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研究

2019-10-21龙立文龙蓁蓁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龙立文 龙蓁蓁

摘 要:互联网时代下,社会上的种种因素对于大学生的诱惑很大。面对这些复杂的现象,若是处理不好,就可能会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就可能会产生心理问题。为了保证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高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干预。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干预措施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发育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显著,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完成正常的学业,有的甚至还威胁到了大学生的人身健康安全。也有些学生在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之后,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或解决,常常做出伤害自身、别人乃至危害社会的事,严重影响到了大学校园和谐、安定的生活学习氛围,在社会上造成了非常不好的影响。[1]

一、高校应该建立健全详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提供心理状态基础数据

1.定期完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

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是存有一定潜伏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是学生长期处于压抑、愤懑的环境之下,心中的疑惑和不快无法得到解决和倾诉,最终才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的后果的。为了尽最大努力避免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数据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例如,在每年新生入学的时候,学校要组织学生统一进行心理健康普查,为每一位学生建立专属的心理健康数据档案。这些数据要交给专业的人士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心理健康隐患的同学进行深度了解,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各学院、各年级还要在后续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数据普查,以便及时掌握和更新大学生动态的心理健康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做到灵活的应对。

2.及时干预和辅导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

大多数高校在对新生进行完心理健康数据测试之后,都只将数据收集起来,并未对其进行实际的分析,观察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这种心理健康数据调查的方式无非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在进行完心理健康数据调查之后,对于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对学生进行疏导,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一步进行诊断,尽可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若是学生存在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也应该在私下里与学生进行明确的沟通,引导学生去专业的机构进行治疗。同时,在教育教学中,学校还应该安排一对一的心理辅导老师,对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帮助。[2]

二、高校应该丰富心理健康咨询的平台,提升调查的深度

1.提供多种心理释然表现平台

现在,很多新媒体平台都已经融入了大学生的生活之中,大学生很乐意在这些多媒体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言论和观点。对此,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工作,不仅仅要应适应这种变化,更要抓住这一机会,开通线上的调查和交流渠道,丰富心理健康咨询的方式。如,QQ、微信公众号、微博、心理咨询热线等。这些线上的心理咨询和疏导渠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因为“面子问题”不好意思跟老师进行交流的弊端。

2.融合发展措施加深认同感

在线上,学生可以不用近距离地和心理咨询人员接触,会更全面的或方便毫无保留说出自己的感受、想法、问题,提升与咨询人员之间的交流深度,以便学校更客观、更全面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发育情况,制定合适的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流程和内容。而且线上的咨询和干预,还能很好的保护学生的隐私,留有一定私密心理空间和一定范围内正常交流、学习、生活的渠道,特别是对毕业学生走向社会尤为重要,因为大学生都面临着毕业找工作,若是因此影响了学生的前途,那么今后将会对学生带来更大的心理打击,因而避免额外的创伤。

三、高校应该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宣传力度,提高心理辅导质量

1.设立心理健康课程

很多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都会设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这一措施对于引导大学生健康发展心理素质,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开展这门课程的经验,再结合学生的实际心理水平和特征,适当地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调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互动,多为学生传输一些自测心理健康水平的小技能,并且引导学生逐渐放下压力,多与自己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交流,及时得到帮助。在客观的角度上帮助学生认识、分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问题的存在应该在第一时间寻求科学专业的引导和治疗。在心理健康课程教育中,教师还应该为大学生们传输一些心理发展的变化规律,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调适技能,帮助学生养成乐观、阳光、健康的生活态度。

2.开展心理健康互动活动

为了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工作落到实处,为学生提供实质性的帮助,仅仅依靠课堂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够的,学校还应该支持学生自主成立心理健康社团,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组织座谈或交流。在社团活动中,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校园心理健康宣传活动,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心理健康的内涵,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多与外界的人们沟通,打开学生的心门。学生还可以自行搜集材料,邀请老师,在校内外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有需要的同学答疑解惑。除此之外,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走出校园献爱心等实践活动,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的好方法。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敬老院、幼儿园等献爱心,给小朋友讲故事,给老人们唱歌、义务劳动等,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们感受生活中的温暖以及人生的意义,逐渐养成积极、理性、自主的心态。

结语

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工作是各个高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只有保证了学生们正常的心理发育状态,才能为学生的正常发展提供保证,维持校园和谐稳定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吴宜虹.军校研究生心理健康与教育干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

[2]王冰.基于大数据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與预警机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291.

猜你喜欢

干预措施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96例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治疗体会
我国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