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自主探究式教学的应用
2019-10-21邵淮志
邵淮志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纪是知识与信息的时代,目前,探究性自主学习已成为国内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而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进程,更是教育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自主探究式教学 有效情境 大胆尝试 多方评价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当前我国的教学体制存在着不少缺点: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余,启发不足,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自主探究学习模式成为教师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首选方式。结合多年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实践, 谈谈如何创设有效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素质。
所谓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点拔下,以“主动探究”代替“被动接受”。学生以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和自主性学习等多种方式参与学习,从而达到解决问题,掌握相应的知识与能力的全过程。在下面我把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体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创设有效情境,引发自主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增进个人潜力的发挥。兴趣是学生活动的催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和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构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继而引发自主探究的动机。例如,我在教《初识神奇新朋友》时,开始就用课件出示谜语:“不吃饭不睡觉能够日夜工作,不坐车不出门走遍天南地北,不读书不看报知晓天下大事,科学技术琴棋诗画无所不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应有尽有,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忠诚服务。”猜出谜底“电脑”既点出了课题又体现出了电脑的神通广大,孩子们跃跃欲试,想进一步了解电脑。
二,大胆尝试,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1,运用游戏小软件,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好动性、好奇性强,坐不住,如果只是枯燥的灌输知识,他们很快就会没了兴趣。经过充分考虑和分析了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后,在教学中我适当穿插一些游戏,学生边玩边学,轻松掌握了知识。例如:利用“拼图游戏”了解电脑各部分的名称,利用“救救小兔子”使学生熟悉了鼠标的操作,“涂色、金山画王”学会了画图。“金山打字软件” 练熟了指法。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当然,游戏的时间要严格控制,达到学习效果立即停止。
2,运用角色扮演,进行自主探究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差,看问题比较直观,有些课程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达到学习目的。例如,在教《初识神奇新朋友》时,介绍电脑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用途时,让学生到讲台前进行角色扮演,“我是显示器,我的作用是……”“我是主机,我可以……”孩子们一边比划一边说,其他的孩子一边思考一边笑,在快乐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精心设计任务,进行自主探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交互的氛围中,以真实情境下的“任务”为驱动,通过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培养技能。例如,学习“在PowerPoint中插入声音”一课时,我制作了任务卡和升级卡。基本任务卡是:要求学生能在文件中插入声音,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能加入声音;升级卡是:让学生通过不同渠道、方法收集各种声音素材,然后再用不同的工具软件(如Windows中的录音机、超级解霸等)制作多媒体作品。学生制作出了很多具有个性的作品。
4,组织各类竞赛,进行自主探究
通过各种竞赛活动,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指法输入比赛”、“中文输入比赛”、“绘图比赛”、“优秀电子报刊展示”、“网页制作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的竞赛活动,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了电脑操作水平。
三,多方评价,激励学生自主探究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曾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被肯定。”表扬会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使之产生欣慰、幸福的心理体验,从而增强荣誉感、自信心、上进心,提高学习的效率。
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師要不断给予学生激励,尤其是对那些“手慢,领悟慢”的学生更要给予 。
除了教师评价以外,制作自评表格,学生每节课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分。
教师有选择展示一些学生作品,学生互相评价,说出优缺点。
通过多方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劲头更高了,人人都希望做出让大家满意的作品。
总之,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了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使学生“想学”“乐学”“善学”,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潘彩虹.“未来教室”中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探析——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为例[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12):86-87+115.
[2]谢如.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设计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5):100-101.
[3]杨美玲.浅谈小学信息技术自主课堂的活动设计[J].学周刊,2014(07):68.