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企业的六大挑战和对策

2019-10-21赵璐璐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摘 要:现阶段,我国企业内部很少交易金融工具,相应的带给资产负债量的作用和影响也不大。但是,伴随国内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增大交易量,也越来越多地影响着财务报表。就此提出的会计新准则作为一种原则导向,涉及的复杂度高的套期会计、公允值等,会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务会计。为此,本文从金融工具出发,针对会计准则带给企业的挑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会计准则;金融工具;挑战和对策

为了顺应投融资业务的发展,优化财务会计,健全会计准则系统,并与全球会计准则接轨,财政部下达了金融工具的新会计准则,并以此来规范企业会计标准。而与传统会计相比,新会计准则往往具有更加复杂的会计确认、风险披露、计量等,以至于带给金融企业不可忽视的冲击。所以,在实施会计新准则的过程中,应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来迎接这方面的挑战。这便需要企业从会计新视角出发,来更新风险管理观念,做好实时监控工作,以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及时性、关联性等。

一、 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带给企业的六大挑战

(一)对风险管理的挑战

就金融衍生工具,新会计准则会确认、计量表内。这样便需要不断健全风险管理方针政策、优化金融估值专业技术、改善内控制度等,不然就不能满足有关的标准要求。此外,在套期会计方面,还需有效评价套期行为的效果、书面提供套期业务方面的风险管理文件等。以上的种种迹象,均要求企业更好地管理风险,方才可赢得可持续发展。

(二)双重计量令会计信息难以保持一致,并不利于人们理解会计信息

在会计新准则中,提出金融单位及企业可以综合应用公允价值法及历史成本法,来准确计量各种资产及负债。这样金融会计中的信息就会在计量基础上建立起来,令会计信息难以保持一致,同时也增大了理解会计信息的困难度。

(三)公允价值带来的挑战

在修订会计准则后,公允价值被应用得愈来愈广泛。作为计价基本原则,公允价值有助于交换非货币资本、恢复债务重组。为了防止上市企业虚构利润,在资本公积的计入项目中,允许当期损益计入,这类似于世界会计准则。在会计新准则中,公允价值属于最大的亮点。在核算金融工具、计量投资性不动产等新会计准则方面,通过公允价值,能够更准确地体现出市场变化带给银行财务及经营的影响情况,迫使利益关联者得以更准确地知晓银行风险。而公允价值同时也属于最大的难点,在具体的实施中遇到了以下问题:①很多时候无法直接获取公允价值,还应进行估算、验证。所以,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会迫使企业增大成本,难以保持一致。②市场变化常常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国内市场严重分割,常常会令公允价值缺失可靠的计量。③就市场化缺失的金融工具,以估价技术得出的公允价值,严重依赖企业内部模型,而常常会引起人为调整计量结果的问题。通过公允价值,令会计信息不再可靠,不再是交易的基础内容。此外,在会计新准则中,通过负债表中的资产,可核算公允价值或分摊成本,但负债大多进行成本核算,而带给管理资产工作新的挑战。

(四)更难判断、操作职业,要求会计人员加入金融企业

在会计新准则中,职业判断往往以原则导向为基础。其中涉及相当复杂的规定,要求会计人员准确判断大量业务。这样便直接给企业统一准确核算业务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以至于引起雷同业务,而导致在会计处理中,出现完全相反的恶化极端情况。

(五)操纵利润现象时有出现

在实施新准则、与世界接轨、扶持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引起很多不好的效应。在短期实施准则中,会引起企业波动利润,特别是境外业务或者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相对较多的企业。同时,新准则往往会在计量、确认、披露等上,增大主观性,所以,会计信息逐步从谨慎过渡至中性,而引起会计准则滥用问题。

(六)信息披露挑战

在会计新准则中,一般会从信息质量、内容出发,来规范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操作。基于信息质量及内容的要求标准,会深刻地影响到当前披露会计信息的透明性与真实度。

