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构

2019-10-21陈锐曹婕邢付科孔萍鲍顺萍郭一磊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

陈锐 曹婕 邢付科 孔萍 鲍顺萍 郭一磊

摘 要:近年来由于幼师的需求数量大,很多高校新设学前教育专业,但是专业学前教育教师数量有限,大量非学前专业教师转岗,非学前教育教师面临缺乏专业理论和专业实践能力支撑等问题,如何破局是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基于前期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论文旨在构建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帮助学校和教师发现问题,进行定位,寻找差距,谋求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非学前教育教师 专业实践能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的研究内容是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但是关于专业实践能力,甚至能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且不说实践能力,即使能力的说法也是五花八门,不同学科领域和不同思想体系对其有不同的定义。所以对于实践能力的界定,也是有众多说法。本文引用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的观点,学术界普遍认为他对实践能力的研究最深入。他将实践能力称为实践智力,其定义为: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践行动,将抽象思想转化为实际成果的一种能力[1]。

一、非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1.指标构建依据

(1)金字塔模型

金字塔模型是米勒在评价医生的专业实践时建构的金字塔框架模式,这个框架从实践过程的角度,概括了衡量实践能力的四个指标:知识、能力、表现、行动。

金字塔模型的四个要素如何界定?第一个要素是知识,米勒认为知识指有效履行专业职能所应掌握的知识基础,可以通过纸笔测试加以评价。第二个要素是能力。艾略特将能力视为过程知识,即知道如何处理各种达致专业行动的过程。第三个要素是表现。表现指个体在虚拟的测试情境中面对服务对象时的表现。表现是在面对模拟问题时采取的行动。第四个要素是行动。行动表明个体在具体、真实的时间环境中实际做了什么[2]。表现和行动都是解决会不会做,做的好不好的问題,二者区别在于模拟情景中与真实环境。

(2)非学前教育教师身份及调查问卷

本文评价对象为非学前教育教师,即从其它专业转岗,大学所学专业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为了了解相关教师情况,分别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搜集信息。数据资料显示,88%的转岗教师从教时间在5年以上,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可进行有效的专业能力拓展。从教师转型前的教学对现在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活动的影响来看,72%的教师认为其在转型前的教学活动中积累了较好的教学经验,可以有效地迁移到现在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实践中。

2.初拟一级指标

本文以金字塔模型为依据,从专业实践过程的角度结合评价的基本要求,初拟一级指标,将专业表现和专业行动合并为专业表现,并添加新的指标关键能力。

为什么要合并?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学前教育教师,主战场就是学校,主要工作环境就是模拟环境。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主要是在模拟情境中的表现,部分真实情景问题也是混杂在模拟情景中,很难明确区分,所以将二者进行合并。

为什么要添加评价指标关键能力?作为学前教育的转岗教师,若是短时间内将学前知识技能融会贯通,不可能像本科生从零起步一点点学习,必须站高一线,从跨学科能力入手,从迁移性知识入手,从提升关键能力入手,实现弯道超车。

综上所述,初评一级指标定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表现、关键能力。

3.初拟二级指标

专业知识:从知识应用的角度,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一方面用于解决幼儿教师日常工作中的问题,一方面用于解决大学教师知识技能所有权转移的问题。因此可以细分为:一是幼儿教师专业技术知识,包括幼儿发展知识、幼儿教育知识、幼儿保育知识;二是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

专业能力: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专业能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备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二是能够指导学生掌握幼师专业技能,即教育教学技能。本文研究对象是转岗教师,说唱画跳等艺术类专业技能需要长期训练和学习,不是短期内可以掌握的,艺术类专业技能最好由艺术专业教师授课。故艺术类技能不作为本文讨论内容。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训练》等教材中,将专业能力细分为:一是观察了解幼儿技能。二是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包括设计教育计划、组织教育活动、评价教育效果。三是创设教育环境技能、家园沟通技能、科研技能、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技能。

专业表现:学前教育教师遇到的专业问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教学方面的问题,二是幼儿教育方面的问题。教师如何解决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指导学生实习的过程、论文写作的过程、项目课题的研究过程来体现。

关键能力:澳大利亚提出的关键能力包括七类:搜集、分析和组织信息;交流思想与信息;计划和组织信息;合作;利用数学思想和工具;解决问题;利用技术。国内学者项向明认为教师应对智能时代的关键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情感素养、基于批判性式思维的创新素养、哲学与审美素养将变得十分关键[3]。中国教育报认为智能时代的学生应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数据分析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情感处理能力。

根据以上内容,结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和非学前教育教师身份,本文选择的关键能力二级指标如下:一是合作与反思能力,具有合作和反思精神,能够在学科组内开展探讨、交流、质疑、反思,促进个体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所教学科。二是情感处理能力,情感的正确表达和控制等。三是批判与创新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探索表象下隐藏的本质,找出问题根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四是哲学思辨能力,本文关注重点在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分辨清楚现象和本质,幼儿的实际教育问题就是现象,不能局限在问题表面,而是要透过多样的现象看到背后相同的本。提升哲学思辨能力,从哲学一般原理高度思索不同学科联系,实现知识迁移,快速构建学前教育知识体系。

以上就是初步构建的非学前教育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尚有许多需要完善之处,将在接下来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中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参考文献

[1][美]R.J.斯腾伯格著,吴国宏等译.成功智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戚万学,王夫艳.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内涵与特征[J].教育研究,2012,(2).

[3]项贤明,不想被人工智能超越,关键在于能否自我超越[J].中国教育学刊.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
高校学生信息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独立学院技能型人才技能训练方案及评价指标体系
关于AI上市公司发展水平评价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品牌竞争力研究
市场营销竞争力评价指标及其体系建立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