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新思路探究

2019-10-21黄秀瑜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6期
关键词:创新思路

黄秀瑜

摘要:在中华民族不断壮大过程中,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初中教学时期在学生学习整个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需要注重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期间的创新,以便于使新课标与素质教育的要求得到有效满足,随着新课改不断的深入变革,需要深入的研究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的创新思路,进而实现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法治教学;初中道德;创新思路

引言

初中阶段在学生构建与形成自身观念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的实际教学效果与我国全面推动“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相吻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采取了“一手抓德治,一手抓法治”,增强了学生对良好道德素质的认知,与此同时还强化了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新课改背景下,道德和法治教学需要逐渐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初中道德和法治课程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教师创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学校开设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旨在符合我国“依法治国”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计划中需要重点创新道德和法治教育课程机构、内容等,同时还需要使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得到满足。由于道德和法治课程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高度重视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在开展道德和法治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自身需要全面了解所讲授的内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以便于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相关内容。开设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社会化人格,并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课程过程中,需要使学生发挥教育主导的作用,教学内容需要伴随着我国相关法律政策的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永远把先进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朝着更加健全的人格发展。

二、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改革,初中道德和法制教育课程需要逐渐完善自身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优良的教学情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科目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所以,在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把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教学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动性,逐渐提高教学的质量,进而实现课程教育的信息化。教师在开展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期间,需要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进行系统整合,解决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有效的实现世界范围思想文化的交流、交流、交锋,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的多元、多样、多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多媒体技术有效的运用到其中,构建适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全面意识到现在是信息时代,使用先进技术与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发挥的重要性,进而逐渐提高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效率,提升其教学质量,从而最大程度的增强现代中学生对道德素质与法律的认知。

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状况进行整合

道德和法治课程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课标相关要求下,教师需要把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系统整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高度重视和实践的系统整合。同时教师还需要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和这些问题进行关联,结合道德和法治学科具有的特征,有效的处理这些问题。与此同时,根据教学内容开展教学活动,教师需要高度重视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的特征,不仅需要高度重视自身价值、人格等,而且还需要对学生健康方面的发展进行有力指导,让学生能够从生活层面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通过开展实践教学可以有效的检验所学知识,同时还可以增强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认识,进而能够创新自身的道德和法治观念,更好的推动自身的成长,树立精确的法治观念。在新课改的要求下,道德和法治教学需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多种教学方式进行系统整合,优化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按照素质教育的理念进行。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师需要抓住新课程改革的机会,改变我国初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高道德和法治课程教学的质量,增强学生对法治的认知。

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推动道德和法治教学目标的实现。道德和法治属于综合素质的教学内容,想要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信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重点研究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讲授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明确自身承担的责任,与此同时需要和学生产生信任感,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学生熟练掌握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通过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多鼓励学生,这样可以使学生树立较强的自信心,保持师生之间良好的关系。由于道德和法治教育是依据之前的思想政治课程转变而来,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如:推动学生心理健康成长、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等。因此教师需要高度关注学生日常的学习情况与遇到的难题,从而为构建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积极开展丰富的教学实践

在新课改背景下,道德和法治教学的“新”主要表现在将学生当做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其是依据初中时期学生生理与心理成长特征进行的相关研究。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运用接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实际体验,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丰富,通过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感性认知,而且还可以端正学生对各种问题分析的态度,增加学生思想的深度。在开展道德和法治教学活动中设计丰富教学实践活动,即便要增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也需要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创新以往的教学模式。俗话说:“言传身教”,教师可以在实践教学开展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身具有的个人魅力,通过这样能够对学生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增强自身对道德法治的认识,通过这样才可以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教师还需要考虑采用这种教学模式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同时还需要将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性、人文性融入到其中。教学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研究,推动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领会我国道德和法治建设过程中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在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推动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值得在日常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结论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和法治教学为了满足其提出的具體要求,需要加快课程教学的创新与变革,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采用集合赏识教育的模式,在学生健康、良好成长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道德和法治教师在抓住机会的同时,还需要面临新的挑战,有效的解决当前我国初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道德和法治课程具有的现实意义得到全面发挥,从而推动学生健康良好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正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制教育实施策略[J].法制博览,2019(20):295.

[2] 董晶伟.试论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06):66.

[3] 唐多会.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效教学策略思考——以九年级“富强与创新”单元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145-146.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泉港二中初中部)

猜你喜欢

创新思路
浅谈政工师在基层医院思想工作的作用
高校图书资料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思路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思路的探讨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化思路
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档案管理策略探析
基于新生代农民工报道的县级电视台创新思路研究
浅析服饰品设计中编织艺术的有效运用及创新
新时代下共青团工作的创新思路与改革意识研究
新形势下企业宣传工作的创新思路探究
浅谈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