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高危压疮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19-10-21靳苗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干预应用

靳苗

【摘  要】目的:探讨危重内科高危压疮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0例高危压疮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压疮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压疮发生率为5.7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57%(p<0.05),满意率为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压力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危重内科高危压力性溃疡患者的应用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重症医学科;高危压疮患者;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234-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7月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高危压疮患者70例, 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1例、女14例, 年龄29~78 (53.62±7.84) 岁;试验组男19例、女16例, 年龄32~77 (53.89±7.26) 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受压部位的变化情况, 遵医嘱给予其相应药物等。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具体如下: (1) 皮肤护理。重症患者长时间治疗过程中, 因出汗和引流管的污染, 以及大小便失禁等因素的影响, 容易导致皮肤变得潮湿松软, 导致其压疮发生风险上升。因此, 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局部皮肤潮湿或体温过高时, 使用温水对其颌下和腹股沟等部位进行擦拭;在患者皮肤弹性较差时, 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受压部位垫上软垫, 并在骨骼突出部位贴上透明敷贴;在患者大小便失禁则应及时使用湿巾纸擦洗局部, 并涂抹保护膜;腹泻患者应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以减少排便时对肛周皮肤的刺激。 (2) 翻身护理。患者卧床期间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合理调整翻身频率, 一般保持在1次/2h, 翻身时将床头抬高幅度控制在30°以内, 并在患者受压部位垫上软枕以减少骨骼突出部位的受压;翻身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患者的各种管道, 避免管道因动作幅度过大而出现弯折和脱落。 (3) 营养护理。低蛋白血症、贫血均会明显提高压疮发生率, 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应为其搭配合理的饮食结构, 密切监测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根据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 确保患者营养摄入尤其是蛋白质的摄入充足, 防止患者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而发生压疮。另外, 护理人员还要确保患者在治疗期间摄入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充足, 从而提升其抵抗能力。 (4) 心理支持。重症医学科患者的病情均较为严重, 其容易因担心自身生命安全而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影响其治疗依从性, 提高压疮预防和护理工作的难度。因此, 护理人员要联合患者家属给予其足够的心理支持, 如为患者讲解成功治愈的案例, 指导家属不断暗示患者在家庭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联合医生不断暗示其疾病通过有效治疗能得到显著改善, 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压疮发生率和压疮面积。

1.4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压疮发生情况 试验组治疗期间发生压疮2例, 发生率为5.71%;对照组治疗期间发生压疮10例, 发生率为28.57%。两组压疮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2.2 护理满意度 试验组满意度为97.14%,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讨论

压疮的产生与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术中麻醉方式和体位的选择及手术时间等密切相关。接受大型长时间手术治疗的患者,往往会在麻醉药物、体位选择及其肢体制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压疮。压疮的产生使得本就艰难的护理工作更是雪上加霜,同时也会延长患者的康复时间,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充分考虑影响压疮产生的上述因素的前提下,对患者实施必要的压疮护理操作,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情况作用明显。

压疮是重症医学科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其不仅会对患者的治疗造成影响, 还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并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导致其发生压疮的原因主要是长期卧床导致局部受压, 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导致局部肌肉萎缩且受压部位缺乏保护, 皮肤受潮湿和摩擦的影响而抵抗力降低等。

手术室在压疮护理的内容上应更具针对性、系统性,护理人员在掌握患者具体病情的基础上制定专门针对压疮的护理方案,全程围绕患者病症展开临床护理服务。 (1) 针对手术压疮高危患者,护理人员应动作轻柔,提式床单移动患者,并且保证患者床单、衣服的干燥、平整无皱折,将医用凡士林预先涂抹于患者受压的皮肤处,使之在受压皮肤上形成一层油性保护膜,保持皮肤正常屏障功能。长发患者头发不进行捆绑并包于手术浴帽内,因捆绑的头发发髻形成一个硬结,长时间枕于头枕部时易对局部皮肤造成压疮,而且手术浴帽周边有松紧带可有效防止患者头发外露。 (2) 术前检查术中所用的医疗器械,并将所有质地坚硬的医疗用具包裹海绵垫,避免皮肤与医疗设备直接接触,并事先准备数个凝胶垫,以根据患者体位变换情况调整放置位置。例如添加凝胶垫这一干预措施,就是充分考虑到了压力是导致患者发生压疮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采用凝胶垫和气垫床等措施,旨在减轻患者受力部位的压力,该护理措施也得到了众多医生和患者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3) 注意观察患者因手术体位变换导致的体位垫移位等现象的发生,如头低脚高位、头高脚低位或手术床的左右倾等,都可能使患者体位发生变化,出现这些变化时应重新对手术体位进行评估,防止局部皮肤受压。 (4) 若手术操作时间过长,巡回护士应在不对手术操作产生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每2 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对受压部位进行减压按摩,对患者的肢体做屈伸运动,对非手术部位应当至少每隔2 h调整受压部位1次,防止同一部位长时间受压造成压疮。 (5) 术中为维持患者体温,防止因体温降低导致机体血液循环不畅,应将术中所用的输液和冲洗液等加温至37℃再使用。术后可在患者局部受压部位涂沫完美芦荟胶,因完美芦荟胶有消肿止痛的作用,涂抹于术后受压部位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减缓受压部位的进一步进展。在给患者做健康宣教时,告知术前、术后如果病情允许尽量取与手术体位不同的卧位,以减轻受压部位的压力,争取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压疮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 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高危压疮患者中的应用能有效降低其压疮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春香,赵娜,陈淑苹.精细化护理模式在高危压疮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06):527-529.

[2]郑中华.中西医结合护理在ICU压疮高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工程,2019,26(06):861-862.

[3]刘娜,王佳.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出院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11):1515-1517.

[4]陈霞,孙丽红.延续性护理降低老年高危压疮患者发生压疮的研究[J].心理月刊,2019,14(09):62.

[5]尤婷婷.内科压疮高危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10):238.

猜你喜欢

重症医学科护理干预应用
系统化管理对ICU失禁患者罹患失禁性皮炎的影响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分析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血浆置换在ICU的应用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