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系

2019-10-21高平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2期
关键词:作业成本会计成本管理

摘 要:企业的成本管理是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业成本法就是企业进行成本管理的重要方法。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以成本动因理论为基本依据,该理论需要管理者着眼于成本的来源和资源的消耗,并对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特别是将在生产或经营中间接产生的成本消耗考虑在内,这突破了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我们需要管理的是产生成本的各个作业,才能够有效的管理企业。企业采用成本管理法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生产活动经营比较复杂;经营的产品和服务的种类比较多;拥有先进的核算信息系统;制造费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比较高。

关键词:作业成本;基础;成本管理;会计;体系

一、 作业成本法的概述

ABC成本法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其由美国的会计大师埃克·科勒(Eric Kohler)教授提出,他在1952年编著的《会计师词典》中首次提出了作业、作业会计等概念,1971年乔治斯·托布斯(George Staubus)教授对ABC成本法进行全面的讨论。但是当时的作业成本法并没有在业界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后来作业成本法又得到了相关人士的关注和推崇,并有效的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提出了以作业为基础的成本计算法,随后并研发了相关的软件。

二、 我国成本管理会计体系的现状分析

(一)成本管理理念

在我国的企业管理中,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理念还非常的落后,他们的成本管理范围还非常的局限,忽視了与成本相关联的其他领域。此外,大部分的公司对成本方面的管理仅仅局限于如何降低成本的理念上,而忽视了成本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因素,这种狭隘的成本管理并不利于成本的有效管理。此外,企业各部门在成本管理的默契度比较差,存在片面的错误思想,各部门认为成本管理是财务的事,与业务部门没有多大的关系,各部门对成本管理的够重视,也加大了成本管理的难度。

(二)成本管理的方式

据调查发现,我国大部分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分为分步法、品种法和分批法。品种法不太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产品生产企业,对于部分企业的成本核算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分步法的成本核算比较的烦琐,不利于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分批法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成本计算与产品生产的周期一致,但是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这样不利于成本计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三)成本管理信息方面

在我国的部分企业中存在着偷税漏税的情况,企业管理者在利益的驱动下,他们不顾一切手段对成本信息擅自更改,甚至是糊弄编造,长时间的影响下,成本信息失去了准确性,这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阻碍了企业成本的有效管理,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

三、 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系的构想

(一)企业作业成本法管理的管理理念

企业作业成本管理理念简称ABCM,它更突出的是对成本管理的方法,它集中的体现的是对成本观念的革新,目前的企业大部分只是简单的对成本进行控制,没有对成本进行多方面的管控,以作业为基础,按照“成本元-作业-计量业绩”的管理方法,对成本管理的效果作出有效的改善。例如某机械制造公司由于成本管理的方法比较落后,使公司在成本管理等工作方面存在诸多的问题,甚至造成公司面临亏损经营状态。对于这种情况,该公司可以采用作业成本管理的方式对成本进行管控,扭转公司的经营状态。通过作业成本法,将公司的各项管理措施深入到平时的成本管理中去,特别是那些不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附加值的成本或服务取消掉,能够更好的避免公司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的保证公司的利润,保证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企业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方法

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方法,它是以作业为中心,将作业成本进行分类。作业的划分包含了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的始终,从企业的研发、物料的供应、各项工序流程的重要环节、质检、包装、发货全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分为非增值作业和增值作业两大类,通过这种分类方式,将企业的作业情况、成本消耗与客户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了。更有利于企业减少不增值的作业,对增值作业进行改善,为企业的服务提高更多的附加值,减少损失、浪费,提高企业的软实力。

(三)企业作业成本法的管理步骤

首先是对企业的作业进行分析,作业分析主要是确定企业的作业,也就是说针对企业的工艺流程或工序作出合理的分析来建立一个作业池,也可叫作业中心。作业分析包括产品制造或服务的整个经济活动的分析,例如对相关的资源是怎么样被消耗的,特别是要明确每项作业的投入或产出。作业分析的目的是将整个企业经济活动分解为一个个计算成本,方便对每个计算成本进行有效的分析,这就是作业分析的基本单位——作业。其次是确定企业的资源动因,在作业管理方法中确定资源动因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作业法管理的有效性。在确定企业资源的动因的过程中,需要确认每个工序的成本资源的消耗量,方便计算成本动因的分配率,这个分配工作反映了作业法会计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企业生产的工作量决定了资源的损耗量,但是并不是说资源的消耗量越大就能够产出越多的量,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消耗量来确定一个消耗量,然后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目标中去。企业确定资源动因能够更有效的减少企业生产的损耗,并在一定的成本损耗中保证生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成本管理法在各大企业中广泛的运用,它作为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方法对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进行了冲击,与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相比,作业成本管理的理论基础更加的完善,其应用范围也更加的广泛,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金晶.对以作业成本为基础的成本管理会计体系的构想[J].时代金融,2017(33):136+142.

作者简介:高平,西安翻译学院。

猜你喜欢

作业成本会计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法在建筑施工企业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与传统成本法的比较
基于作业成本法的A医院成本管理体系设计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