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发展与变革

2019-10-21万文彦

黄河之声 2019年20期
关键词:西方变革音乐

万文彦

摘 要:本文通过四个不同的角度简要的解析了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变革的历史原因以及其变革中的经验教训,分析了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的这次变革对于后世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研究这次变革来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

关键词:西方;音乐;变革

20世纪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年代,随着信息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生活,所有传统事物都受到了猛烈的冲击和巨大的变革。而艺术作为反映社会变革的上层意识形态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本身也是发生了巨大的革新,音乐作为一种极易受到时代特点影响的艺术形式,其本身在20世纪也是发生了巨大的改革和变化。在我国,对于20世纪西方新音乐的研究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而20世纪西方新音乐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一代又一代学者。

20世纪是人们的自我意识真正开始觉醒的阶段,而音乐作品也随着社会的进步开始形成在了极度叛逆的体系之中。在二十世纪之前,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可以脱离已有的通用法则独立存在,即使在风格上可能大不相同,但是究其具体的创作思想却是大相径庭的。二十世纪之后在音乐中占主导地位的调性结构迅速瓦解,“新音乐”对于各种技术手段的应用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甚至对于乐器的选择也开始采用模糊手段。各种标新立异的音乐形式成为作曲家们的喜爱。原有的音乐体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场盛大的音乐革命。

一、西方20世纪作曲家们思维形式的突破

随着信息革命的产物开始进入人民的生活,大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对于旧社会精神压迫的反抗终于有了充足的物质条件,人们开始更加关心精神世界的自由。尤其是反映在音乐中,从巴洛克时代开始的循规蹈矩的音乐创作体系终于不复存在,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随着作曲家们思维的解放终于脱离了在调性上的共同特征,勋伯格作为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改革的先锋,逐渐建立了无调性音乐的序列主义作曲理论,而正是因为他做出了如此突出的贡献,所以被后世学者们公认为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创新改革中的杰出代表。

无调性音乐主义的出现实际上也是历史的必然,因为作曲家们突破了传统的作曲体系,导致音乐作品在其结构上不能再沿用原有的传统布局。20世纪作曲家们开始重新寻找新的布局手段,于是序列主义技法应运而生,它填补了在创新中音乐技法和音乐逻辑的不足,同时为勋伯格的十二音作曲技术打下基础。十二音作曲技术的核心思想是完全摆脱传统音乐中需要有调式主音的思维模式,使十二个音在作品中的地位完全相同,大大的扩展音乐的可创作性。同时在传统音乐中不常用的,除三和弦以外的和弦也重新得到重视,更加丰富了新音乐的类型,使和声不在必须与作品的功能逻辑产生必要的联系,大量普通和声的应用成为平常的事。

二、西方20世纪音乐中“新音乐”的创作来源

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中有着大量的打击乐、人声等传统音乐中难得一见的素材混杂其中。这一方面来自于创作者的思维模式发生了改变,打破了原有思维壁垒的束缚,另一方面就来自于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音乐总是来源于生活之中,电子音乐的产生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之一。

在对于可能成为新的创作来源事物的探索中,创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尝试。比如电子音乐和打击乐就作为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两种创作来源,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极大的丰富了音乐的创作体系。然而,对于新事物的探索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当时处在新旧社会交替的时代,部分大众对于新兴的音乐艺术形式并不能马上认可,甚至认为电子音乐与打击乐是让人难以忍受的噪音,这对于新兴音乐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由此可看,任何新兴事物的发展都不会是顺利的,特别是在人们早已熟悉的音乐领域进行的改革尝试更是对于普通大众思想的巨大挑战。

直到20世纪60年代之后,人声作为另一种新的音乐素材开始在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中广泛引用,而一方面人们的思维模式已经达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另一方面人声相比于金属打击乐更能使大众产生认同感,人声在音乐作品中的广泛引用使得民众对于新兴的音乐素材的接受度得到了认可,同时也使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整体上都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为日后更多种类的新兴音乐素材来源开辟出了一条更广泛的道路。

三、西方20世纪大众音乐审美的改变

20世纪以来,各种新发明层出不穷,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变,整个世界都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相比于传统的社会,新世界对于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明显高于原来。而在音乐鉴赏的水平上,人们的思维模式可能暂时不能接受音乐巨大的改变,但是由于其他事物发生的改变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人们的思想。人们对于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的接受也成为了可能。历史也证明了各个时代都有其鲜明的文化特点,作为新旧交替冲击下的20世纪,人们思维随着物质生活的变化发生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众去接受新事物,包括新的音乐形式。

传统的音乐总会给人以协调、统一的感觉,让听众能够感受大气蓬勃的感觉。而当音乐发展到20世纪,随着勋伯格序列主义等新的音乐理论以及流派的兴起,音乐已经不在强调其序列的统一性,反而更多的是展现人与社会的变化,与厄运所做出的抗争。音乐中带入了更多创作者的情感,同时也更容易影响听众的情感。特别是有一部分极端的创作者认为传统音乐应该面临消亡,挑起了新旧音乐的冲突浪潮。听众在两个时代、两种风格的音乐的差异冲突下产生了从所未有的新的音乐鉴赏能力。到了20世纪的后期,西方音乐开始注重挖掘新思想在音乐中的表现形式,他们开始追求不同的声音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其特殊的表达方式,这种对于思想改变的独特性也让听众产生了极大的情绪上的共鸣。

四、20世纪音乐“全球化”中的民族音乐特色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音乐也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传播。所谓“世界音乐”,其含义就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以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民族特色音乐作为素材,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融合与交流。这样形成的混合形式的音乐呼应着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的特殊时代,强调了音乐也是与世界人类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关系。世界音乐作为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中的一种重要代表,其特点在于勇于吸收各个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音乐,包容其中的差异性,找到其中的音乐共同点,创造出能够在全球范围内都广为流传的极其富有民族文化特色的音乐作品。中国的京剧、印度的古典乐、草原名族的呼麦等民族音乐形式都有可能成为世界音乐的素材。世界音乐以其特殊的包容性,强大的传播能力和鲜明的文化特点,为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改革历程中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特殊时代的文化符号。同时也使本来属于西方的“新音乐”改革延伸到了世界范围,对于不同地域的音乐形式都产生了極其深远的影响,对尊重各国的文化瑰宝,促进人类和平发展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结语

综上所述,人类文明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之中,我们不应当简单的把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当成是对原有的音乐体系的推翻,而是应当把它当作在原有的音乐体系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新的音乐体系。我们应该带着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西方20世纪的“新音乐”的改变原因以及其变革成功的历史必然性。才能对于今后艺术形式的改革有着更好的理解,也能更好的使中国的艺术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中国文化竞争软实力的一种增强。

[参考文献]

[1] 曹慧,李兴梧.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的二元性创新特征探讨—兼谈我国当下西方音乐史的教材问题[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14,04:26-31.

[2] 孙履冰.西方二十世纪“新音乐”研究之番外—品《断裂与失衡—中西视野下的西方二十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J].文教资料,2011,06:95-98.

[3] 叶松荣.关于“新音乐”创新效果与受众审美需求失衡的阐释—西方20世纪“新音乐”创新的局限性分析之四[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2:103-109.

猜你喜欢

西方变革音乐
卷首语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中西绘画构图比较探析
西方音乐元素在二胡演奏中的移植
音乐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音乐
秋夜的音乐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