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效果分析

2019-10-21高霞

健康前沿 2019年5期
关键词:诊断效果

高霞

摘要:目的:分析二维高频超声诊断,在颈部淋巴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进行二维高频超声检查患者,共58例,实行回顾性分析,观察58例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病变淋巴结主要发生在患者颈内静脉链中、颈内静脉链下、颈内静脉链上,以及颈后三角区。病变分型主要包括:酪样坏死型、脓肿混合包块型。58例患者内部钙化者13例,平均钙化灶数量为(6.4±1.6)个,平均钙化灶直径为(0.33±0.25)cm。结论:颈部淋巴结核经二维高频超声诊断,能够准确获得患者病变淋巴结、病变类型、钙化等数据,为评判颈部淋巴结核提供数据参照,存在临床应用及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二维高频超声;颈部淋巴结核;诊断效果

颈部淋巴结核,多在儿童、青年人群中发病,其他年龄段人群均会发病,人体抗病毒能力下降则会引发该病。通常的情况下,结核杆苗会通过扁桃体、龋齿侵入,部分患者会继发肺/支气管,发生结合病变情况。颈单侧/双侧多个不同大小肿大淋巴结,早期肿大的淋巴结硬结且能够推动,但没有疼痛表现[1]。随着病变不断发展,淋巴结周围炎和皮肤、四周组织粘连,淋巴结相互粘连,则会融合成团。晚期淋巴结则会出现乾酪样坏死和液化表现,形成寒性脓肿。临床症状:低热、食欲减退、消瘦、双侧胸前锁乳突肌前缘、后缘不同大小肿大淋巴结[2]。本文将近年来接受二维高频超声检查的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析经二维高频超声诊断的效果。

1.资料情况、处理方法

1.1临床资料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二维高频超声检查的58例患者。58例患者均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均为阳性。男性和女性各34例、24例;年龄为10~46岁,中位年龄为(28.5±2.3)岁。包括颈部无痛性肿块者、并发肺结核者、低热者各46例、10例、2例。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上述资料,均列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处理并分析。

1.2方法

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设备检查,将探头的频率设置为10MHz,取患者仰卧位。然后,完全显露患者的颈部,逐區扫查患者淋巴结位置,明确淋巴结位置、数量,以及淋巴门和血流分布等状况。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病变淋巴结、病变类型,以及钙化等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中,所有颈部淋巴结核患者临床相关数据,均经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计数资料、病变淋巴结、病变类型、钙化情况,均以%的方式表示。

2.结果

2.1 病变淋巴结情况的分析

结合国际颈部7分区法划分,58例患者中病变淋巴结发生在颈内静脉链中者、颈内静脉链下者、颈内静脉链上者、颈后三角区者分别占:67.24%(39/58)、18.97%(11/58)、10.34%(6/58)、3.45%(2/58)。

2.2 病变类型情况的分析

58例患者中,酪样坏死型者、脓肿混合包块型者各45例、13例,具体分型和超声表现情况,见表1。

2.3 钙化情况的分析

58例淋巴结内部钙化者占22.41%(13/58),钙化灶数量、直径情况,如表2。

3.讨论

淋巴结,为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一般来讲体积比较小,约在3mm左右,为类圆形/椭圆形。淋巴结核,属于临床方面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多会产生颈部单侧/双侧大体积、数量较多的结节,并出现盗汗、低热、消瘦等表现。临床上一般会经试验检查、临床表现评判,但是这种检查手段缺乏特异性,所以不建议在临床方面广泛应用。淋巴结核患者多以颈部无痛性肿块就诊,病变淋巴结常见颈内静脉链中、颈内静脉链下,这和本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颈部淋巴结核按病理划分,主要可分成:一期,炎症增殖期;二期,淋巴结节期;三期,结核结节期;四期,干酪样坏死期;五期,纤维素增殖期。相关研究人员表示,三期、四期发生率较高。四期淋巴结结构出现较大改变,内部产生部分坏死组织/细胞破碎情况。五期淋巴结内大量繁殖结核杆菌的数量较大,免疫细胞受到直接破坏。相关研究人员表示,钙化可分成为钙化、粗钙化,以及边缘钙化和钙化斑,其中0.2cm以上即为粗钙化。大部分的病例均为粗钙化,主要为干酪样病灶中的结核杆菌代谢低落、繁殖能力减弱、病灶为干燥的状态,所以碳酸钙、磷酸钙沉着而形成钙化。因此,临床方面需做好颈部甲状腺癌、转移性淋巴结中钙化的鉴别诊断工作[3]。钙化多处于淋巴结边缘位置,微钙化为甲状腺癌转移的主要特征。通过二维高频超声检查患者的颈部淋巴结核位置,可明确内部坏死和钙化的情况。二维高频超声,作为新型的诊断技术,当前在淋巴疾病诊断中应用效果较佳,明确颈部淋巴结结核血流灌注和坏死状况的同时,能为颈部淋巴结核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数据参照。此外,采用此种检查手段能实现动态、多切面诊断的效果,准确获得患者淋巴结大小、数量、血流信号等信息数据,客观评判患者的病情。

总之,采用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患者进行诊断,可达到较好的临床效果,保证诊断结果的可信度,存在临床应用、推广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余卫峰.二维高频超声对颈部淋巴结核的诊断价值评价[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1):57-58.

[2]杨青,黄明凤,孙万玲等.实时组织弹性成像在鉴别颈部淋巴结核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J].医学综述,2017,23(2):222-225.

[3]屈静,彭军,黄娟等.超声分型对颈部淋巴结核治疗的指导意义[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72-76.

猜你喜欢

诊断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