二、 解决对策

(一)创建起风险评估规范模型,加强管理金融工具方面的风险

相较于已发生信用损失法,预期损失法具有更难的执行操作,具体情况如下:需要判断有没有大幅增大金融信用方面的风险,准确、全面地计量存续期存在的预期损失,并且综合考量在计量预期信用方面损失的宏观趋势与市场经济环境。所以,企业应创建起完善的评估风险是模型,组建起有效的数据库,在预期损失模型中,引入微宏观因,以此来合理地预判金融资产以后预期的违约风险及现金流,从而提前揭示信用上的潜在损失,准备计提足额减值。

(二)全面组织培训教育工作,认真学习、分析会计新金融准则及类似的国际准则

考虑到实施新准则往往会大幅影响风险管理效果、企业信息、日常经营管理等,故此应从新准则出发,积极组织员工参加培训教育活动。同时,不可以只限于财会知识,而应全面地、多层次地教育培训,特别应大力培训风险管理机构成员。

(三)完善既有会计核算系统中的内容

创建起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引进金融估值新技术,规范内控制度,综合考量系统中的方案。在新准则中,提出了很多事项。例如,控制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现金流折现、计量公允价值、资产减值计算等,均需要配备相应的方案。据报道,与领先银行合作后,某企业成功创建起“金融工具旗下的会计体系”,以达到国际会计准则执行上的要求,为广泛适应国内企业打好了基础。

(四)增进与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

现阶段,作为现代企业,需要增进与同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入了解同业实施国际基础会计准则的步骤、实践经验、手段等,以此来促进整个业界大幅提升理解、执行新准则方面的能力。

(五)优化组织结构,聘请优质专业人才

新时代环境下,有些企业出现了扁平化的组织结构,需要按金融衍生工具的规模,成立有效的内设部门,并专门配备工作人员有效管理现代金融工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此外,还应强化内控机制,防止单人操盘或决策失误,提高风险管理效果。作为现代企业,需要聘请可准确了解市场行情、风险意识强等的优秀金融人才。此外,还要增进和财政部、监管部、税务部等的协调交流,为现代企业经营提供更好的外部环境。目前,针对会计新准则的构建,大幅迈向了会计国际化标准领域。这为国内金融业趋同到国际会计基础惯例,创造了良好的契机。所以,现代企业必须迎接会计新准则推广应用后的机遇、挑战,积极过渡到会计新准则的环境中,力争在企业会计中,及时引进会计新准则里面的精髓内容,并基于此来更好地治理企业,协调发展效益、质量、规模等。

(六)统一配置资产,备好利润浮动预案

在会计新准则下,价格上的波动、FVOCI债务、金融AC类资产、预期减值损失等,均都会严重影响到企业损益。所以,在开始投资前,作为现代企业,应预先评估、测试金融资产,均衡配置资产规模。就FVTPL之类的权益性资产,企业利润往往备受价格变动所影响。所以,企业应注意监测持有基金、股票等的价格波动,有效运用组合诸多资产与金融工具的方法,来及时分散或消除各种金融风险。就摊余成本金融资产、FVOCI之类的债务投资,需要监测在存续期内,该债务工具的信用风险,并且实时跟踪投后管理经营、信用评级,尽量选高信用级别、低风险、短期见利的资产。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从金融工具出发,我国颁布一整套的会计准则,标志着金融业务工作、会计工具核算等已经步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些会计新准则却给现代企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为了与世界会计准则及时接轨、进一步优化金融工具核算会计系统,就应积极采取各种迎接挑战的对策,来促进国内会计准则更好地发挥出作用、推动各行各业得以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许一青,殷红,刘晓亚.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背景下我国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变革研究[J].财会研究,2019(1):38-42.

[2]于谦龙,丁丽丽,吕依乐.金融工具国际会计准则对我国上市银行的影响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9(1):34-37.

[3]张磊.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分析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2018(12):46-49.

[4]王寧.公允价值计量的运用及经济后果[J].商业会计,2018(19):100-102.

[5]王超.关于新金融工具会计准则的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8(1):71-72.

作者简介:赵璐璐,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

猜你喜欢

金融工具会计准则
金融工具在企业的发展及应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问题研究和风险分析
A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修订印发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9—12号征求意见
FASB会计准则汇编及更新目录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研究
新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