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激励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落实

2019-10-21李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管理理念小学班主任

李艳

摘 要: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被动式的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严厉的管理,因为教师认为,只有学生有了压力,才会有学习的动力。但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打压,会让学生丧失信心。新时期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在适当地鼓励、肯定中实现成长,增强学生的自信。本文中就激励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地落实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激励理念 管理理念

引言

很长时间以来,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中,班主任都承担着非常重要的管理身份,对学生进行生活以及学习上的管理。但是,大部分教师都采用“打击式”的管理方法,对小学生进行过于严厉的管理。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常常会以严厉的态度对学生进行批评,他们认为:“严师出高徒”。作为教师,他们始终认为要为学生营造出不可侵犯的严师形象。但是, 因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全面,身心发育正处于关键时期,若是班主任一贯采用打击式的教学,就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影响。所以,班主任教师在进行小学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对学生开展激励式的教学,多肯定学生,发展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点。

一、多观察学生,发展学生的闪光点

在小学班级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开展激励式的教学手法,首先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要将学生与原来的状态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学生的进步之处。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多与小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小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真实的想法。同时还应该与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上,尊重学生,不能强行要求学生去完成某一教学任务,为学生制定过大过高的学习目标,这样会为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当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遇到对自身而言,力不能及但是又必须要完成的事情时,学生会因为班主任的存在而产生很大的恐惧心理,害怕自己不能及时按要求地完成任务而受到班主任老师的批评教育。所以,各个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先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根据不同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引导学生向相应的方向发展。对于目标的完成情况,教师也不能一味地让学生百分之百的完成,要告诉学生:“同学们,你们愿不愿意在学习中实现进步,遇见更优秀的自己呢?老师相信大家都是最棒的、最勇敢的,虽然这些任务对于你们来说可能会有些困难,但是,只要你们尽全力去完成、去探索、去创造,就已经成功了。[1]”在对学生管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在学生犯错误的第一时间就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分析其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和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尽量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之处。同时,还要告诉学生:“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只要学生愿意改正,积极的总结方法,积累经验,就仍旧是老师喜爱、同学热爱的好学生。

与此同时,班主任在对小学生进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还要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能讲话、吃饭不可以吧唧嘴、遇见老师和长辈要主动问好、要讲究个人卫生等。因为小学生刚步入校园,对于很多事物的接受能力和速度不如高年级的学生,所以,常常会在生活和学习中犯错误。对此,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自身生活习惯的重视程度,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状态下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激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荣誉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小学生更愿意配合自己以及其他教师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弘扬榜样的力量,班主任教师还可以在班级内安排“轮流班长”一职位,让学生们轮流担任,对班级进行管理。每一个在当下担任班长职务的学生,都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组织同学们向表现好的学生学习,同时还要帮助个别小朋友改正不良习惯。在每一次轮流班长卸任之后,班主任要做出适当的点评,以本学生为班级做出的贡献为出发点,让其他学生向其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地表现自己,勇敢的创新,不怕失败,在交流和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

二、宽容与严厉相结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

班主任在采用激励式的管理理念对小学生进行管理的时候,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会让学生产生自满、骄傲的心理。在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将宽容的态度和严厉的态度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学生,分析不同的状况,采用不同的管理态度。对于小学生身上切实存在的错误与不足,班主任教师要明确地指出,端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无论是什么事情,班主任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仔细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分析,再做出相应的评判。同时,班主任还要一碗水端平,以客观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要留给学生充分的认识错误的时间,当自己和学生都冷静下来之后,再对学生进行耐心的教诲,让学生明白自己行为给别人和自身会带来的伤害,再以严厉的态度要求学生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即维持了自己在学生心中和蔼可亲的形象,同时还保证了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严。

例如,小学生平时会追逐打闹,难免会产生一些冲突,对此,班主任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冷静下来,留下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反思问题。班主任老师要和学生耐心的沟通,小学生之间的矛盾,无非就是一些小摩擦,教师在中间适当的调节就能够解决问题。当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时,班主任老师要认真地分析学生错误的原因,以和蔼耐心的口气引导学生互相理解,改正自己的错误。但若是学生拒不承认自己的错误,教师也要采用严厉的态度,不能让学生这种错误的思维继续延续下去。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开展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應该积极地开展激励式的教学方法,引进新的教学理念。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多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要留给学生足够的发展余地,不能在第一时间否定学生,尊重小学生,保护学生的心灵不受伤害。

参考文献

[1]范京一.赏识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12):50.

猜你喜欢

管理理念小学班主任
初探部队车辆安全管理应树立科学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管理理念探析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新形势下企业的管理理念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