的“富平柿饼”经过采摘、折挂钩、削皮、架挂等12道工序在自然条件下加工制作而成。为了真实再现富平柿饼的民间工艺过程,整个拍摄要有计划有选择的进行。富平柿饼制作一般都昼夜连轴转,白天进行柿子采摘,晚上加班削皮,后半夜吊挂,因为削皮后的柿子晾2-3小时开始吊挂上架,吊挂需要在12小时内完成。接下来的10天里柿子上架风干,柿农随时要根据天气情况反复拉开或者合起遮阳网,以保证充足的光照。随后柿子由硬变软,待芯完全变软的时候轻捏整个柿子以揉乱柿子果肉,促进水分蒸发,加快风干进程。之后还有下架、出水等环节。整个12道工序历时2个月,因此拍摄传统工艺过程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的关键,加上“手艺人”的讲解,就使得富平柿饼的工艺原生態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充分凸显了“纪实性”的特征。
二、多视点融合
电视纪录片也是一种叙事,不同于小说电影的虚构,它讲述的是现实生活中客观真实存在的人和事,“与小说和电影中虚构的叙述者不同,纪录片真实性的特质决定了他的叙述者必须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同时也决定了他的叙述对象的真实性,因此,纪录片叙述具有非虚构性的特点。”[4]27为了尽可能原生态呈现非遗文化的本真面貌,为了更全面展示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拍摄中,《渭南市百集非遗电视系列片》采取内视角和外视角相结合的叙述策略。
内视角叙述者是故事中的当事人,或是与叙述对象有直接关系的其他人物,也就是我们通常的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作为当事人,这种叙述最直接、最真实、最具感染力,也最权威。外视角叙述者不是故事中人物,他是以“第三人称”视角讲述故事,就是纪录片中用得较为普遍的全知视角模式。这种叙述视角更自由、更开阔、更丰富。具体到非遗文化的纪录片,故事的主角是从事非遗文化传承的艺人,因此非遗传承人以及民俗文化专家就构成了“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而对每个非遗事项的起源、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就是“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在本部非遗电视系列片中,编导者选择以内视角为主、外视角为辅,即“第一人称”为主“第三人称”为辅的叙事策略,尽可能还原渭南各项非遗文化的原貌。
以第四季中的省级非遗文化项目《富平老鼓》为例,作品一开头,就是以“第三人称”“画外音”的形式配合着电视画面向观众介绍富平老鼓的历史渊源:富平老鼓起源于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战鼓,同时讲述了秦国大将王翦在金粟山下的黑鹰沟屯兵养马、训练军鼓的历史传说。接下来,主要是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富平老鼓的特色、传承及发展面临的瓶颈。第一人称的叙述者包括老鼓艺术的传承者、爱好者、学习者、研究者等各种角色。片中,80多岁的老鼓艺人田德才讲述了他对老鼓的喜爱和钻研;60后的老鼓艺人魏双林讲述了自己学习和传承老鼓艺术的经历及体会;70后的郑金稳讲述了他是怎样走上学习老鼓艺术之路的,并且讲述了师傅许中秋(已故)对他的教诲,包括怎样将遗世之作《打虎》传授于他。民间老鼓专家田大庆讲述了自己对老鼓艺术的痴迷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历时7年将散落在民间的鼓曲、鼓谱整理完成《富平老庙老鼓》艰难过程。此书从老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曲调的特点与韵律、老鼓阵法、老鼓击打方法、步骤及老鼓附属器具等进行了全面整理,堪称富平老鼓的“百科全书”。纪录片的最后,老鼓传承人都谈到了老鼓艺术传承的现状及遇到的困难,例如:暑假会免费培训中小学生学习老鼓技艺;免费为前来学习老鼓艺术的爱好者免费教学。共同面临的困境是因演出报酬低,老鼓从艺者偏老龄化、老鼓学艺者偏女性化,出现老鼓艺人“阴盛阳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以问题为导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類社会得以延续的文化命脉。同时也是文化多样性中最富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化带来了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失去其生存基础和条件,面临着退化甚至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非遗文化的影视作品都毫无例外地涉及到其传承困境问题,例如2016年5月上映的、由吴天明导导演、改编自作家肖江虹中篇小说的同名电影《百鸟朝凤》就是一部探讨非遗文化“唢呐”在高度现代化的社会中日益边缘的过程。“《百鸟朝凤》振聋发聩之处在于其细致地描绘了民俗文化逐步走向衰落和瓦解过程中的种种遭遇。临近结尾处,焦三爷咳血演奏《百鸟朝凤》,游天鸣抱病坚持与师父合奏的情节,暗示着唢呐这一民间艺术随同生病的艺人,一同走向艺术的穷途末路的现状。”[5]146
在《渭南市百集非遗电视系列片》中,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议题,每项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都不可避免的谈到这个话题,讲述了他们如何在市场化背景下“守旧创新”。例如,合阳面花的省级传承人行俊肖讲述了自己怎样培训面花艺人,怎样结合当地的岁时节日仪礼及婚丧嫁娶等对面花的需求不断创新面花样式花色、不断开拓市场的过程。华县皮影传承人薛宏权讲述了自己怎样将华县皮影的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相结合,怎样将传承与市场相结合,将传统非遗文化转化为生产力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等等。这些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对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这也是本系列片价值和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庞井君.当代人类文化发展的视听转型[J].天津社会科学,2013(05):6-43.
[2]梁君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视呈现及其现实意义[J].中国文艺评论,2016(01):12-120.
[3]雷秀丽.纪实性纪录片的创作特点[J].科技传播,2016(09):1-22.
[4]王更新.纪录片的叙述者与叙述视角分析[J].中国电视,2015(09):7-29.
[5]谭敏.从《百鸟朝凤》论“非遗”传承[J].电影文学,2016(18):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