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年级“心理断乳期”的平稳过渡

2019-10-21杨建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八年级家庭教育对策

杨建华

摘 要:在一个学生的整个中学时期,八年级最关键,同时也是“最危险”的阶段,我们将八年级的学生暴露出的现象称为“八年级现象”。八年级是人生成长发展的转折点,是典型的“心理断乳期”,也是教育的关键期。本文拟对“八年级现象”的特征和原因展开分析,并提出家庭教育的对策,以期对八年级学生的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八年级 心理断乳 家庭教育 对策

引言

初中阶段,孩子发生了“身心巨变”,其中以八年级学生的变化尤为明显。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称之为“心理性断乳期”。北京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许燕提出“八年级现象”是“事故多发的危险阶段”和“思想道德的分水岭,学习成绩的分水岭,能力培养的分水岭”。由此可见, 八年级是人生成长发展的转折点,也是教育的关键期,八年级学生的教育效果和成败将直接决定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一、“八年级现象”特征

“八年级现象”表现为学习成绩两极分化、叛逆不容易沟通、不轻易服从师长尤其是家长的指导和批評、易受外界影响﹑是非观模糊、心理承受能力差、易激动暴躁﹑凭感情行事、寻衅闹事等特征,但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大﹑主动尝试﹑追求独立等特点。通过大量青少年犯罪案例分析,我们发现14岁左右的孩子(相当于八年级学生)是青少年犯罪的易发期。[1]

八年级是非观念差,容易学坏。他们学坏的第一步往往表现在:“染头发”“男生留长发”“女生化妆”“结交陌生朋友”“上网成瘾”“抽烟”“早恋”“不听劝导顶撞师长”等等。[2]

二、“八年级现象”原因分析

1.生理因素

1.岁是绝大多数八年级孩子所处的年纪,此时他们已经进入青春期,男生和女生的身体都发生了许多引人注目的变化。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有着羞涩的好奇。怎样去认识爱情﹑处理对异性的好感甚至性行为,家长和老师需要在这些问题上加以引导。但由于家长和社会对中学生的性知识教育采取闭塞的态度,使此时的学生产生了青春期烦恼。[3]

2.学习压力

到了八年级,学生们在学习上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因为此时学习难度加大,学习内容变得更多更难。渐渐地,有的学生便产生了畏难情绪,感觉学习非常吃力,上课老师讲的内容越来越难理解,成绩逐渐下滑,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学习兴趣。这是八年级学生学习方面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另外,许多孩子的家长一味地追求孩子的高分,将孩子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拿来搞学习,不为孩子的兴趣发展留丝毫空间。此时,孩子们往往会更加厌学,觉得生活里只有学习一件事,毫无乐趣,便会和一些社会不良青年混在一块,或沉迷于网络寻求乐趣。

3.心理因素

八年级学生心理开始发生较大变化。在刚刚进入初中,孩子们由于进入陌生环境,胆子普遍较小,行为上也循规蹈矩,尚且能安安分分地表现。一旦进入八年级,学生的心理就开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孩子们认为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都已发育成熟,任何事能够自己作决断,不再需要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诲,甚至出现反感和叛逆倾向。此时,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就会导致程度不同的对抗情绪,破坏﹑撒谎和暴力等不良行为随之而来。

4.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是否和谐对青春期的孩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八年级的孩子对于父母之间的关系体察显得尤为敏感,父母的争吵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远远超过学习负担。此时,父母的关系必须把握一个原则:无论矛盾和争吵有多激烈,千万不要波及到孩子。

三、“八年级现象”家庭教育对策

1.作为家长,对孩子八年级将会出现的问题要有心理准备。有准备地等待孩子“八年级现象”的到来,也会更加从容地解决他们的问题。

2.用平等的态度对待青春期变化中的孩子,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沉迷网络、不慎交友等现象,请不要一味漫骂和制止,必须静下心来为孩子剖析利弊,让孩子真正理解自己的错误,从而从内心中改变这种不好的现象。

3.加强家校联系。家长要多与老师取得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不愿向家长谈论在校情况,此时家长就更应加大与老师的联系频度。做到家长和学校心里都有孩子的“一本账”,在一些问题上与校方共同出谋划策,方能为孩子在正确道路上前行保驾护航。

4.做到言传身教,对孩子学会尊重与理解。不要实行强权教育、溺爱、放任、脱节式教育、凡事都讲条件,千万注重八年级这个年龄孩子的共性实施正确的引导,不要让他们成为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少年”。

5.寻找孩子身上潜在的每一处闪光点。用欣赏的眼光赏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感受孩子的感受。家长看孩子多远,他就能够走多远。再好的学校教育也替代不了家庭教育。

6.给孩子更多的关怀和关注。一是多跟孩子谈心。注意谈心的话题不要仅仅局限于考试和学习成绩,可以谈论一些社会热点,人生三观等能久远影响孩子的话题;二是要更多地关注。关注也非仅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好坏,可以关注一下最近孩子的交友情况,上下学习惯是否有规律,穿着打扮是否有明显变化,节假日是否有空白地带?这些都应该了如指掌。

7.给自己的孩子以更多的鼓励。八年级的学习难度骤然增加,部分学生可能会吃不消,成绩也会有下滑趋势,家长作为孩子的陪伴者,需要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话语给孩子增加信心,不要让孩子因为一点小小挫折便气馁。家长要注意在孩子面前不要讲过多有消极影响的言语,比如“八年级要两极分化的,你要当心”“八年级抓不好了,初中就全完了”,这些话有时会成为孩子掉队的导火索。

结语

加强对初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研究,对于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纠正心理缺陷,培养正确的三观,防止学生心理品质分化,保证学生个体化和社会化协调平衡发展方面有重要的意义。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压力要少给,鼓励要增加,目标要妥当,要求要适中。要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道路,这个理想不是分数,也不仅仅是好大学,而是做一个和谐的心理健康的人。

参考文献

[1]陈开文.关注心理健康,培养健全人格中国文献总库现代阅读2011.12.

[2]万晓飞.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及方法中国文献总库2012.2.

[3]姚青山.探索指导家庭教育的新途径教育界2015.11.

猜你喜欢

八年级家庭教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八年级语文教学的方法探讨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关于提高八年级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研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