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肝癌介入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变化研究

2019-10-21张晓娟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病患肝癌实验组

张晓娟

【摘  要】目的:探究肝癌介入治疗病患采取护理干预对改善生活质量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肝癌介入治疗的84例病患为研究样本,其治疗时间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组均42例的常规组以及实验组。予以常规组基础护理措施,予以实验组基础护理以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实验组病患在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病患采取护理干预后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变化;介入;肝癌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182-01

肝癌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我国肝癌发病率较高。大部分肝癌病患早期无明显临床表现,当其出现显著临床症状时,往往处于疾病中晚期,导致病患错失疾病治疗最佳时机,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挑战[1]。近年来,介入治疗在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将其应用于肝癌病患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改善病患临床表现,延长其生存周期。但由于大部分病患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极易出现负性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实验组病患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现阐明如下。

1基线资料以及研究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择我院接收的84例实施肝癌介入治疗的病患为研究样本,其住院时间均在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之间,采取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将其分成常规组以及实验组,组均42例。常规组与实验组男女例数分别是22:23、20:19;年龄平均值分别是56.83±8.22岁、57.01±8.29岁;肿瘤直径平均值分别是4.19±0.29厘米、4.21±0.32厘米。两组基线数据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提示P>0.05,可实施分组探讨研究。

1.2研究方法

予以常规组病患基础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介入治疗相关知识宣教,告知病患介入治疗方法,取得病患配合,同时对其实施药物指导等。予以实验组病患基础护理措施以及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包含:(1)护理人员需为病患提供舒适整洁的病室环境,尽可能满足病患合理的需求,提升其舒适度。(2)由于病患对疾病认知程度不足,加之对疾病预后的多分担忧,极易导致其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致使病患治疗依从性下降,影响治疗效果。护理人员需通过积极与病患沟通,了解其出现的不良情绪以及产生原因,针对其焦虑、抑郁情绪予以相应的心理干预,同时嘱病患家属予以其社会支持,缓解病患不良情绪,增强的疾病治疗信心。(3)肝癌病患大多会出现肝区疼痛,实施介入治疗后,会导致肝脏出现水肿情况,进一步加重病患疼痛感。护理人员需教授病患放松方法,可通过呼吸调节、倾听音乐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疼痛感,对于疼痛感剧烈或耐受程度较差的病患可遵医嘱予以药物镇痛。(4)由于病患需长期卧床,极易出现肺部感染等情况,护理人员需预先教授病患有效咳嗽、排痰的方法以及深呼吸方式,防止肺部感染情况发生;定期对病患机体压迫部位进行推拿、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保持床单干净、整洁,避免病患出现压疮。(5)病患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疾病相关知识介绍,增强病患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可通过分发宣传单页等形式指导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了解疾病治疗注意事项。指导病患适量运动,可强化其机体抵抗能力。(6)病患出院时,护理人员需告知病患尽量减少腌制食物的摄入,戒烟酒,定期来医院复查。

1.3观察项目

采用生活质量核心量表对病患生活质量实施评估,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进行,最终得分越高表示病患生活质量越佳[2]。

1.4数据处理

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组间差异利用SPSS 20.0软件实施t检验,当显示P<0.05时,提示组间差异突出。

2研究结果

常规组干预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分别是42.89±4.37分、60.39±5.49分、40.69±4.88分、45.22±5.16分。实验组干预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分别是60.29±5.88分、75.63±5.21分、57.88±5.86分、61.03±5.92分。常规组干预后物质生活、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方面得分均低于实验组(t1=15.392,t2=13.049,t3=14.609,t4=13.047,P<0.05)。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多种新型的治疗方式在临床逐渐被推广应用。其中,介入方式在肺癌病患治疗方面具有较高的效果,其经动脉将药物或血管栓塞物质注入指定部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3]。但大部分肝癌病患对疾病以及治疗了解程度不足,加之过分担忧疾病预后,往往会丧失疾病治疗信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降低病患生活质量。

基础护理措施,仅仅针对治疗措施采取辅助护理,不具有针对性,并且对病患心理状态以及健康知识教育等也未引起足够认识,不能满足病患的护理需求。本次研究中,实验组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护理人员通过积极与病患沟通并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使得病患不良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同时提升病患舒适度,实施一系列措施降低病患疼痛感,提升病患治疗依从性,从而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4]。并且护理人员对病患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指导病患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接触诱发疾病加重的不良因素,因此病患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综上,肝癌介入治疗病患实施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林华蓉.纽曼系统护理模式对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术后 病人生活质量和不良情绪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9,23(9):1834-1838.

[2]林晓霞,黎琼,何龙光, 等.基于团体治疗的延续性护理在老年肝癌介入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16):99-101.

[3]黄惠文.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5):2075-2077.

[4]简琬晶,颜柳英,苏丽芸, 等.综合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響[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4):1919-1922.

猜你喜欢

病患肝癌实验组
论下肢力量训练对拉丁舞的重要性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介入治疗及护理知识科普
超大号病患
肺心病的护理措施都有哪些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都市“病患”解救包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重视家族史 预防肝癌
也议对照实验中的“对照组”和“实验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