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分析及教学对策

2019-10-21马丽娟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学困生初中数学

摘  要:在初中時期,一些学生因为学习习惯差、缺乏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不当、缺乏师生互动,造成成绩不理想,被贴上“差生”的标签。如不加以转变,很容易造成恶性循环。本文提出从改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树立目标、对考试成绩进行归因分析等方面入手,来改善和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及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对策

一、学困生初中数学成绩不理想的成因分析

(一)学习习惯差

比如作业做不完就抄答案,比如上课困了就趴着睡觉,比如上数学课两眼望着窗外发呆。其实更多情况下是学生晚上躲在被子里熬夜玩游戏,第二天上课直接就是无精打采的。老师们也常常在办公室打趣道,一群本该朝气蓬勃的少年眼里总是没光。我们常常会发现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桌子上都会有镜子或者光盘之类反光的东西,女生桌子上更是有口红眼线笔之类的化妆品,上课时总是发现他们对着镜子傻笑或者摆头撩头发。

(二)缺乏学习动机

在到处就是就业机会的当今社会,早已不是当初唯有读书才有出路的世界。很多学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也能有不少收入,他们身边的兄弟姐妹也有没有读书外出打工的人。所以在他们眼里,读书并不是唯一出路,大不了毕业以后去打杂。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他们不明白为什么要好好读书,学习自然没有动力。更何况好好读书是一件需要吃苦的事情,吃不了苦,自然要被淘汰。

(三)学习方法不当

有不想好好学习的学生,自然就有愿意努力学习的学生。在学校也有这样一批同学,上数学课时候眼睛紧盯黑板,然而每次考试测验成绩总是不太理想。提高成绩仅仅只靠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悟性和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总结反思才能举一反三,初中知识点多且杂,不再是像小学那样背几个例题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加上他们经历的失败次数太多,多多少少有些破罐子破摔的心理,这些都需要想办法克服。

(四)师生难以配合

如果没有良好的师生互动,精心准备一节课和随意上一节课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老师抛出一个问题很少有学生可以主动回答,更别提抢答了。其实老师和学生是相互促进的过程,人都是有惰性的。老师觉得学生没有用心听讲上课互动不积极,慢慢的上课便成了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在学生看来,老师的课枯燥无味,总是喜欢一个人在讲台上手舞足蹈,长此以往便陷入恶性循环。

二、转化学困生的教学策略

(一)建立较强的学习动机

任何事情在积极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都会高很多,所以在进入高三的第一天笔者就给学生念了龙应台写给孩子的那篇文章,让学生自己去领悟读书的意义。读书,说到底就是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力。老师不希望将来的学生发现,自己的高考分数哪个学校都报不了,或者是每天提心吊胆担心掉胆。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时不时给学生灌一些鸡汤,让他们的动力即将消失时又重新燃起。

(二)帮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树立目标

基础薄弱的学生,如果一味的以高标准要求,他们自己都会学的绝望。所谓最近发展区,就是为帮助学生树立“跳一跳就够得着”的目标。目标太低,学生容易浮躁,难以静下心来。目标太高,学生会觉得没有希望从而放弃。所以我们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一个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实现的具体目标。当完成一个这样的小目标后,学生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加了他们的进一步学习的信心。马斯洛认为每个人都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是有时候被其他困扰所掩盖罢了。

(三)引导学生对考试成绩进行归因

每次考试过后都是一家欢喜一家愁。有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就怀疑自己不是学习的这块料,上课也无心听讲,郁郁寡欢。根据归因理论,对于考试成绩还不错的同学,我们应该这样提醒他们:“这是你上一阶段努力的结果,说明认真付出就一定会有收获,同时也说明你还是很聪明的,继续保持这个状态,你还能做的更好”。如此归因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为进入下一阶段复习而努力。

(四)发挥教师作为榜样的力量

教师其实是学生最好的榜样,班主任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果某个班三年都没有换班主任,细心的老师就会发现这个班的学生越来越像班主任的行为作风,科任老师也是一样,学生总在无意识地模仿他们喜欢老师的行为。所以教师应严于律己,处处身体力行,做学生的表率。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应当做到。凡是不让学生做的,教师应带头不做,这才是真正的立德树人。

三、总结

众所周知,数学成绩的提高不仅仅需要学生老师的努力,还需要学校家庭的支持。由于受小学时期积累的因素影响,在短时间内虽然不能转化所有的数困生,但因为我们采取的教学干预措施而受益的那些数困生来说,是十分有意义的。而所有学生由此培养的自信与数学思维习惯也会让他们终生受益。就像我们常常对学生说的那样,任何时候努力都为时不晚。对我们教师而言,任何时候开始为改善数困生做些有意义的措施都为时不晚。

参考文献

[1]  刘丹.关注学困生数学学习的三种教学策略的尝试与探索[J].中学数学.2019(5).

[2]  杨海兰.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辅导教学模式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1).

[3]  黄妍.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10).

[4]  乐华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措施[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3).

作者简介:马丽娟,女,汉,19881222内蒙古,大学本科,中教二级。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学困生初中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