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国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9-10-21种卫君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21期
关键词:预警机制预算编制全面预算管理

摘要: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全面预算管理属于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的工作人员务必要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其属于一个综合的财务计划,涉及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工作。本文从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展开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完善全面预算制度体系建设、重视全面预算文化建设、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健全预算管理预警机制等几个方面的措施,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思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预警机制

一、引言

在国有企业的运营发展过程中,贯彻全面预算管理,利用预算对企业各个部门与单位的财务与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考核,进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协调与控制,进一步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基于现代化发展理念背景下,国有企业逐步开始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但由于预算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容易导致预算效果不佳。所以,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国有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采取多元化的解决措施,加强资本预算、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保证经营决策的合理性,逐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国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常见问题

(一)全面预算编制合理性较差,指导性不强

企业在进行预算编制的时候没有建立明确的目标,大部分根据往年的数据与经验进行编制;另外编制的预算适应性较差,较多强调“硬指标”,很少结合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预算编制合理性较差,容易导致预算与实际生产经营不匹配,预算对生产经营的指导作用不大。导致企业付出了较大精力,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

(二)全面预算制度不完善,执行效果不佳

在国有企业内部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十分重要,不仅要适应预算管理制度保障,还要满足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要求。在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工作的实际中,普遍存在制度不全或制度流于形式。大部分企业较侧重于预算编制制度,对后续预算执行、预警、考核等方面较为欠缺。或者是制定了制度不执行,或者是制度界限较为模糊,导致各预算编制部门职责不清,预算执行起来互相扯皮,不知所措,严重影响了全面预算执行效果。

(三)全面预算管理落地不足,预算流于形式化

在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全面预算管理属于最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就是为了实现企业的战略性发展目标而开展的一项管理活动。但就国有企业实际开展全面预算工作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大多数国有企业将全面预算作为一项单独的形象工作来抓。存在全面预算对生产经营预测能力不足,不能有效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撑;存在全面预算停留在纸面,与业务结合不足和落地到生产经营过程中不足等方面,使得预算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存在全面预算事后分析总结不足,为持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供的动力有限。通过以上情况分析,部分国企全面预算管理效果不太理想。

三、国企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全面预算制度体系建设

国有企业要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预算制度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企业应该从全面预算编制、执行、预警、分析和考核等方面建立完善的预算制度体系,确保企业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职责明确,流程清晰,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操性。

(二)重视全面预算文化建设

全面预算文化建设是有效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力措施。国有企业应该依托良好的政治基础和企业文化建设基础,大力宣扬全面预算文化。从全面性出发,倡导职工提高站位全员参与到全面预算工作中来,全过程参与到预算过程中来。将预算文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各個环节,融入各层级员工的思想中去,确保引起各方面的充分重视,从而有效推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三)提高预算编制和执行水平

国有企业应当树立明确的预算目标,并结合目标重点做好全面预算的编制和执行工作。一是提升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应当在历史数据、历史存在问题、同行业数据、定额标准、概算和合同基础上,结合生产经营实际合理合规编制预算,确保业务和财务数据衔接一致,加强预算编制准确性,提升预算编制质量。二是要积极发挥全面预算的引领和管控职能。对照预算目标做好预算分解,确保全过程、全员性参与,将目标任务转化为行动安排,确保层层有压力,人人有指标。三是要推进预算和业务的融合机制,进一步延伸全面预算触角。全面预算要积极参与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工程管理和项目经济评价等生产经营及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切实做到预算与业务的衔接与融合,从而有效推进预算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预算分析和考核机制

国有企业要重视预算分析和预算考核工作。一是要强化经营运行分析。通过上下联动、横向协调、专题调研、实地了解、积极参与等手段,利用现代分析工具,做好预算分析工作,揭示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业务部门制定措施并督促实施,为经营决策和提升管理水平提供依据。二是要开展合理的预算考核工作。将预算编制、执行情况和预算工作开展情况纳入考核内容中,对员工的工作行为进行约束。在完善绩效考评机制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评价指标,将员工薪资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直接挂钩,使员工能够将意识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五)健全预算管理预警机制

在国有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当中,要高度重视预算预警工作。通过建立健全的预警机制,能够有效促进预算目标的达成。一是要加强对超预算额度进行预警,主要就是通过财务核算发出预警信号,还可以通过授权控制系统进行提醒,以便于获取数据后尽早对不合理的预算进行调整。二是要加强对离预算目标有差距的指标进行预警,及时通过制定有效措施促进目标达成。三是针对在开展各项业务活动中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警,其不一定会导致经济损失,但是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会成为隐患,影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

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会涉及许多工作人员,但是基于信息与数据量过大的背景下,如果不利用编制软件与信息系统.就可能会对全面预算管理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树立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应当合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尤其是要建立预算、财务及业务系统的互通互连和数据共享,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进而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保证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财务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的根源,并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开展合理的预算编制工作,在建立健全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明确责任制,加强预算考核与执行力,有效提高全面预算管理的效果,规避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通过不断提高财务监督力度,促进经营活动顺利开展,为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唐志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17(24) 241.

作者简介:

种卫君,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横山魏墙煤业有限公司陕西榆林。

猜你喜欢

预警机制预算编制全面预算管理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浅析预算编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影响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风险考量与管控
新常态背景下PPP模式系统性风险预警机制研究
广播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预警机制的研究与应用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基于社会稳定视角的网络舆情预警机制构建的思考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